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郭亚娟

关键词:加速康复护理, 结肠癌, 围术期,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加速康复护理应用于结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3.7±0.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5±0.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40.2±3.1)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5.1±7.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护理应用于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有益于患者后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聚焦解决模式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80例20 ~ 55岁的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内容和模式进行自护教育,实验组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自护教育.半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自护行为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强化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自护教育,可有效提高其自护能力.

    作者:沙淑艳;麦燕清;邹瑞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对胆囊切除术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术后焦虑、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轻度不适合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不适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舒适度,促进恢复,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游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机械振动排痰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机械振动排痰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排痰效果、PaO2、PaCO2、SaO2结果的影响,观察在排痰护理过程中患者舒适度、护士疲劳程度两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将COPD住院患者6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手叩排痰,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效果,排痰前后PaO2、PaCO2、SaO2的变化以及患者的舒适度、护士的疲劳程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排痰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排痰前PaO2、PaCO2、SaO2均无明显差异(P>0.05),排痰护理1周后,两组PaO2、SaO2均有升高,PaCO2均有降低(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1周后PaO2、SaO2有明显升高,PaCO2有明显降低(P<0.05);采用振动排痰技术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护士疲劳程度下降(P<0.01).结论 振动排痰技术可更好的促进排痰,改善肺通气,改善氧合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

    作者:王艳;郑军;杨爱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实习护生讲课标准设计在手术室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制定讲课标准及评分的方法对护生讲课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实习护生425名,2007年开始自行设计手术室护生讲课标准及评分,内容共5部分,评分百分制.使用2年后又设计问卷调查表(5个条目),反馈54名讲课护生对标准的应用情况.结果 护生全部按照标准要求去实践,应用率达100%.在2 w时间里熟悉和掌握手术室专科知识,明确讲课内容和方法.护生由原来的被动参与到主动报名参加讲课.结论 激发了护生学习热情,自我效能感得到了体现,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加强.也给带教老师在指导护生提高讲课水平的同时,提高自身水平方面奠定了基础.

    作者:唐俐;何春红;姜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患者行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分析

    采用高压注射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护理,观察护理情况,对护理的结果进行分析.选取我院2012年9~12月收治的557例恶性肿瘤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护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效果.557例患者的CT扫描结果有高度的准确性.通过调整设备数据等,患者的症状减轻,护理效果明显.通过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提高了CT扫描的准确性,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治疗恶性肿瘤.

    作者:庞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诊科开展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实践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开展核心能力培训后的实践效果.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对急诊科28名护士针对性制定专科专业知识及技能实践能力、专科基础知识及技能应用能力、教育和培训的能力、临床思维的判断能力、协调组织以及应急的能力等相关训练计划,并依据急诊科的专业特点对科室内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如专科轮转、岗位培训、临床实践以及带教负责制等进行培训.培训后从专业知识及技能考核、护士自我评价满意度、急诊医师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考核、护士自我评价满意度、急诊医师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实施急诊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措施不仅增强了护理人员自信心,提高了其学习主动性、护理综合素质以及自我评价满意度,还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积极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

    作者:曾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测试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按时服药、自我监测、饮食控制以及定时运动方面的反馈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学会糖尿病的自我护理方法,合理膳食及正确的生活习惯,大大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有效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春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满意度调查在病区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满意度调查在病区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1 ~12月在手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30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1 ~12月在手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30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下一年的护理程序及细节进行改进.将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护理技术操作、基础护理及护理态度的满意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不同社会支持程度的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及护理态度的非常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社会支持程度患者的非常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技术操作及基础护理的非常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社会支持程度患者的非常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从而为护理的改进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改善综合护理质量及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的目的.

    作者:曾兰芳;管玉霞;龙永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本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31例患者行PVP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配合.患者疼痛情况、生活自理能力较术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经6~12个月的随访,疗效满意.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密切的护理配合及术中、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可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赵坚;陈楚娴;孙艺玮;周粤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产妇舒适度的作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产妇舒适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的产妇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上加用综合干预护理方法.分娩结束后观察两组产妇24 h出血量、心理状态、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24h出血量及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产妇紧张及抑郁的不良情绪,控制产后的出血量,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雪群;钟秀萍;陈健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T)的病因、患者的分娩方式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76例,妊娠期高血压3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例,妊娠合并肝功能损害8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其他原因4例.经阴道分娩53例,阴道助产3例,剖宫产81例,发生产后出血13例.足月儿114例,早产儿22例,死胎引产1例,新生儿窒息15例.结论 多种原因可引起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治疗上应视不同的病因、血小板减少的轻重程度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娩方式取决于血小板水平及产科相关情况.

    作者:黄凤凤;张东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卵巢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卵巢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妇科病房住院的72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非手术因素问题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卵巢癌围术后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患者能够尽早达到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蔡丽丽;江春梅;高燕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5 s护理模式对普外科患者治疗依从性和SCL-90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5 s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200例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5s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 (P <0.05),观察组术前的抑郁、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5 s护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能够提高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主动性,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痛苦.

    作者:刘丽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急救护理

    总结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急救治疗和护理措施.对15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电复律及胺碘酮等药物治疗措施,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电复律治疗护理、药物安全使用、心理护理、安全转运护理措施.15例患者抢救成功.做好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病情评估,争分夺秒、有条不紊配合医生抢救治疗及做好各项护理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罗劲;莫超连;邓桂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提高临床护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2例,均为我院骨科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患者,随机按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划分,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分析骨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行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老年骨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诱发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因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为患者权益提供了保障,同时维护了医院及社会效益.

    作者:赖美燕;李翠莲;温伟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干预护理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抗抑郁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干预护理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抗抑郁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480例随机分成A组、B组、C组,每组160例.A组给予抗高血压治疗药物;B组给予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合并抗抑郁治疗药物;C组给予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合并抗抑郁治疗药物,并且加入适当的干预护理.治疗8 w后采用问卷形式对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抑郁情况、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对三组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抑郁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B组患者抑郁情况比A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C组抗抑郁情况比A组改善的更加显著,且明显优于B组(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较低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提高,但B组比A组提高明显(P<0.05),C组比A组改善的更加显著,且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大多存在很明显的抑郁情况,在进行高血压和抗抑郁治疗的时候,适当加入合理的干预护理会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对门诊妇科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门诊妇科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实施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永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术后早期马尾神经功能障碍的护理探析

    目的 对腰椎间盘术后早期马尾神经功能障碍相关护理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治疗的150例患者,术后造成早期马尾神经功能障碍的2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结果 针对腰椎间盘术后早期马尾神经功能障碍进行良好的护理,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术后早期马尾神经的功能障碍,更有助于恢复.结论 为了更有效的恢复,必须加强对腰椎间盘术后早期马尾神经功能障碍的护理.

    作者:俞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青光眼患者健康行为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青光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青光眼疾病知识、自我保健知识得分及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规范患者的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光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分娩并且产后出血的产妇10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整体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53例.通过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以及传统的治疗进行分组护理,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整体护理组比传统护理组疗效更好,治疗期间并发症更少.结论 采用整体护理进行治疗的宫缩乏力患者在恢复上表现较好,风险较低,预后较好.

    作者:麻宗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