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体重新生儿硬膜外麻醉的护理配合

崔丽华

关键词:低体重新生儿, 硬膜外麻醉, 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 探讨低体重新生儿硬膜外麻醉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拟行手术的低体重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规护理配合措施,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硬膜外麻醉护理配合措施.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配合可以提高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率,降低低体重新生儿硬膜外麻醉的不良反应,提高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4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利用HAMD的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疾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的恢复.

    作者:蔡怡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我效能感护理对初产妇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90例初产妇按床位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发挥产妇的自我效能感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长短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第一、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效能感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产妇的分娩信心,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王秀梅;邢梅;刘冬雅;李薇;张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20例骨质疏松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及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骨质疏松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及行为方式.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厦门市某三甲医院门诊的120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和生活行为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 78.33%骨质疏松患者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状况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不了解的占21.67%;有55.00%的患者生活方式尚可,差的占45.00%.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对相关知识了解尚有所欠缺,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运动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加强骨质疏松患者的健康教育,加深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帮助其建立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黄丽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过程应用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过程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的乳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乳腺癌患者均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术后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心理状况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得分与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80.0%)高于观察组(33.3%)(P<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乳腺癌护理过程中,能够使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明显好转,且可使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应该将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临床治疗过程中的辅助手段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郭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4 h尿量记录单在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指导患者认识记录24 h尿量的目的及意义.方法 制作24 h尿量记录单科室健康教育员对40例肾病患者或家属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结果 85%的患者或家属不知道记录尿量的目的及意义,72.50%的患者或家属不知道护士统计尿量的时间,75%的患者或家属不乐意与护士合作.结论 通过24 h尿量记录单的应用,使患者对24 h尿量监测的目的及意义均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为临床用药及饮食健教提供了客观可行的依据.

    作者:彭军香;王学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护理管理及随访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及随访要点.方法 通过对25例肺高压患者在常见治疗基础上进行6个月伊洛前列素吸入及随访,对比吸入前后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指标.结果 患者用药后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在治疗肺高压上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身体状况与生活质量.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安全管理,定期规律地进行随访,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从而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顾芬;胡敏;张全英;蒋鑫;刘花;荆志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严重烧伤治疗中深静脉置管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患者治疗中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方法.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我们对46例重症烧伤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应用深静脉置管进行抗休克抢救治疗.结果 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短3d,长45 d;有5例在应用期间发生导管脱出,21例发生穿刺点红肿疼痛,2例发生静脉炎.应用深静脉置管有效保障了严重烧伤患者的输血、补液和抢救时用药.结论 及时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是重度烧伤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保障;深静脉置管具有患者痛苦小、护理难度小、留置时间长、有利于输血、补液和抢救用药等优点.

    作者:林艳;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的59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结果 产前因用药引起的为1例(1.6%);产时因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会阴侧切者,会阴裂伤者,阴蒂及尿道口黏膜擦伤者47(79.5%)例;产后心理因素10(16.9%)例,会阴血肿1列(1.6%).结论 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有针对性在产前、产中、产后做好护理工作、如对产妇宣教、指导配合,落实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卓海燕;陈丁秀;黄洁容;卢亘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眼科显微手术器械如何清洁、消毒、维护与保养

    目的 探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洁、消毒、维护和保养的方法,并且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 选取某医院眼科的显微手术器械,这些器械能够进行眼部手术.结果 对眼科显微手术器械进行清洁、消毒、维护和保养.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得出纤维器械的管理和保养要落实到专人身上,而且护理器械的人员一定要有责任心.除此之外进行保养护理的人员还要掌握相当的技术和方法,不同的器械需要不同的护理清洗等方法.

    作者:遇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支持促进自然分娩的研究进展

    分娩是一个伴有心理和社会功能的调节与适应的复杂生理过程,分娩方式一直以来都是产妇及其家属极为关心的问题.但近年来,剖宫产临床居高不下,已经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产时服务模式的改变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有效的护理支持能缩短产程,减轻产痛,改善产妇的主观感受,降低剖宫产率.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产时护理支持模式在自然分娩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陈志芳;吴红荷;罗晓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诊治的妇科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优护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优护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护依从性、自请护工率及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 优护组患者的投诉发生率和自请护工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优护组配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35),优护组满意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24).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疾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廖全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生理应激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20例泌尿外科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泌尿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前的血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使护理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减轻泌尿外科患者的生理应激,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满意度.

