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悦;王战云;邹磊
目的:探讨运用医院质控系统结合三级质量控制在初产妇导乐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结合我院质控系统在PDCA循环三级质量控制管理下实施导乐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窒息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总体服务、环境舒适、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医疗质控管理系统结合PDCA循环三级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导乐分娩的质量,促进产妇的产程进展,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黄玉莲;曾祥伦;冯珍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甲状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普通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利用快速康复外科指导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术后疼痛反应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总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疼痛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下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张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住院哮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7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焦虑标分、生活标分、躯体标分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满足哮喘患儿住院期间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潘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空肠营养管应用于ICU患者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1日至2013年3月1日入住ICU行气管切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置鼻空肠营养管,对照组置普通鼻胃管,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食物反流、堵管、腹泻、意外脱管等的发生率,以及对痰液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食物反流、意外脱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于ICU气管切开病人在病情需要及经济条件允许下,置鼻空肠营养管优于普通经鼻胃管。
作者:王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足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100例需行手足手术的患者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士技术水平、礼仪服务、住院环境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手足外科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丽霞;信玉梅;张爱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电风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电风暴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电风暴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负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苏严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诊的120例心血管疾病并入住重症监护病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而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情绪状况的相关指标如抑郁、焦虑以及恐惧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猝死、恶性心律失常等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措施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胡建云;谢士吉;杨万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的病房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和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意外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预防或者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岚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定期透析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 n=40)和护理干预组(n=40),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25),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够明显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韩晓苇;黄少娟;程静刁;张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牙周炎患者(142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70颗患牙)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60例患者(72颗患牙)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以及附着丧失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娟;黄敏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切口护理的临床护理对策,为患者提供佳护理方案。方法收集了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急救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为上述患者提供积极的临床综合护理。结果通过积极护理干预,上述100例患者,仅有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感染概率为4.0%;置管时间在2~40 d,平均置管时间为11.2 d。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实施全面的切口、咽部护理,呼吸道护理,药物性套管垫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饮食护理,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缩短置管时间以及疾病治愈时间,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每日用甲钴胺500μg静脉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600 mg静脉滴注治疗,均给予2个疗程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症状比较。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在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疗效显著。
作者:贾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0例呼吸机相关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2d、3d以及拔管时痰培养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检出率分别为18.57%、27.14%、18.57%,而对照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检出率分别为27.14%、44.29%、47.14%,观察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为18.6%,对照组患者VAP发生率为38.6%,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死亡率等指标分别为(12.3±4.0)d、(15.2±3.6)d、18.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娜;耶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时间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时间护理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进行干预,有利于进一步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魏士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和白细胞计数的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态度、护理水平、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0%、100.0%、96.0%、10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服务措施可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立芬;李东燕;董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手术患者4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术后24 h、48 h、72 h内下床活动人数、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出院时焦虑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术后48 h内下床活动患者人数明显增多(χ2=6.39,P=0.04)、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焦虑抑郁患者减少(χ2=10.78, P=0.001)、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提高(70.24±8.43 vs 64.58±7.45,P=0.017)。结论 Orem自理模式能有效缩短乳腺癌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有助于相关知识普及、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莹莹;王瑞华;何小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对输卵管妊娠妇女疾病不确定感的作用。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分别于入院时、治疗过程中、住院阶段、出院前分阶段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性和临床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无显著差异,出院前均明显低于入院时( P<0.01);且研究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1)。研究组患者与医护人员交流顺.、遵医嘱、及时复诊、心理状态恢复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护理可大大改善疾病不确定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加强患者依从性,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预后。
作者:贺晓红;张燕;陈东琪;陈丽;赵小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小儿哮喘预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10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出院时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1年后对两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效果调查。结果观察组家长在疾病认知、用药方法、急救知识方面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复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内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焦虑标分、生活标分、躯体标分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哮喘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促进患儿健康行为形成,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郝英双;胡萃;孙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措施在高龄中重度肺功能减退行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中重度肺功能减退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从近期护理效果看,手术开始时实验组VAS、心率、平均动脉压分别为(4.56±1.93)分、(77.80±4.25)min、(134.21±9.11)kPa,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从远期护理效果看,实验组生理机能( PF)、生理职能( RP)、躯体疼痛( BP)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重度肺功能减退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效果更佳,人性化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民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感情表达对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100例,按照家属情感表达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同时于住院期间与出院后给予家属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随访的服药依从性与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绝对依从性随访1、2年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BPRS、SDSS量表评随访0.5、1、2年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随访1、2年FES-CV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感情表达对患者康复治疗具有促进作用,还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与家庭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