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莉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本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患者按肝脏肿瘤及简单的术中常规健康教育,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患者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术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患者对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术操作过程、焦虑程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术后肝功受损、肝区疼痛、发热及其他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微波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手术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燕达;冯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在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前心理状态、手术耐受性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耐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康复积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符合人性化护理理念,有利于减轻骨折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提高术后康复积极性,促进其康复。
作者:张应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作为对照组,这期间急诊科按照传统方式,由护理人员主观对患者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而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作为实验组,这期间急诊科采用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科学评估,分别在2011年12月与2012年12月对两次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考核,统计比较两次护理工作指标得分、医患纠纷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2012年第二次急诊科护理质量的考核结果明显高于2011年,且护理人员出现护理差错、医患纠纷次数更少,患者的整体满意程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诊科引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可以更准确科学地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提高了急诊科的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以及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饶泽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压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51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干预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压降低及达标率、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干预组强化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降压效果及血压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改善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吴洪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呼吸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行肺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进行了围术期呼吸护理,而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呼吸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痰液黏稠度、排痰难度、肺部啰音等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术期呼吸护理有利于促进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可以大大减少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于桂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手术患者在手术室等候期的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手术室手术的患者200例,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的等待期间根据其自身疾病状况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给予人性化护理。监测两组患者在手术室等候期间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得出结果。结果对照组中心率波动范围大于等于30次/min的患者有41例,收缩压波动范围大于等于30 mmHg的患者有25例,出现抽搐的患者有11例;观察组中心率波动范围大于等于30次/min的患者有15例,收缩压波动范围大于等于30 mmHg的患者有12例,出现抽搐的患者有2例。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可以使在手术室等候期的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波动较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义捷;盘中翠;柳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牙周炎患者(142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70颗患牙)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60例患者(72颗患牙)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以及附着丧失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娟;黄敏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6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护理投诉、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静;吉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在减少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预防性护理干预组(干预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病人并发症的产生及治疗结果。结果干预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痊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行预防性护理可明显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痊愈时间,有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刘利;张红菊;李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层培训在危重患者转运安全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需要转运的危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使用未经过分层培训的护士人员,遵循医嘱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使用经过分层培训的护士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层标准和原则,对不同的层级护理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采取相应的培训方法。在对患者进行转运后,通过问卷对两组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选用经过分层培训过的护理人员更为有利,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宋建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饮食、用药知识及运动护理、健康宣教等内容,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率(7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8.7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患者知识的了解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较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门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的控制血糖,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迅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外伤脱位牙患者植入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的就诊患者31例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的就诊患者3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疼痛护理、心理疏导、术前器械准备、药物准备、脱位牙处理、注意事项指导、术中体位护理、麻醉配合、手术配合,手术前、后拍片协助、健康指导等。分别于患者术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见表2);术后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感染情况;术后1年进行随访,采用外伤脱位牙再植术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为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1),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感染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再植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感染发生几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及手术疗效。
作者:姜肖梅;陈丽璇;伊颖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甲状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普通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利用快速康复外科指导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术后疼痛反应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总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疼痛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下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张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降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0 d内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所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可以针对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性护理,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梁义;方艳霞;李娜;吴影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入院需要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教育指导,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显著好于对照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院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使健康教育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能够显著提高胰岛素注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徐月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优质护理对ICU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无缝隙护理为分界点将100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专业技术考核、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及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ICU停留时间、感染的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ICU死亡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属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可显著提高ICU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ICU停留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王敏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开颅手术患者术前应激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住院的180例开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90例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焦虑值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在入手术室的即刻,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焦虑值和心率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开颅手术患者的术前应激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滕秀君;孟秀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收治的7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给予相同的手术及治疗手段,对照组给予一般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进后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三种评价指标(包括术后不适程度、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不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48.65%明显低于对照组70.2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评分(90.92±7.26)明显高于对照组(77.22±6.8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改进后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建议在临床推广。
作者:高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品管圈管理对乡镇流动人口孕妇的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价品管圈管理活动的作用。方法品管圈活动主题选为“改善乡镇流动人口孕妇妊娠结局”,成立品管圈并选取活动期间为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选取于本院就诊的流动人口孕妇共计32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就诊但不参与品管圈管理活动的流动人口孕妇共计30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调查,通过圈内座谈的方式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组织实施,对两组孕妇产检、住院分娩情况以及不良妊娠结局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产检率为90.46%,对照组产检率为65.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7, P<0.05);观察组住院分娩率为86.77%,对照组住院分娩率为6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9,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54%,对照组为12.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7, 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改善乡镇流动人口孕妇妊娠结局方面效果显著,有效增加流动人口孕妇产检次数,及时发现孕产妇及胎儿的潜在危险,从而降低流动人口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文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各期功能恢复与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方案。方法152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在不同阶段施以综合的护理措施,采用ADL-Barthel指数观察护理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措施,不同程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脊髓损伤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颖;史媛媛;莫莉;王迪;康治臣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