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的影响

李雪梅;王文明;邓华鲜;叶燕美;谢芳;刘纯义

关键词:小儿, 支气管肺炎, 护理干预, 胸片, 疗程
摘要:目的 探讨在采用相同治疗措施但不同护理干预方法下小儿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78例,均采用相同治疗方案,其中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雾化吸入和胸背部物理治疗,后者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胸片总改善率分别为82.1%和61.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气促消失、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和11.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我效能感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前焦虑及手术配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增强自我效能感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手术配合度、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手术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效能感能够增强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自信心,降低术前焦虑,提高手术配合度.

    作者:刘晓娜;郗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分娩并且产后出血的产妇10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整体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53例.通过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以及传统的治疗进行分组护理,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整体护理组比传统护理组疗效更好,治疗期间并发症更少.结论 采用整体护理进行治疗的宫缩乏力患者在恢复上表现较好,风险较低,预后较好.

    作者:麻宗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风险防范护理在妇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妇科住院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在临床护理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临床护理中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治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焦虑抑郁状态及治疗期间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防范护理模式应用到妇科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机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融洽护患间的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爱萍;刘义;徐东燕;晏艳;文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及家长围手术期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手术患儿及家长围手术期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视网膜母细胞瘤手术的患儿100例,家属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分别于患儿术前4h内、术前等候区、麻醉诱导期依据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干预.采用改良耶鲁焦虑量表(mYPAS)、诱导期合作程度量表(ICC)分别在术前等候区、麻醉诱导期,对两组患儿进行焦虑程度的测评,并测定患儿生命体征.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焦虑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家长进行焦虑程度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儿mYPA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ICC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的STAI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家长VAS、患儿生命体征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家长STAI得分与患儿mYPAS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依据认知行为理论制定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案,能有效的降低行视网膜母细胞瘤手术的患儿在围手术期中的焦虑水平,使患儿诱导期合作程度明显提高,并降低家长的焦虑水平,在一定程度对家长心理起到保护作用,也通过改善家长的焦虑水乎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焦虑程度.

    作者:王薇;林平;陈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8例需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探讨导致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实施PIC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与性别、年龄、置管熟练程度、患者及家属PICC相关知识、留置时间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共实施置管PICC 240例,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40例(16.67%),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留置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年龄≥60岁、置管不熟练、PICC相关知识认知度差、置管时间≥90 d(OR分别3.90、3.65、2.96、2.65).结论 影响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复杂,管理好老年患者、加强培训提高置管水平、实施PICC健康教育、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可以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

    作者:蔡淑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康指导对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指导对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传统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哮喘患者采取健康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金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障碍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SSS)和运动障碍(FMA)的评分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SS评分和FMA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翁子梅;邓彩弟;罗文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与心理咨询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就目前国内外关于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的表现、来源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综合性述评及心理咨询的作用、对其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总结、分析,找到一种能减轻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好有效的干预措施即心理咨询,以引起医院管理机构及相关研究人员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的关注.

    作者:尚娜娜;谢虹;谢青青;周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Orem自理模式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生活能力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泌尿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采用Orem自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造瘘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的Barthel指数评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可完善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家属的照顾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苏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综合性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34例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本组患儿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系统化综合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认真细致地进行综合性护理是小儿支气管哮喘成功治愈的重要保证.

    作者:崔琼;高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孕症患者配偶的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 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配偶的抑郁状况及其生活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河源市内230对不孕夫妇的男性配偶,同时选取230例正常家庭的男性成员,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所有调查对象的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不孕组患者SDS总平均分(49.62±11.07)分,对照组为(42.13 ±9.86)分(P=0.000);两组SDS分数段人数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孕组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要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及心理功能是不孕症患者配偶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配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其生活质量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应对不孕夫妇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其抑郁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洪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宫颈癌术后病人随访期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宫颈癌术后病人随访期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针对肿瘤病人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中文版以及适用于宫颈癌的特异性量表(EORTC QLQ-BR23)对97例宫颈癌术后已完成放疗、化疗的随访期病人进行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97例宫颈癌术后病人随访期的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为71.31分;QLQ-C30的功能量表得分低的为情感功能,症状量表得分高的为经济困难;QLQ-BR23功能量表得分低的为性功能,症状量表得分高的为治疗副反应.影响总体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有手术方式、性功能工作.结论 宫颈癌术后病人随访期生活质量较高,各方面功能均有改善,各种症状均以减轻,医务人员应当关注病人的性功能恢复情况.能改善宫颈癌随访期病人的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米凤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Roy护理模式对子宫肌瘤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Roy护理模式在治疗子宫肌瘤过程当中,子宫肌瘤患者生理以及心理方面所受到的影响.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病例法来对Roy护理模式对子宫肌瘤患者生理以及心理状态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的152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Roy护理模式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通过对152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子宫肌瘤患者在采用Roy进行护理治疗之后,患者的情绪比较的稳定并且心情非常的舒畅,能够配合医护人员来完成Roy的护理以及相关手术的治疗.结论 Roy护理模式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过程当中发挥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子宫肌瘤患者在接受Roy护理之后,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转变.

    作者:张凤喜;郭琼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对肝衰竭早期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肝衰竭早期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入住中西医结合科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干预措施包括行为心理干预、一般支持性心理干预及建立亲情与社会支持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并评价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天、特殊治疗前、特殊治疗后及出院前1 d 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的常规治疗的依从性及特殊治疗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使肝衰竭早期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本身、积极应对及配合治疗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朝凤;沙莉;鲁桂兰;俞曦;林静;谭善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对胰腺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联合生长抑素在胰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40例胰腺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方法相同,对照组术后采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观察组术后采用生长抑素+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术后的营养状况及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7d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蠕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有利于促进胰腺手术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杨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20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3年间120例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回顾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2009 ~ 2011年护理系统上报的120例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时间特点、损伤程度等进行研究.结果 ①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前三位分别是跌倒(45.8%)、外逃(15.8%)、自伤与伤人(11.7%).②法律后果严重的是患者的自杀、自伤及伤人、外逃.③日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多于夜间.结论 医院要从组织系统上改善人员配置并建立组织安全文化,完善护理流程,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培训,同时改革护理人员的排班模式,按照患者的需求进行弹性排班,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有效减低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途径.

    作者:陈小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采用相同治疗措施但不同护理干预方法下小儿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78例,均采用相同治疗方案,其中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雾化吸入和胸背部物理治疗,后者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胸片总改善率分别为82.1%和61.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气促消失、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和11.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雪梅;王文明;邓华鲜;叶燕美;谢芳;刘纯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在新疆先心病患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对先心病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6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路径组295例和对照组273例,对路径组患儿家长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家长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家长满意度及患儿住院天数.结果 路径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家长满意度及患儿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采取临床路径对先心病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更快康复.

    作者:岳新霞;徐润华;张秀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本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31例患者行PVP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配合.患者疼痛情况、生活自理能力较术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经6~12个月的随访,疗效满意.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密切的护理配合及术中、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可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赵坚;陈楚娴;孙艺玮;周粤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