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吴晶;蒋志红;李盼盼;彭瑞敏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感染科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50例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44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生活质量评分(SCRQ)。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SCRQ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佳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方法对2013年3月之前神经内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3月份开始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以神经内科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该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变化。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之后,病人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从15.4%降到4.7%,护理满意率从91.0%上升到97.6%,与实施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患者安全风险,和谐医护患关系。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AMI住院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时相关症状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发生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痛腹胀以及焦虑不安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AMI患者治疗护理中融入集束化护理理念,可以缩短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
作者:廖容;彭锐;陈玉;马霞;蒋秋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 CRF)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肺癌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由专职护士进行PDCA循环持续质量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iper疲乏修正量表行为、情感、躯体、认知及疲乏总分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疲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增加(均P<0.05)。结论持续质量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癌因性疲乏,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艳;吴晶;蒋志红;李盼盼;彭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压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51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干预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压降低及达标率、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干预组强化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降压效果及血压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改善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吴洪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饮食、用药知识及运动护理、健康宣教等内容,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率(7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8.7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患者知识的了解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较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门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的控制血糖,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迅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6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护理投诉、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静;吉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本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患者按肝脏肿瘤及简单的术中常规健康教育,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患者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术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患者对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术操作过程、焦虑程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术后肝功受损、肝区疼痛、发热及其他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微波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手术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燕达;冯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化疗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患者的角色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GQOL-74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实施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田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定期透析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 n=40)和护理干预组(n=40),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25),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够明显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韩晓苇;黄少娟;程静刁;张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足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100例需行手足手术的患者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士技术水平、礼仪服务、住院环境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手足外科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丽霞;信玉梅;张爱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患儿输液配合度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采用静脉输液治疗的100例患儿,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情感干预、行为干预以及认知干预等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配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输液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和穿刺成功率,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虞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吞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针对吞咽障碍展开更为系统的护理,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崔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诊的120例心血管疾病并入住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而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情绪状况的相关指标如抑郁、焦虑以及恐惧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猝死、恶性心律失常等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措施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胡建云;谢士吉;杨万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接收的PICC置管化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PICC置管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置管意义、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置管流程;干预组由具有相关丰富临床经验和能力的医护人员成立认知干预小组,查阅有关资料后,结合医院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认知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均有影响,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应用PICC的依从性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胡定兰;朱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输液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6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有效率为96.7%,家长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儿依从性有效率为83.3%,家长满意度为73.3%。观察组依从性有效率及家长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输液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同时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龚海虹;陶立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在减少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预防性护理干预组(干预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病人并发症的产生及治疗结果。结果干预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痊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行预防性护理可明显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痊愈时间,有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刘利;张红菊;李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联合游泳在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按照护理保健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12例,两组均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照组仅仅给予抚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游泳,比较两组的体格及神经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发育总分和附加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身高、体重和头围的增长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抚触护理联合游泳能够显著促进新生儿的体格和神经发育,加快新生儿生长,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冰;李娜;陆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行多胎减胎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减胎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本中心53名因多胎妊娠行减胎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足月妊娠率(59%)明显高于对照组(42%)。结论对行多胎减胎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抑郁程度,提高安全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波澜;孙洪梅;邹嫦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急诊大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80例急诊大出血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90例患者采用了回收式自体输血措施,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库存血液(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效果。结果输血后,观察组患者的循环指标如HR、SBP、MAP等以及血常规指标RBC、Hb、Hct、Plt等均较输血前出现了明显改善,组内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基本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行自体血回输者对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对照组相对较小。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抢救急诊大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大争取了手术患者抢救的宝贵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侯静;谭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