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岩丹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感情表达对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100例,按照家属情感表达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同时于住院期间与出院后给予家属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随访的服药依从性与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绝对依从性随访1、2年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BPRS、SDSS量表评随访0.5、1、2年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随访1、2年FES-CV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感情表达对患者康复治疗具有促进作用,还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与家庭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助产方案联合分娩球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轮班制护理及传统的待产接产方式,实验组给予责任制助产方案联合分娩球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各个产程进展情况、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及Apgar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平均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第三产程平均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00),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 P<0.05),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00),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 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00)。结论责任制助产方案联合分娩球护理方式对产妇分娩结局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产妇痛苦,保障母婴健康和提高了产妇满意度。
作者:郭悦;王战云;邹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方法对2013年3月之前神经内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3月份开始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以神经内科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该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变化。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之后,病人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从15.4%降到4.7%,护理满意率从91.0%上升到97.6%,与实施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患者安全风险,和谐医护患关系。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模式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 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02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住院式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院前、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DVT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DVT,出院3个月发生1例DVT;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1例DVT并肺栓塞致死,出院3个月内发生6例DVT(P<0.05)。出院6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及VAS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在预防DVT的发生率上有明显效果,尤其能够降低出院后患者DVT的发生率。
作者:冯桂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助产士连续性护理在围产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助产士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围产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助产士连续性护理能为初产妇围产期提供更为专业的照护,有效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陈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478例,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科住院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对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祖媚;杜海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长春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对标准预防的认知、执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长春三级甲等医院的169名注册手术室护士进行标准预防的认知及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等不是影响标准预防认知的因素,培训情况是标准预防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被锐器刺伤次数等是标准预防执行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标准预防认知和执行未达到良好水平,标准预防培训力度不够。年龄小、护龄短、职称低的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执行情况好。应加大培训力度,让手术室护士了解标准预防方面的知识,提高护士对标准预防的重视程度。
作者:韩珊珊;闻靖多;李兴方;林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肝癌手术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进行肝切除。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平均下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肝癌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帮助其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缩短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曾洪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手术患者在手术室等候期的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手术室手术的患者200例,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的等待期间根据其自身疾病状况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给予人性化护理。监测两组患者在手术室等候期间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得出结果。结果对照组中心率波动范围大于等于30次/min的患者有41例,收缩压波动范围大于等于30 mmHg的患者有25例,出现抽搐的患者有11例;观察组中心率波动范围大于等于30次/min的患者有15例,收缩压波动范围大于等于30 mmHg的患者有12例,出现抽搐的患者有2例。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可以使在手术室等候期的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波动较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义捷;盘中翠;柳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措施在高龄中重度肺功能减退行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中重度肺功能减退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从近期护理效果看,手术开始时实验组VAS、心率、平均动脉压分别为(4.56±1.93)分、(77.80±4.25)min、(134.21±9.11)kPa,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从远期护理效果看,实验组生理机能( PF)、生理职能( RP)、躯体疼痛( BP)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重度肺功能减退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效果更佳,人性化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民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及青年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溃疡患者(老年组,53例)与同期收治的中青年胃溃疡患者(对照组,53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采取自身对照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况。结果老年组患者腹胀不适、无腹痛、无节律腹痛、节律腹痛、呕吐腹胀以及食欲下降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反酸嗳气症状无明显差异;老年组患者溃疡发生于胃体、胃底、胃角以及多发部位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老年组胃溃疡发生于胃窦处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症状均优于护理前(均P<0.05)。结论老年性胃溃疡患者症状常不典型,胃镜检查时给予精致护理可缓解老年胃溃疡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使胃镜检查得以完成,同时亦可提高诊疗质量。
作者:王俊;黎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母乳喂养支持系统对产妇喂养方式及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至2012年在我院出生的38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1月1日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系统,将2011年出生的189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2012年出生的197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对新生儿出生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孕产妇参加哺乳健康知识培训的情况、产妇对哺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系统后,新生儿出生0~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从36.0%上升至59.4%,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妇参加哺乳健康知识培训的比例从49.2%上升至86.8%,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对哺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明显改善,成绩为优良的产妇比例显著上升,成绩为不及格的产妇比例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建立并切实推行母乳喂养支持系统可显著提高新生儿出生后0~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妇学习哺乳健康知识,提高产妇对哺乳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钟远梅;梁玮伦;许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优质护理对ICU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无缝隙护理为分界点将100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专业技术考核、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及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ICU停留时间、感染的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ICU死亡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属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可显著提高ICU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ICU停留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王敏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在偏瘫并发压疮感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偏瘫并发压疮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聚维酮碘+TDP光照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水胶体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偏瘫并发压疮感染患者的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非感染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敷料更换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在偏瘫并发压疮感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作者:江霞;李丽红;吕薇;刘丽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整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围术期采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分娩后一周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子宫破裂、产褥病、产褥期感染、血栓等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7.02%、5.26%、3.5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52%、31.57%、28.07%、2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整体护理中具有重要地位,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子宫破裂、产褥病、产褥期感染、血栓等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保障其生活质量和预后,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黄静;林俊容;朱晨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法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妇科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 PDCA循环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可实现护理质量的不断循环、不断提高,其不仅能加快妇科肿瘤患者的术后康复,而且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薛卫红;李春红;许增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高校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的现状情况。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性调查表(CTDI-CV)对6所医学高校97名护理教师进行问卷的调查。结果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总分数为(303.59±26.03)分,其中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等6项特质的分数均>40分。结论在护理教学工作中应重视并培养护理教师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黄卫东;刘俊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为临床预防和有效护理低血糖患者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46例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同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有43例患者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恢复正常,已痊愈出院;有2例患者在血糖正常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经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后逐渐恢复正常;有1例患者死亡。应用护理干预后,患者低血糖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较干预前显著升高,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症状与治疗方案、饮食控制、胰岛素给药剂量、护士操作技术等相关,应加强患者的血糖监测、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低血糖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立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6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护理投诉、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静;吉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联合游泳在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按照护理保健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12例,两组均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照组仅仅给予抚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游泳,比较两组的体格及神经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发育总分和附加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身高、体重和头围的增长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抚触护理联合游泳能够显著促进新生儿的体格和神经发育,加快新生儿生长,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冰;李娜;陆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