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朋艳
在门诊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护理因素和患者因素,可导致护士技术不佳、穿刺不成功,缺乏沟通技巧、护患关系紧张,不重视健康教育和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等护理安全问题. 针对护理安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应制定加强三基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健康教育,完善输液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服务意识,规范输液服务流程,严格查对制度,逐步提高输液护理质量,保证输液安全.
作者:李凤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 结合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机能学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整合教学资源、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规范实验教学的评估制度等方面的尝试,分析和整理了机能学实验教学的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张莉;朱玮亚;徐宏芳;李夏新宇;王晓晴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通过在县级综合性医院建立规范化的性病门诊,加强对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宣传干预及规范诊疗,减少性病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的危险性.方法 依托艾防、医政、疾控三大部门联合协作,在全省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创建规范化的性病门诊,对所有前来就诊、咨询的性病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疗及性病艾滋病预防干预. 同时收集2005年以来建立的100所县区级人民医院规范化性病门诊的综合效益信息进行对比. 结果 实现了全省以县为单位规范化性病门诊的全覆盖. 通过创建活动提高了各医院的性病诊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同时促进各医院主动开展社区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所有参评医院都主动开展了面向高危场所和高危人群的外展活动,同时提高了正规医院性病门诊的知名度和权威性,性病门诊就诊数量及经济收入明显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论 艾防、医政、疾控三大部门联合协作是创建规范化性病门诊的重要条件;将规范化性病门诊的管理工作纳入艾滋病防治综合考核指标是保证规范化性病门诊常态化运行的重要措施;而通过全省皮肤病防治机构向规范化性病门诊提供专业支持是保证性病规范诊疗的技术基础.
作者:周志光;凌霄;段启志;唐中书;朱邦勇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对社区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防治措施进行全面分析. 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该社区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接触到的8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对患儿病情以及开展防治工作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控制对策. 结果 近几年,该社区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以逐年上升的趋势呈现,防控工作存在工作难度大、形势严峻等问题,应积极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重视宣传工作,促进防范意识得以提高,并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对提高社区小儿手足口病防控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启圣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5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操作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住院环境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及总体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P<0.05). 结论 在风湿免疫科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有助于减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张留静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保健食品通常是介于普通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一种特殊食品,老年人经济能力的提高和保健心理的养成是促进这类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原因.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混乱,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食品的监管不严造成产品标准与要求不符,很多产品含有规定以外的物质,并且通过虚假广告夸大产品的作用,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很多消费者花大价钱购买了与广告宣传不符的产品.为此,我国的保健品市场面临重组和加强监管的课题,需要重新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以确保保健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文章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保健品监管应对策略,以确保我国保健食品监管秩序,确保使用者安全.
作者:杜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该院住院部2015年1—3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为9名;以2015年4—6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例作实验,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为9名.对照组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实验组采取引入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后的护理管理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纠纷事件发生、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中, 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纠纷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1/100)、2.00%(2/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护理人员在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认知、风险管理态度、以及风险管理行为意向4个方面的评分均值分别为(23.6±0.9)分、(24.5±0.3)分、(22.8±0.6)分、以及(23.1±1.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引入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护理纠纷与投诉率,对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有促进作用,临床价值值得肯定并推广应用.
作者:林启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探讨小儿营养不良的保健指导方法及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营养不良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食物干预指导,实验组给予针对性保健指导结合健康教育家庭营养指导,并在两组患儿结束家庭健康教育后,对比其体质量指数、健康知识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及营养达标率. 结果 实验组的体质量指数、健康知识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营养达标率为95.00%,远远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营养不良患儿科学的保健指导和健康教育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身体状况,提高患儿的健康知识评分和健康行为评分,提高患者的营养达标率,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应用和推广.
作者:朱峰林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为了提高超声检查的准确性,降低超声检查的漏诊率与误诊率,该院对超声检查结果在体检中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控制方法. 具体做法是:首先将超声结果与既往超声检查结果或者是CT结果进行比对,其次分析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后根据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控制措施.这些相应的措施可有效提高疾病的检出率、降低误诊率与漏诊率.
