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 CRF)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肺癌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由专职护士进行PDCA循环持续质量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iper疲乏修正量表行为、情感、躯体、认知及疲乏总分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疲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增加(均P<0.05)。结论持续质量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癌因性疲乏,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艳;吴晶;蒋志红;李盼盼;彭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整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围术期采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分娩后一周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子宫破裂、产褥病、产褥期感染、血栓等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7.02%、5.26%、3.5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52%、31.57%、28.07%、2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整体护理中具有重要地位,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子宫破裂、产褥病、产褥期感染、血栓等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保障其生活质量和预后,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黄静;林俊容;朱晨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时间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时间护理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进行干预,有利于进一步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魏士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降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0 d内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所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可以针对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性护理,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梁义;方艳霞;李娜;吴影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每日用甲钴胺500μg静脉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600 mg静脉滴注治疗,均给予2个疗程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症状比较。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在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疗效显著。
作者:贾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作为对照组,这期间急诊科按照传统方式,由护理人员主观对患者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而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作为实验组,这期间急诊科采用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科学评估,分别在2011年12月与2012年12月对两次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考核,统计比较两次护理工作指标得分、医患纠纷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2012年第二次急诊科护理质量的考核结果明显高于2011年,且护理人员出现护理差错、医患纠纷次数更少,患者的整体满意程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诊科引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可以更准确科学地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提高了急诊科的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以及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饶泽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胸外科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胸外科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实施循证护理模式下的胸外科呼吸道管理和常规胸外科呼吸道管理。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肺功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对胸外科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的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并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干预联合活血通络凝胶以及镜下清理术在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KOA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扶他林乳膏外敷疗法,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镜下关节清理术辅以活血通络凝胶进行外敷治疗,术后采取中医辨证施护。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与关节液中IL-1水平,并评价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血清与关节液中IL-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治疗中采用辨证施护干预辅以活血通络凝胶外敷及镜下关节清理术能明显减低KOA病患血液及关节液中IL-1水平,对患者减轻疼痛及尽快恢复关节活动功能有利,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汉娇;林晓生;王海燕;王建;尹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骨科,骨折病人为预防牵引针眼处感染,一般采用无菌敷料覆盖牵引针眼处再用胶布十字固定法粘贴于病人皮肤。然而,胶布固定容易使无菌敷料固定不牢,或造成皮肤过敏,毛发撕拉痛等。针对这种情况,本科将药瓶的橡皮塞,直径约2 cm,用于固定牵引针眼两端无菌敷料处。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值得推广。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联合输尿管结石碎石术术中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前列腺电切联合输尿管结石碎石术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对手术中配合及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心得体会。结果患者74例,出现输尿管上段结石冲入肾盂情况1例,其余73例中、下段输尿管结石被碎率均达到100%,在手术后一个月的结石复查中,结石排尽率达到100%。结论行前列腺电切联合输尿管结石碎石术,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娴熟的配合以及对患者的密切观察都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这要求医护人员熟悉手术操作和器械使用方法,积累丰富的手术经验,不断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陈玲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危险因素评估,实施预见性控制管理对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影响。方法将1288名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采用危险因素评估,实施预见性控制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患者诊断器质性精神障碍、伴发躯体疾病种类越多、住院时间越长、生活起居部分自理甚至需协助、四肢活动受限,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的危险性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年龄越大、吸烟、孤僻懒散,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的危险性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危险因素评估,实施预见性控制管理能显著降低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丽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及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疗效,为COPD的治疗与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9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呼吸训练及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观察组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呼吸训练配合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患者肺功能,对治疗有效率有较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在减少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预防性护理干预组(干预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病人并发症的产生及治疗结果。结果干预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痊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行预防性护理可明显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痊愈时间,有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刘利;张红菊;李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压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51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干预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压降低及达标率、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干预组强化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降压效果及血压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改善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吴洪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责任制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责任制优质护理服务全程追踪的模式。对30例病理确诊鼻咽癌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服务模式,出院前对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1~3d、治疗1~3d及治疗结束后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的护理贯穿于患者住院全过程,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心理压力,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王咏梅;杜新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期间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并且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变化,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时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控制血糖、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出院护理等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熊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肝癌手术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进行肝切除。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平均下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肝癌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帮助其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缩短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曾洪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及青年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溃疡患者(老年组,53例)与同期收治的中青年胃溃疡患者(对照组,53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采取自身对照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况。结果老年组患者腹胀不适、无腹痛、无节律腹痛、节律腹痛、呕吐腹胀以及食欲下降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反酸嗳气症状无明显差异;老年组患者溃疡发生于胃体、胃底、胃角以及多发部位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老年组胃溃疡发生于胃窦处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症状均优于护理前(均P<0.05)。结论老年性胃溃疡患者症状常不典型,胃镜检查时给予精致护理可缓解老年胃溃疡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使胃镜检查得以完成,同时亦可提高诊疗质量。
作者:王俊;黎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推动急诊病人的救治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我院200例急诊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影响急诊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家属焦虑情绪与病情严重程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关。结论对于急诊患者家属,针对其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蒲学梅;杨蓉;于巧秀;王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本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患者按肝脏肿瘤及简单的术中常规健康教育,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患者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术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患者对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术操作过程、焦虑程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术后肝功受损、肝区疼痛、发热及其他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微波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手术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燕达;冯锦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