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 循环护理法在促进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薛卫红;李春红;许增玲

关键词:妇科肿瘤, PDCA循环护理, 术后康复,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法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妇科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 PDCA循环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可实现护理质量的不断循环、不断提高,其不仅能加快妇科肿瘤患者的术后康复,而且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集束化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478例,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科住院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对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祖媚;杜海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为临床预防和有效护理低血糖患者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46例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同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有43例患者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恢复正常,已痊愈出院;有2例患者在血糖正常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经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后逐渐恢复正常;有1例患者死亡。应用护理干预后,患者低血糖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较干预前显著升高,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症状与治疗方案、饮食控制、胰岛素给药剂量、护士操作技术等相关,应加强患者的血糖监测、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低血糖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立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BL 与 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名护理学专业大专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LBL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灵活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社区护理问题的能力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灵活思维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方法应用于《社区护理学》教学中,能够将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掌握,培养沟通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周爱民;刘旭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续性护理模式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 DVT的效果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模式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 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02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住院式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院前、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DVT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DVT,出院3个月发生1例DVT;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1例DVT并肺栓塞致死,出院3个月内发生6例DVT(P<0.05)。出院6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及VAS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在预防DVT的发生率上有明显效果,尤其能够降低出院后患者DVT的发生率。

    作者:冯桂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DCA 循环法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康复训练、生活作息、复诊随访、总分、住出院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加强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遵医嘱进行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尹玉珊;黄翠甜;庄红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新生儿监护病房对患儿病情预后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新生儿监护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对患儿病情预后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并为儿科病房的优质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于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42例患儿,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5例患儿,设为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死亡例数及家属满意度,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监护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不仅能降低患儿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临床效益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建如;熊英;赖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病房住院的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86例患者在卒中单元模式下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84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佳的疗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龙媛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术后综合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患者术后综合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LC病例,根据入院后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模式。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应激状况以及患者配合、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焦虑自评量表( SAS)、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自尊评价(SES)评分分别为(36.54±4.23)分、(32.81±3.19)分、(24.43±4.26)分,对照组则分别为(42.31±4.30)分、(39.42±3.88)分、(18.51±3.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配合程度及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对在LC后患者的综合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外科手术患者的应激状况,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导丝引导支撑插管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尿道下裂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丝引导支撑硅胶尿管插管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尿道下裂中的应用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手术的2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观察组应用中心静脉导丝引导支撑硅胶尿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插尿管方法进行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后尿道口水肿、出血例数,术中、术后引流通.情况,及拔管后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后尿道口水肿例数、拔管后排尿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插管后尿道口出血例数,术中、术后引流通.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丝引导支撑硅胶尿管插管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尿道下裂患儿,明显优于常规插尿管方法,从而有效解决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尿道下裂患者的插尿管困难的问题。

    作者:杨钊群;江志云;苏冰莲;张良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甲状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普通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利用快速康复外科指导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术后疼痛反应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总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疼痛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下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张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推动急诊病人的救治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我院200例急诊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影响急诊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家属焦虑情绪与病情严重程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关。结论对于急诊患者家属,针对其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蒲学梅;杨蓉;于巧秀;王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分别为(42.2±4.6)分、(46.3±4.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如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情感功能等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显著改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廷明;曾德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采用“助人自助”理念植入护理行为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生活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采用“助人自助”理念植入护理行为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生活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助人自助”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阴性症状评分、 Barthel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阴性症状SANS评分(36.78±12.75)分、职业功能缺陷(1.03±0.28)分、社交功能缺陷(1.53±3.21)分、家庭功能缺陷(3.21±0.74)分、生活能力缺陷(2.03±0.4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平均评分(56.95±6.37)分、良性患者比例79.4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人自助”护理方式可以有效减轻慢性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有助于其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曾玉霞;郭昌林;李鹏辉;吕友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康复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8例,均为男性,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消炎止痛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控制所需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控制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世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社区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社区多因护理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60例中年男性冠心病出院患者施行2年的社区冠心病多种诱发因素的护理干预,同期选择60例中年男性冠心病出院患者进行门诊随访作对照,评价冠心病心绞痛各种诱发因素的护理干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吸烟和饮酒的人数明显减少(P<0.01),干预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大幅提高(P<0.01),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其稳定状态较好(P<0.05),干预组在2年内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的比例下降明显,血糖和血脂指标控制较好(P<0.01),干预组患者再住院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社区多因护理干预对中年男性冠心病出院患者有确定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能明显改善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多项客观指标,减少心绞痛的发病次数,降低再住院率及猝死率。

    作者:胡玉兰;杨付莲;王新燕;亚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作用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对输卵管妊娠妇女疾病不确定感的作用。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分别于入院时、治疗过程中、住院阶段、出院前分阶段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性和临床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无显著差异,出院前均明显低于入院时( P<0.01);且研究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1)。研究组患者与医护人员交流顺.、遵医嘱、及时复诊、心理状态恢复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护理可大大改善疾病不确定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加强患者依从性,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预后。

    作者:贺晓红;张燕;陈东琪;陈丽;赵小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以及主观幸福感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促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血压控制水平。

    作者:魏桂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跌倒危险评估指导眼科单眼干预措施对手术患者临床应用的价值

    目的:探讨跌倒危险评估指导眼科单眼干预措施对手术患者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眼科单眼手术患者244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跌倒危险评估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情况及预防跌倒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预防跌倒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主动介绍病区环境、告知患者穿防滑鞋、预防跌倒宣传教育、卧床及用药时告知注意事项、病房地面干燥清洁、常用物品固定放置、睡觉时将床拦拉起、离床活动有人陪护)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跌倒危险评估后,给予眼科单眼手术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艳;关新辉;梁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方法对2013年3月之前神经内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3月份开始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以神经内科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该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变化。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之后,病人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从15.4%降到4.7%,护理满意率从91.0%上升到97.6%,与实施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患者安全风险,和谐医护患关系。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脏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脏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行经股动脉行肝脏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介入治疗的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自入院就开始进入临床护理路径。统计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介入治疗前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我院制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出院前进行调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介入治疗前焦虑状态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患者发热、出血、肝区疼痛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脏介入患者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负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军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