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手足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刘丽霞;信玉梅;张爱霞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手足外科,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足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100例需行手足手术的患者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士技术水平、礼仪服务、住院环境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手足外科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层培训在危重患者转运安全质量控制的作用

    目的:探讨分层培训在危重患者转运安全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需要转运的危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使用未经过分层培训的护士人员,遵循医嘱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使用经过分层培训的护士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层标准和原则,对不同的层级护理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采取相应的培训方法。在对患者进行转运后,通过问卷对两组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选用经过分层培训过的护理人员更为有利,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宋建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DCA 循环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定期透析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 n=40)和护理干预组(n=40),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25),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够明显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韩晓苇;黄少娟;程静刁;张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防性护理对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降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0 d内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所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可以针对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性护理,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梁义;方艳霞;李娜;吴影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对窄谱 UVB 治疗银屑病疗效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窄谱中波紫外线( UVB)治疗银屑病中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窄谱UVB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 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符合人性化护理的基本理念,可减少银屑病带给患者的心理伤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家庭同步健康教育,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指标即焦虑自评分量表SAS、抑郁自评分量表SDS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规律饮食、心理压力大、吸烟、缺乏运动、喜食肥肉等不良生活方式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家庭同步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并督促患者积极改善其不良生活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蒋园园;邓小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品管圈管理对乡镇流动人口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品管圈管理对乡镇流动人口孕妇的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价品管圈管理活动的作用。方法品管圈活动主题选为“改善乡镇流动人口孕妇妊娠结局”,成立品管圈并选取活动期间为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选取于本院就诊的流动人口孕妇共计32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就诊但不参与品管圈管理活动的流动人口孕妇共计30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调查,通过圈内座谈的方式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组织实施,对两组孕妇产检、住院分娩情况以及不良妊娠结局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产检率为90.46%,对照组产检率为65.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7, P<0.05);观察组住院分娩率为86.77%,对照组住院分娩率为6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9,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54%,对照组为12.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7, 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改善乡镇流动人口孕妇妊娠结局方面效果显著,有效增加流动人口孕妇产检次数,及时发现孕产妇及胎儿的潜在危险,从而降低流动人口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文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推动急诊病人的救治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我院200例急诊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影响急诊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家属焦虑情绪与病情严重程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关。结论对于急诊患者家属,针对其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蒲学梅;杨蓉;于巧秀;王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及中青年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及青年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溃疡患者(老年组,53例)与同期收治的中青年胃溃疡患者(对照组,53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采取自身对照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况。结果老年组患者腹胀不适、无腹痛、无节律腹痛、节律腹痛、呕吐腹胀以及食欲下降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反酸嗳气症状无明显差异;老年组患者溃疡发生于胃体、胃底、胃角以及多发部位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老年组胃溃疡发生于胃窦处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症状均优于护理前(均P<0.05)。结论老年性胃溃疡患者症状常不典型,胃镜检查时给予精致护理可缓解老年胃溃疡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使胃镜检查得以完成,同时亦可提高诊疗质量。

    作者:王俊;黎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精神科患者呼吸系统感染危险因素评估与预见性控制管理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危险因素评估,实施预见性控制管理对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影响。方法将1288名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采用危险因素评估,实施预见性控制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患者诊断器质性精神障碍、伴发躯体疾病种类越多、住院时间越长、生活起居部分自理甚至需协助、四肢活动受限,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的危险性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年龄越大、吸烟、孤僻懒散,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的危险性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危险因素评估,实施预见性控制管理能显著降低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丽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康复护理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HbA1c等指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治疗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清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时所发现的高血压患者85例,实施干预前首先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以及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并记录,对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并进行随访。评价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水平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均P<0.05),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格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疾病治疗效果,能够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作者:曾笑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风险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6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护理投诉、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静;吉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作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0例呼吸机相关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2d、3d以及拔管时痰培养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检出率分别为18.57%、27.14%、18.57%,而对照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检出率分别为27.14%、44.29%、47.14%,观察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为18.6%,对照组患者VAP发生率为38.6%,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死亡率等指标分别为(12.3±4.0)d、(15.2±3.6)d、18.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娜;耶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 CRF)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肺癌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由专职护士进行PDCA循环持续质量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iper疲乏修正量表行为、情感、躯体、认知及疲乏总分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疲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增加(均P<0.05)。结论持续质量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癌因性疲乏,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艳;吴晶;蒋志红;李盼盼;彭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对氩氦刀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氩氦刀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以研究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来我院行氩氦刀冷冻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前半年就诊患者93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后半年就诊患者93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1个月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热、气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氩氦刀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彭瑞敏;徐艳;张昭;张志敏;吴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牙周炎患者(142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70颗患牙)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60例患者(72颗患牙)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以及附着丧失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娟;黄敏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水胶体敷料在偏瘫并发压疮感染患者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在偏瘫并发压疮感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偏瘫并发压疮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聚维酮碘+TDP光照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水胶体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偏瘫并发压疮感染患者的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非感染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敷料更换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在偏瘫并发压疮感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作者:江霞;李丽红;吕薇;刘丽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龄中重度肺功能减退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措施在高龄中重度肺功能减退行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中重度肺功能减退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从近期护理效果看,手术开始时实验组VAS、心率、平均动脉压分别为(4.56±1.93)分、(77.80±4.25)min、(134.21±9.11)kPa,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从远期护理效果看,实验组生理机能( PF)、生理职能( RP)、躯体疼痛( BP)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重度肺功能减退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效果更佳,人性化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民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采用“助人自助”理念植入护理行为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生活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采用“助人自助”理念植入护理行为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生活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助人自助”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阴性症状评分、 Barthel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阴性症状SANS评分(36.78±12.75)分、职业功能缺陷(1.03±0.28)分、社交功能缺陷(1.53±3.21)分、家庭功能缺陷(3.21±0.74)分、生活能力缺陷(2.03±0.4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平均评分(56.95±6.37)分、良性患者比例79.4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人自助”护理方式可以有效减轻慢性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有助于其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曾玉霞;郭昌林;李鹏辉;吕友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肝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肝癌手术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进行肝切除。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平均下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肝癌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帮助其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缩短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曾洪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