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作用

王咏梅;杜新香

关键词:鼻咽癌, 放疗, 责任质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
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责任制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责任制优质护理服务全程追踪的模式。对30例病理确诊鼻咽癌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服务模式,出院前对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1~3d、治疗1~3d及治疗结束后焦虑、恐惧、忧郁等心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的护理贯穿于患者住院全过程,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心理压力,改善护患关系。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围术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术期全期护理在肛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的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期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焦虑评分、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期护理可使整个围术期护理过程无缝隙,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魏红霞;乔英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抚触护理联合游泳对新生儿体格和神经发育的促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联合游泳在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按照护理保健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12例,两组均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照组仅仅给予抚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游泳,比较两组的体格及神经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发育总分和附加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身高、体重和头围的增长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抚触护理联合游泳能够显著促进新生儿的体格和神经发育,加快新生儿生长,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冰;李娜;陆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CNP)对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入院需要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教育指导,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显著好于对照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院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使健康教育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能够显著提高胰岛素注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徐月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家属情感表达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及再住院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感情表达对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100例,按照家属情感表达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同时于住院期间与出院后给予家属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随访的服药依从性与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绝对依从性随访1、2年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BPRS、SDSS量表评随访0.5、1、2年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随访1、2年FES-CV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感情表达对患者康复治疗具有促进作用,还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与家庭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营养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食道癌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部分营养指标、免疫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第8天血清前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体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术后第8天血清前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EC切除术后早期营养治疗并结合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同时可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王洪艳;于文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本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人本位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本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健康指导的掌握情况、治疗的依从性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人本位护理的开展和实施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在整体护理中融合生活护理,满足了脑出血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吴赛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 CRF)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肺癌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由专职护士进行PDCA循环持续质量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iper疲乏修正量表行为、情感、躯体、认知及疲乏总分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疲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增加(均P<0.05)。结论持续质量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癌因性疲乏,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艳;吴晶;蒋志红;李盼盼;彭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处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及个体化生活习惯矫正。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肥胖、饮酒过量、抽烟、运动不足、高盐高脂饮食、严格遵守医嘱用药、心绞痛发作的例数及动脉血压、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肥胖、饮酒过量、抽烟、运动不足及高盐高脂饮食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例数明显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血脂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增加对治疗措施的依从性,降低冠心病发作高危因素及发作频次。

    作者:汤忠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并分析其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84例)和观察组(578例),收集对照组患者的病历资料等详细情况,总结引起患者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各种可能危险因素,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室切口感染30例,感染率为5.14%;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13例,感染率约为2.25%,观察组手术室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72,P<0.05)。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患者的感染率为7.87%,高于择期手术患者的感染率;手术室内有参观人员的感染率为11.11%,高于手术室内无参观人员的感染率;手术时间≥3 h患者的感染率为6.44%,高于手术时间<3 h患者的感染率;接台手术患者的感染率为8.97%,高于非接台手术患者的感染率。结论手术室切口感染与急诊手术、手术室内有参观人员、手术时间≥3小时、接台手术有关,及时针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路怡;郝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甲状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普通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利用快速康复外科指导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术后疼痛反应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总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疼痛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下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张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时所发现的高血压患者85例,实施干预前首先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以及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并记录,对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并进行随访。评价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水平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均P<0.05),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格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疾病治疗效果,能够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作者:曾笑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心理护理对骨折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康复积极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在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前心理状态、手术耐受性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耐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康复积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符合人性化护理理念,有利于减轻骨折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提高术后康复积极性,促进其康复。

    作者:张应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时间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时间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时间护理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进行干预,有利于进一步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魏士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初产妇自护能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初产妇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护能力优50例,良好25例,优良率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对初产妇的护理质量,提高其自我护理的能力,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何玉敏;卢锡芝;许若侨;陈晖;陶春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包括呼吸道的护理,管道以及引流物的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瞳孔、意识以及肢体的观察,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的护理干预,分析、判断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根据格拉斯哥颅脑损伤预后判断标准,48例患者中,1级恢复33例,占68.75%,2级恢复10例,3级恢复3例,4级恢复2例。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较为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尽早康复,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曾水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患者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本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患者按肝脏肿瘤及简单的术中常规健康教育,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患者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术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患者对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术操作过程、焦虑程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术后肝功受损、肝区疼痛、发热及其他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微波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手术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燕达;冯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病房住院的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86例患者在卒中单元模式下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84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佳的疗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龙媛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对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8例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总体服务、环境舒适、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体现,能够使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舒适地度过围术期,提高满意度。

    作者:侯照银;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84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每日用甲钴胺500μg静脉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600 mg静脉滴注治疗,均给予2个疗程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症状比较。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在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疗效显著。

    作者:贾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