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抚触护理联合游泳对新生儿体格和神经发育的促进效果观察

胡冰;李娜;陆明

关键词:抚触护理, 游泳, 新生儿, 体格, 神经发育
摘要:目的:探讨抚触护理联合游泳在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按照护理保健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12例,两组均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照组仅仅给予抚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游泳,比较两组的体格及神经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发育总分和附加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身高、体重和头围的增长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抚触护理联合游泳能够显著促进新生儿的体格和神经发育,加快新生儿生长,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程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希望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用药、合理饮食、运动疗法、自我检测、定期复查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以及希望水平总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程序使护理更加科学、规范,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希望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军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开展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等生活质量相关因素都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许红梅;代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脊髓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各期功能恢复与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方案。方法152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在不同阶段施以综合的护理措施,采用ADL-Barthel指数观察护理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措施,不同程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脊髓损伤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颖;史媛媛;莫莉;王迪;康治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前后的运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 PSE)前后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之间的176例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 PS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结果88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后,患者对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的认识、心理状态、康复状况和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前后的运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提高脾动脉栓塞术( PSE)患者治愈率,值得在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建芹;初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现代手术室医疗设备的发展认识及管理浅谈

    第四代手术室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医疗环境。手术室各种医疗设备越发向信息化、精密化、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分析手术室设备使用管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建立手术室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手术室设备管理、使用、定期检查保养制度,有助于手术室各种设备发挥大效能。

    作者:周茁;万冬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手外伤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手外科收治的120例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手外伤患者的焦虑不安等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增强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作者:孙玉萍;张爱霞;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方法对2013年3月之前神经内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3月份开始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以神经内科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该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变化。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之后,病人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从15.4%降到4.7%,护理满意率从91.0%上升到97.6%,与实施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患者安全风险,和谐医护患关系。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临床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诊的120例心血管疾病并入住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而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情绪状况的相关指标如抑郁、焦虑以及恐惧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猝死、恶性心律失常等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措施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胡建云;谢士吉;杨万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对氩氦刀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氩氦刀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以研究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来我院行氩氦刀冷冻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前半年就诊患者93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后半年就诊患者93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1个月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热、气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氩氦刀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彭瑞敏;徐艳;张昭;张志敏;吴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前列腺电切联合输尿管结石碎石术术中配合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联合输尿管结石碎石术术中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前列腺电切联合输尿管结石碎石术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对手术中配合及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心得体会。结果患者74例,出现输尿管上段结石冲入肾盂情况1例,其余73例中、下段输尿管结石被碎率均达到100%,在手术后一个月的结石复查中,结石排尽率达到100%。结论行前列腺电切联合输尿管结石碎石术,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娴熟的配合以及对患者的密切观察都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这要求医护人员熟悉手术操作和器械使用方法,积累丰富的手术经验,不断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陈玲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毒供应中心无菌间护士不同洗手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的洗手消毒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间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消毒供应中心无菌间的12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名,分别采用鼓楼牌抗菌洗手液配合流动水七步洗手法+纸巾擦干、爱护佳免洗手消毒液配合七步洗手法,比较两种洗手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两种洗手消毒方法洗手后的细菌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洗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洗手消毒方法的消毒合格率,3 h后两种洗手方法的消毒合格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鼓楼牌抗菌洗手液对皮肤刺激性显著小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鼓楼牌抗菌洗手液对皮肤的消毒效果较好,且消毒持续时间较长,对皮肤无刺激,是一种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消毒方法。

    作者:徐玲玲;俞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以及主观幸福感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促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血压控制水平。

    作者:魏桂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分析

    目的:进一步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来我院进行精神分裂症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工具性自理生活能力评分、躯体自理生活能力评分、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疗效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工具性自理生活能力评分、躯体自理生活能力评分、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疗效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社会技能,提高康复疗效,还能有效改善与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胡绍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给予预防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心率、血压指标及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给予预防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并减少术后意外事件。

    作者:胡同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对性护理对 ICU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促进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苏醒和预防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ICU死亡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感染发生时间、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Karnofsky预后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转出ICU时,观察组的Karnofsky预后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专科护理质量,解决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实际问题,减少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牛辉妮;戴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助产士连续性护理在围产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助产士连续性护理在围产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助产士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围产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助产士连续性护理能为初产妇围产期提供更为专业的照护,有效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陈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型人工气道主动加湿加温系统对气道开放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

    目的:探讨新型人工气道主动加湿加温系统对气道开放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1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气管切开均为41例,气管插管均为18例。对照组选择传统的微量泵持续气道滴入湿化法,观察组选择新型人工气道主动加湿加温系统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湿化后痰液黏稠度、肺内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气道湿化程度、痰液黏稠度、肺内感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人工气道主动加湿加温系统在现阶段是适合患者的湿化系统,对气道开放患者呼吸系统刺激小湿化效果好,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刘丹;初喆;刘威;孙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家属情感表达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及再住院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感情表达对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100例,按照家属情感表达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同时于住院期间与出院后给予家属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随访的服药依从性与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绝对依从性随访1、2年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BPRS、SDSS量表评随访0.5、1、2年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随访1、2年FES-CV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感情表达对患者康复治疗具有促进作用,还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与家庭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综合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吞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针对吞咽障碍展开更为系统的护理,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崔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分析及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待产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分娩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剖宫产率30.00%、产后抑郁率21.67%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妇分娩前的主要心理特征是紧张、恐惧、急躁、忧虑、担心分娩异常,分娩后的主要心理特征是关心新生儿健康状况及性别等,临床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产妇顺利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夏桂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