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艳;于文亚
目的:探讨特尔立漱口水对放射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溃疡患者75例,随机分为特尔立干预组、特尔立对照组和常规漱口组,每组25例。特尔立干预组在放疗第1天开始漱口治疗,特尔立对照组在出现症状时开始漱口治疗,常规漱口组在出现症状后开始使用科室自制漱口液漱口治疗。观察三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特尔立干预组口腔膜炎发生时间均较特尔立对照组及常规漱口组延长(均P<0.05),特尔立对照组及常规漱口组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无统计学意义。特尔立干预组和特尔立对照组III、IV级口腔黏膜反应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漱口组(均P<0.05)。本组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放射治疗,未出现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而终止放疗者,无不良反应。结论特尔立漱口水在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溃疡、降低口腔黏膜炎程度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应用期间应加强护理,以提高疗效。
作者:高文英;高健彪;黄秀春;余伟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为临床预防和有效护理低血糖患者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46例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同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有43例患者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恢复正常,已痊愈出院;有2例患者在血糖正常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经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后逐渐恢复正常;有1例患者死亡。应用护理干预后,患者低血糖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较干预前显著升高,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症状与治疗方案、饮食控制、胰岛素给药剂量、护士操作技术等相关,应加强患者的血糖监测、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低血糖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立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窄谱中波紫外线( UVB)治疗银屑病中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窄谱UVB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 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符合人性化护理的基本理念,可减少银屑病带给患者的心理伤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食道癌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部分营养指标、免疫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第8天血清前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体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术后第8天血清前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EC切除术后早期营养治疗并结合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同时可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王洪艳;于文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长春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对标准预防的认知、执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长春三级甲等医院的169名注册手术室护士进行标准预防的认知及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等不是影响标准预防认知的因素,培训情况是标准预防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被锐器刺伤次数等是标准预防执行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标准预防认知和执行未达到良好水平,标准预防培训力度不够。年龄小、护龄短、职称低的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执行情况好。应加大培训力度,让手术室护士了解标准预防方面的知识,提高护士对标准预防的重视程度。
作者:韩珊珊;闻靖多;李兴方;林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对输卵管妊娠妇女疾病不确定感的作用。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分别于入院时、治疗过程中、住院阶段、出院前分阶段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性和临床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无显著差异,出院前均明显低于入院时( P<0.01);且研究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1)。研究组患者与医护人员交流顺.、遵医嘱、及时复诊、心理状态恢复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护理可大大改善疾病不确定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加强患者依从性,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预后。
作者:贺晓红;张燕;陈东琪;陈丽;赵小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感情表达对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100例,按照家属情感表达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同时于住院期间与出院后给予家属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随访的服药依从性与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绝对依从性随访1、2年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BPRS、SDSS量表评随访0.5、1、2年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随访1、2年FES-CV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感情表达对患者康复治疗具有促进作用,还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与家庭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危险因素评估,实施预见性控制管理对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影响。方法将1288名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采用危险因素评估,实施预见性控制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患者诊断器质性精神障碍、伴发躯体疾病种类越多、住院时间越长、生活起居部分自理甚至需协助、四肢活动受限,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的危险性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年龄越大、吸烟、孤僻懒散,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的危险性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危险因素评估,实施预见性控制管理能显著降低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丽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各期功能恢复与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方案。方法152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在不同阶段施以综合的护理措施,采用ADL-Barthel指数观察护理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措施,不同程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脊髓损伤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颖;史媛媛;莫莉;王迪;康治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处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及个体化生活习惯矫正。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肥胖、饮酒过量、抽烟、运动不足、高盐高脂饮食、严格遵守医嘱用药、心绞痛发作的例数及动脉血压、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肥胖、饮酒过量、抽烟、运动不足及高盐高脂饮食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例数明显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血脂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增加对治疗措施的依从性,降低冠心病发作高危因素及发作频次。
作者:汤忠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法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妇科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 PDCA循环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可实现护理质量的不断循环、不断提高,其不仅能加快妇科肿瘤患者的术后康复,而且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薛卫红;李春红;许增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肝癌手术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进行肝切除。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平均下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肝癌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帮助其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缩短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曾洪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态度、护理水平、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5%、97.5%、90.0%以及9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汪岩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接收的PICC置管化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PICC置管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置管意义、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置管流程;干预组由具有相关丰富临床经验和能力的医护人员成立认知干预小组,查阅有关资料后,结合医院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认知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均有影响,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应用PICC的依从性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胡定兰;朱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患者术后综合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LC病例,根据入院后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模式。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应激状况以及患者配合、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焦虑自评量表( SAS)、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自尊评价(SES)评分分别为(36.54±4.23)分、(32.81±3.19)分、(24.43±4.26)分,对照组则分别为(42.31±4.30)分、(39.42±3.88)分、(18.51±3.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配合程度及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对在LC后患者的综合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外科手术患者的应激状况,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手术患者在手术室等候期的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手术室手术的患者200例,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的等待期间根据其自身疾病状况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给予人性化护理。监测两组患者在手术室等候期间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得出结果。结果对照组中心率波动范围大于等于30次/min的患者有41例,收缩压波动范围大于等于30 mmHg的患者有25例,出现抽搐的患者有11例;观察组中心率波动范围大于等于30次/min的患者有15例,收缩压波动范围大于等于30 mmHg的患者有12例,出现抽搐的患者有2例。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可以使在手术室等候期的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波动较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义捷;盘中翠;柳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2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给氧、病情观察、输入泵控制用药调节等在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心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42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VESVI及LVEDVI均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硝酸甘油抢救治疗后,42例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0/4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结束后,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量泵输硝酸甘油并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是抢救高血压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梅芳;潘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配合健康教育路径对眼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眼科患者212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开展健康教育,观察组成立品管圈,配合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品管圈配合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眼科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创建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张香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希望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用药、合理饮食、运动疗法、自我检测、定期复查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以及希望水平总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程序使护理更加科学、规范,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希望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军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间歇性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间歇性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性超声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特点。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患儿出现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儿的有效排痰时间及憋喘缓解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间歇性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安全可靠,同时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则更有利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恢复。
作者:朱岩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