罗三妹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早期应用尿激酶使用不同部位对早期动静脉内瘘再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86例,其中并发动静脉内瘘阻塞患者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将尿激酶药液从内瘘静脉端注入,再用微量维持药液的方法溶栓;观察组先在血栓肢体上方10 cm处扎止血带,将药液从内瘘静脉端和动脉端分别注入10万U,让尿激酶在内瘘内静止1 h并在1h内局部按摩加温,后对用充满30 ml0.9%盐水的注射器在内瘘闭塞部位反复抽吸推注,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再通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栓形成时间与内瘘阻塞再通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溶栓过程中均未有出血情况;溶通患者1w内均无再栓塞现象,内瘘保持通.。结论从动静脉内瘘的静脉端和动脉端分别注入尿激酶,其速度快而再通率高,是24 h内动静脉内瘘闭塞后再通的简易有效方法。
作者:邱均玉;黄素芬;黄少芳;梁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遵医嘱行为、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遵医嘱行为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FBG、P2hBG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观察组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使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更科学、规范和有针对性,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和遵医嘱行为,改善血糖控制水平。
作者:殷雪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AMI住院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时相关症状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发生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痛腹胀以及焦虑不安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AMI患者治疗护理中融入集束化护理理念,可以缩短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
作者:廖容;彭锐;陈玉;马霞;蒋秋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在偏瘫并发压疮感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偏瘫并发压疮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聚维酮碘+TDP光照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水胶体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偏瘫并发压疮感染患者的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非感染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敷料更换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在偏瘫并发压疮感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作者:江霞;李丽红;吕薇;刘丽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态度、护理水平、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5%、97.5%、90.0%以及9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汪岩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手术患者4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术后24 h、48 h、72 h内下床活动人数、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出院时焦虑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术后48 h内下床活动患者人数明显增多(χ2=6.39,P=0.04)、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焦虑抑郁患者减少(χ2=10.78, P=0.001)、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提高(70.24±8.43 vs 64.58±7.45,P=0.017)。结论 Orem自理模式能有效缩短乳腺癌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有助于相关知识普及、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莹莹;王瑞华;何小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风险性预防护理对输液患者护理安全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输液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风险性预防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不同的护理方法对输液患者护理安全和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8.33%)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3.33%)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5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输液患者在输液时采用风险性预防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和满意度,可以广泛应用在患者输液时,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田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接收的PICC置管化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PICC置管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置管意义、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置管流程;干预组由具有相关丰富临床经验和能力的医护人员成立认知干预小组,查阅有关资料后,结合医院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认知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均有影响,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应用PICC的依从性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胡定兰;朱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特尔立漱口水对放射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溃疡患者75例,随机分为特尔立干预组、特尔立对照组和常规漱口组,每组25例。特尔立干预组在放疗第1天开始漱口治疗,特尔立对照组在出现症状时开始漱口治疗,常规漱口组在出现症状后开始使用科室自制漱口液漱口治疗。观察三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特尔立干预组口腔膜炎发生时间均较特尔立对照组及常规漱口组延长(均P<0.05),特尔立对照组及常规漱口组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无统计学意义。特尔立干预组和特尔立对照组III、IV级口腔黏膜反应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漱口组(均P<0.05)。本组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放射治疗,未出现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而终止放疗者,无不良反应。结论特尔立漱口水在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溃疡、降低口腔黏膜炎程度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应用期间应加强护理,以提高疗效。
作者:高文英;高健彪;黄秀春;余伟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化疗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患者的角色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GQOL-74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实施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田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作为对照组,这期间急诊科按照传统方式,由护理人员主观对患者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而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作为实验组,这期间急诊科采用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科学评估,分别在2011年12月与2012年12月对两次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考核,统计比较两次护理工作指标得分、医患纠纷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2012年第二次急诊科护理质量的考核结果明显高于2011年,且护理人员出现护理差错、医患纠纷次数更少,患者的整体满意程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诊科引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可以更准确科学地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提高了急诊科的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以及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饶泽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脏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行经股动脉行肝脏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介入治疗的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自入院就开始进入临床护理路径。统计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介入治疗前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我院制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出院前进行调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介入治疗前焦虑状态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患者发热、出血、肝区疼痛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脏介入患者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负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军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期间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并且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变化,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时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控制血糖、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出院护理等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熊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第四代手术室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医疗环境。手术室各种医疗设备越发向信息化、精密化、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分析手术室设备使用管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建立手术室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手术室设备管理、使用、定期检查保养制度,有助于手术室各种设备发挥大效能。
作者:周茁;万冬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胸外科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胸外科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实施循证护理模式下的胸外科呼吸道管理和常规胸外科呼吸道管理。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肺功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对胸外科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的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并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牙周炎患者(142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70颗患牙)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60例患者(72颗患牙)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以及附着丧失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娟;黄敏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层培训在危重患者转运安全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需要转运的危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使用未经过分层培训的护士人员,遵循医嘱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使用经过分层培训的护士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层标准和原则,对不同的层级护理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采取相应的培训方法。在对患者进行转运后,通过问卷对两组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选用经过分层培训过的护理人员更为有利,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宋建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电切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120例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采用电切术进行前列腺增生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细节护理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方案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细节护理法对电切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使患者消除消极的情绪,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使术后恢复快,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更加安全、有效,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莫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行多胎减胎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减胎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本中心53名因多胎妊娠行减胎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足月妊娠率(59%)明显高于对照组(42%)。结论对行多胎减胎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抑郁程度,提高安全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波澜;孙洪梅;邹嫦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8例,均为男性,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消炎止痛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控制所需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控制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世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