作者:谭兴利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医院属于重要的医疗服务机构,能够为患者提供各类医疗与护理服务,医院的正常运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成为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 医院的医技人员、护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等数量众多,共同组成了医院这个大环境. 本文就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作者:黎芳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护理实验室作为培养护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管理显得至关重要. 该研究在实验室传统模式管理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与创新,加大科研力度,提升教学质量,推动综合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袁野;谈益芬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就诊的满意度情况,找出影响门诊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寻找对策,并改善门诊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第三方设计的门诊满意度调查问卷,对规定时间段的门诊患者进行现场访谈式调查. 结果 就诊等候时间、检查等候时间是门诊患者为关注,满意度低的两项. 结论 检查等候时间、就诊等候时间是医院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 门诊满意度测评可反映门诊服务的薄弱环节,为门诊管理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作者:袁叶;李蕾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为了解医护人员日常职业防护情况,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房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调查.方法 选取云南省4家省、市、县医院收治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房的110名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问卷调查. 结果 部分护理人员防护意识薄弱,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痰液均按要求进行处理,避免了疾病的传播.结论 护理人员需加强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学习,将标准预防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达到预防职业暴露的目的.
作者:杨红丽;刘建芬;刘庆芬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当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在这种医疗大环境下,医学生培养是社会所期待和关注的热点.在我国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之际,夯实5年本科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内涵发展、提高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核心任务.
作者:曹鹏元;戴亿绵;雷杰;王丹;杨颖超;安东宇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我国《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实施方案(2009—2011)》中明确提出的发展任务,主要是要在农村地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该文首先介绍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并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创新思考与措施,以期能够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让农村居民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作者:周兵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对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中药房进行PDCA循环法的管理措施,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中药房进行传统管理措施,设为A组;同时,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该院中药房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改革后,设为B组.比较两种不同的药房管理措施下药品管理工作的状况,并分析管理差错出现的原因.结果 A组患者的药品审核正确率、药品调配正确率均显著低于B组,药品核查差错率明显高于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处方差错、医嘱差错、配备差错以及总差错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CA循环法具有系统性及科学性的管理优势,大大改善了该院中药房的药品管理问题,促进了药品的通畅,保证了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质量,降低了配药差错的发生率.
作者:李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在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中,任务型教学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以它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地推广,为相关院校的生物化教学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做好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工作,就必须对它的相关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找到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后续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物化学课程的结构组成有着一定的复杂性,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才能使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多的成果,间接地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水平.而任务型教学法无论在理论指导上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也客观决定了生物化学教学中引入任务型教学法的必要性.该研究将从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的探讨,为相关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建议.
作者:刘玉莲;纪朋艳;李庆华;方青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并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几率, 分析和探讨实施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神经内科就诊的2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0例,其中对照组主要执行常规管理程序,而试验组则采取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比较和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 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实施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后,试验组患者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降低,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则显著升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护理标识分类分色管理应用到神经内科的日常工作中,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管理对策. 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进行手术治疗的5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有感染分为感染组180例和非感染组5020例,对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管理对策. 结果 年龄>60岁、合并慢性病、手术持续时间>2 h、急诊手术、术中未输血、使用呼吸机以及术中参观人数>3等均是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 感染组的术前空气菌落数和术后空气菌落数以及医护人员的手菌落数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该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关管理对策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唐晓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检测糖化血清蛋白的临床意义. 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之间在该院治疗的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为(9.20±4.8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15±2.32)%,糖化血清蛋白为(2.00±0.53)mmol/L;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糖为(5.78±0.31)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72±0.61)%,糖化血清蛋白为(1.49±0.21)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化血清蛋白与空腹血糖的秩相关系数为0.6685,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秩相关系数为0.7431,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同时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可避免单纯测定点血糖值所出现的血糖波动问题,可以避免糖化血红蛋白作为金标准只能反映长期控制血糖水平的缺陷,较为全面地判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和疾病病情总体控制情况.
作者:张景艳;荣幸;黄玉平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