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芹;初秀芹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8例,均为男性,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消炎止痛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控制所需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控制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世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足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100例需行手足手术的患者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士技术水平、礼仪服务、住院环境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手足外科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丽霞;信玉梅;张爱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措施在高龄中重度肺功能减退行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中重度肺功能减退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从近期护理效果看,手术开始时实验组VAS、心率、平均动脉压分别为(4.56±1.93)分、(77.80±4.25)min、(134.21±9.11)kPa,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从远期护理效果看,实验组生理机能( PF)、生理职能( RP)、躯体疼痛( BP)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重度肺功能减退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效果更佳,人性化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民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入院需要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教育指导,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显著好于对照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院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使健康教育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能够显著提高胰岛素注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徐月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AMI住院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时相关症状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发生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痛腹胀以及焦虑不安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AMI患者治疗护理中融入集束化护理理念,可以缩短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
作者:廖容;彭锐;陈玉;马霞;蒋秋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联合输尿管结石碎石术术中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前列腺电切联合输尿管结石碎石术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对手术中配合及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心得体会。结果患者74例,出现输尿管上段结石冲入肾盂情况1例,其余73例中、下段输尿管结石被碎率均达到100%,在手术后一个月的结石复查中,结石排尽率达到100%。结论行前列腺电切联合输尿管结石碎石术,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娴熟的配合以及对患者的密切观察都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这要求医护人员熟悉手术操作和器械使用方法,积累丰富的手术经验,不断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陈玲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 CRF)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肺癌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由专职护士进行PDCA循环持续质量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iper疲乏修正量表行为、情感、躯体、认知及疲乏总分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疲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增加(均P<0.05)。结论持续质量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癌因性疲乏,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艳;吴晶;蒋志红;李盼盼;彭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期间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并且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变化,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时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控制血糖、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出院护理等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熊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小儿哮喘预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10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出院时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1年后对两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效果调查。结果观察组家长在疾病认知、用药方法、急救知识方面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复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内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焦虑标分、生活标分、躯体标分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哮喘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促进患儿健康行为形成,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郝英双;胡萃;孙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洗手消毒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间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消毒供应中心无菌间的12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名,分别采用鼓楼牌抗菌洗手液配合流动水七步洗手法+纸巾擦干、爱护佳免洗手消毒液配合七步洗手法,比较两种洗手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两种洗手消毒方法洗手后的细菌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洗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洗手消毒方法的消毒合格率,3 h后两种洗手方法的消毒合格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鼓楼牌抗菌洗手液对皮肤刺激性显著小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鼓楼牌抗菌洗手液对皮肤的消毒效果较好,且消毒持续时间较长,对皮肤无刺激,是一种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消毒方法。
作者:徐玲玲;俞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呼吸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行肺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进行了围术期呼吸护理,而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呼吸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痰液黏稠度、排痰难度、肺部啰音等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术期呼吸护理有利于促进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可以大大减少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于桂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收治的7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给予相同的手术及治疗手段,对照组给予一般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进后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三种评价指标(包括术后不适程度、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不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48.65%明显低于对照组70.2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评分(90.92±7.26)明显高于对照组(77.22±6.8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改进后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建议在临床推广。
作者:高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并分析其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84例)和观察组(578例),收集对照组患者的病历资料等详细情况,总结引起患者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各种可能危险因素,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室切口感染30例,感染率为5.14%;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13例,感染率约为2.25%,观察组手术室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72,P<0.05)。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患者的感染率为7.87%,高于择期手术患者的感染率;手术室内有参观人员的感染率为11.11%,高于手术室内无参观人员的感染率;手术时间≥3 h患者的感染率为6.44%,高于手术时间<3 h患者的感染率;接台手术患者的感染率为8.97%,高于非接台手术患者的感染率。结论手术室切口感染与急诊手术、手术室内有参观人员、手术时间≥3小时、接台手术有关,及时针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路怡;郝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作为对照组,这期间急诊科按照传统方式,由护理人员主观对患者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而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作为实验组,这期间急诊科采用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科学评估,分别在2011年12月与2012年12月对两次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考核,统计比较两次护理工作指标得分、医患纠纷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2012年第二次急诊科护理质量的考核结果明显高于2011年,且护理人员出现护理差错、医患纠纷次数更少,患者的整体满意程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诊科引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可以更准确科学地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提高了急诊科的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以及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饶泽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本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患者按肝脏肿瘤及简单的术中常规健康教育,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患者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术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患者对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术操作过程、焦虑程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术后肝功受损、肝区疼痛、发热及其他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微波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手术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燕达;冯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待产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分娩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剖宫产率30.00%、产后抑郁率21.67%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妇分娩前的主要心理特征是紧张、恐惧、急躁、忧虑、担心分娩异常,分娩后的主要心理特征是关心新生儿健康状况及性别等,临床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产妇顺利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夏桂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联合游泳在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按照护理保健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12例,两组均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照组仅仅给予抚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游泳,比较两组的体格及神经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发育总分和附加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身高、体重和头围的增长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抚触护理联合游泳能够显著促进新生儿的体格和神经发育,加快新生儿生长,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冰;李娜;陆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478例,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科住院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对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祖媚;杜海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院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住院治疗,在治疗期间、出院时均接受医生、护士的即时健康指导。对照组患者在复查时进行相关检查,并针对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干预组患者依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建立档案,针对不同患者的生活习惯及喜好进行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痰结核杆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以及生存质量。结果持续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率、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在生存质量主观感觉、社会关系领域以及环境领域无显著差异,干预组患者得分普遍高于对照组。结论院外跟踪护理是帮助出院患者继续进行有效治疗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满足各层次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董晓娟;杨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