    作者:刘招娣;刘青;翟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动腹膜透析机治疗危重患者治疗和护理

    目的 探讨自动腹膜透析机(APD)治疗危重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收治的12例行APD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APD治疗的过程和护理方法,总结使用自动腹膜透析机治疗危重患者治疗和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用自动腹膜透析机治疗危重病患者过程中患者心血管系统负荷较小,患者内环境相对稳定,腹膜透析液反复灌洗可减缓或阻止全身炎症反应过程和脏器损害的发生.结论 自动腹膜透析机治疗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透析治疗方式中发展速度快的一种透析方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晋;彭献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情感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情感干预下运用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运用社会支持理论、情感干预措施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康复是否有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将88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给予普通护理支持与心理指导,实验组(48例)在给予普通护理支持与心理指导的基础上,给予情感干预,并评定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心理康复SAS、SDS、SCL-90、PC、NC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恶性肿瘤患者在普通护理支持与心理指导基础上给予情感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康复,以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积极配合抗肿瘤治疗和护理,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健英;甘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岗位管理对护理质量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岗位管理对护理质量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实施护理岗位管理的4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另选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前的4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能力、护理质量及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护理观察等方面的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岗位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和护理质量,增加护理人员对职业的认同感.

    作者:李瑞萍;陈俊霞;吴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再循环三种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葡萄糖注射法(GIT)、尿素法(UT)、血液温度监测器(BTM)三种方法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再循环,以探索透析再循环佳测定方法.方法 对60例患者依序分别采用GIT、UT、BTM三种方法进行测定,进行自身对照.结果 GIT测定阳性结果为30例,阳性率50%,阳性患者RGIT(8.38 ±0.537)%.UT测定阳性结果为22例,阳性率36.7%,阳性患者RUT(14.67±7.63)%.BTM测定阳性结果为25例,阳性率41.7%,阳性患者RUT(14.11±6.12)%.在UT测定阴性的38例中有8例GIT测定阳性,2例BTM测定阳性.GIT与UT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经x2检验也有统计学差异,GIT与BTM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经x2检验没有统计学差异,UT与BTM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经卡方检验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GIT、UT、BTM均可检测血管通路再循环.由于GIT检测阳性率较高,结果准确可靠,且操作简易、快速,可供临床及时发现及指导纠正通路问题.

    作者:杨莺卿;徐海山;陈开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用立体灭菌纸袋包装存放病区治疗室有效期的探讨

    目的 探讨医用立体灭菌纸袋作为包装材料用于包装无菌物品灭菌后的有效保存期及成本构成.方法 分别将用医用立体纸袋和棉布包装的无菌治疗包存放于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和病区治疗室,对存储在不同地点的实验包定期抽样进行监测观察及成本分析.结果 医用立体纸袋包装无菌有效期在不同的存储地点均可达40 d以上,包装成本较棉布类包装每年可直接节约医疗成本266 350.03元.结论 医用立体纸袋用于无菌物品包装在40d内阻菌效果可靠,并能降低包装成本,减少人力、物力,节省医疗资源,保证无菌物品的使用质量,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陈春莲;凌玲;许特玮;赖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骨质疏松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 建立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并实施有效的干预,降低骨质疏松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225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和干预组115例,建立并实施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通过比较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前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后,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倒的意识增强,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实施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作者:吴宝玲;赵坚;孙艺玮;周粤瑛;袁桂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主动服务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的应用评价

    目的 改变工作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创造优质护理.方法 以APN连续排班制、护士层级管理为基础,每班根据病人数量、病情程度以及工作量合理安排值班护士分管病房,包床到护,护士到床边主动为病人提供治疗及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医护配合默契,医生的满意度提高(P<0.05);护理服务主动及时,患者的满意度提高(P<0.05);护士劳动强度减少,体现了自身价值,护士的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护士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的模式转变,护士愿意,医生、患者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继平;董惠翔;姜朝霞;黄妙娟;林建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家庭支持系统参与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家庭支持系统参与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干部病房收治的老年患者422例,采用家庭支持系统参与健康教育,让老年患者及其重要关系人共同参与健康教育为实验组,共221例,采用传统方法为对照组,共201例.结果 实验组181例病例认为家庭支持系统参与实施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员家庭支持系统参与健康教育优于传统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邬红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