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2011-2013年学校及幼儿园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

秦彦珉;梅树江;孔东锋

关键词:日托幼儿园, 疾病暴发流行, 传染病, 统计学
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2011-2013年学校及幼儿园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2011-2013年学校及幼儿园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2011-2013年学校及幼儿园传染病暴发疫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68.92%.疫情平均持续时间为6.74 d,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占88.41%,而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占93.21%.传染病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3~6月(50.50%)和11~12月(30.63%).结论 学校和幼儿园是深圳市传染病暴发疫情的主要发生场所,加强监测和免疫接种工作是控制暴发疫情的重要措施.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某校高一学生心理复原力及归因风格与强迫症状的关系

    目的 了解合肥市某校高中一年级学生强迫症状流行状况,分析心理复原力和归因风格与强迫症状的关系,为开展高中学生强迫症状的预防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以合肥市某高中一年级2 1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采用计算机辅助问卷调查.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定强迫症状,同时调查高中生社会人口学特征、心理复原力及归因风格等.结果 共检出229名学生有强迫症状,检出率为10.5%(229/2 190),女生强迫症状检出率为12.2%(120/980),高于男生的9.0%(109/1 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58,P<O.05).心理复原力合作与交流、自我效能、共情、问题解决及自我意识维度处于中等或良好水平的学生强迫症状检出率均低于较低水平的学生,经趋势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3.988,74.628,12.207,42.049,57.139,P值均<0.01);在消极事件归因风格方面,强迫症状组与无强迫症状学生相比更倾向于归因为持久的、普遍的和外在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099,25.954,21.552,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复原力中合作与交流(OR=4.44,95%CI=2.38~8.28)、自我效能(OR=2.20,95%CI=1.30~3.75)和自我意识(OR=1.69,95%CI=0.91~3.15)3个维度较低水平,及消极事件归因风格为持久性归因(OR=1.80)和外在归因(OR=1.71)是高中生强迫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强迫症状是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风格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有利于减少高中生强迫症状的发生.

    作者:杨巧红;王君;郭缨;陈圆圆;汪义超;张洪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秦皇岛地区青少年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血症在青少年中的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探讨儿童高脂血症的有效控制方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使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秦皇岛地区3 136名13~ 17岁汉族青少年的non-HDL-C水平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高non-HDL-C血症检出率为1.2%.三酰甘油和腰围正常组青少年高non-HDL-C血症检出率为0.5%,而HTWC组青少年检出率为9.8%.校正性别、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血压家族史后,HTWC组青少年高non-HDL-C血症检出率是三酰甘油和腰围正常组青少年的19.696倍(95%CI=8.325~46.595,P<0.01).结论 HTWC表型与青少年高non-HDL-C血症密切相关,为青少年高non-HDL-C血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晓莉;马春明;陆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量表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

    目的 评价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量表应用于大学生群体的信度与效度,为量表在全国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5所高校在读本科生l 657名,运用暴力恐怖袭击量表进行自我评定,采用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进行信度分析,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效度评价.结果 大学生对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量表总体Cronbach α系数为0.817,量表总体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45;量表中的个人准备行为、信息寻求行为和规避行为与总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0.637,0.6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因子分析结果表明,3个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4.316,1.286,1.044,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3.20%,9.89%,8.03%,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1.12%,分别命名为准备行为、信息寻求行为和规避行为.所有条目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40.结论 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量表在大学生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作为中国大学生对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情况评价的有效工具.

    作者:叶云凤;饶珈铭;王海清;张思恒;王声湧;董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广安市中小学生饮食运动行为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广安市中小学生日常饮食和运动行为现状,为学校针对性地制定、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借鉴《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安市的1 532名中小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每周至少有3d及以上在西式快餐店用餐的人数为72人(4.7%);而每天喝1杯牛/酸/豆奶的人数为409人(26.7%),偏食的人数为538人(35.1%);中小学生每天运动1h以上者301人(19.7%),采用不健康减肥控制体重方式发生率依次为节食(13.2%)、禁食(1.3%)、故意吐出食物(1.2%)、吃减肥药(1.0%).多项饮食行为和运动、静态行为及不合理控制体重在不同学习阶段和性别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调查对象存在多种不健康饮食行为,缺乏体育运动情况较普遍.学校应针对性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同时通过社会号召、家庭重视,全方位给目标群体树立起健康榜样作用,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李玉梅;宋湛;李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宁夏部分中小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及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宁夏中小学生对传染病的防范知识和行为状况,为在学校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和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在宁夏银川市和吴忠市2地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4所学校8 083名中小学生,进行传染病相关问题问卷调查.结果 75.7%的学生知道洗手可预防流行性感冒,36.9%的学生知道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可怀疑患肺结核.22.9%的学生有随地吐痰的行为,75.2%的学生基本都能在回家后洗手,80.3%的学生饭前基本能洗手,93.7%的学生能在如厕后洗手.小学生、高中生吃东西前洗手率分别为75.2%,87.2%,如厕后洗手率分别为85.7%,95.3%,回家后洗手率分别为74.2%,79.5%(x2值分别为216.57,280.91,149.51,P值均<0.01);女生和男生吃东西前洗手率分别为81.2%,79.4%,如厕后洗手率分别为94.0%,90.8%,回家后洗手率分别为77.3%,73.1%(x2值分别为9.84,59.52,26.68,P值均<0.01);回、汉族(其他)学生如厕后洗手率分别为94.7%,90.1%,回家后洗手率为75.9%,7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21,15.24,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与防控行为有待提高.应加强在中小学校的健康教育,进行洗手干预,奠定知识基础,改善防控行为.

    作者:牛晓丽;赵海萍;邹志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创建学校无烟环境对中学生吸烟知信行的影响

    目的 比较深圳市创建学校无烟环境活动前后中学生吸烟认知、态度、行为水平变化情况,评估创建活动效果,为学校控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3个区5所中学为干预组开展创建学校无烟环境活动干预,随机选取5所中学为对照组不开展干预活动,对两组学校创建活动前后初一到高二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吸烟知识知晓、态度、行为水平.结果 干预组人群的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8.60%提高到干预后的85.21%(x2=44.89,P<0.01),态度正确率由干预前的73.86%提高到干预后的77.07% (x2=4.72,P=0.03);而行为形成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90.57%,9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6,P=0.21).对照组的知识知晓率、态度正确率、行为形成率干预前分别为76.50%,72.68%,83.82%,干预后分别为77.77%,73.48%,84.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无烟学校创建活动能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效果,使中学生的烟草认知情况产生明显的改善,但对吸烟行为无明显影响.建议在全社会范围推广全面无烟政策.

    作者:熊静帆;杨慧;罗念慈;朱品磊;阮建民;杨应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学生学校心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问卷初步编制

    目的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学生学校心理环境指标体系并编制相应问卷,为评价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有关学校心理环境的文献进行较全面的检索和分析,确定量表的理论框架,建立条目池;经专家论证、小样本的预调查,对条目进行修改,形成正式调查版本(64个条目)并对3 77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专家咨询、条目分析、因子分析法筛选条目,形成正式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得到2轮专家咨询的各项系数均在0.75以上,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代表性.条目分析没有删除条目,因子分析删除4个条目,终形成由60个条目组成的问卷;全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883,分半系数为0.765;各维度的克伦巴赫系数在0.748~0.883之间,分半信度在0.60~0.812之间,说明量表具有比较可靠的信度.结论 中学生学校心理环境量表的条目质量及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作者:卞晨阳;李小芳;陈艳琳;黄娟;马玉巧;余毅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团体沙盘游戏与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团体沙盘游戏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使用大学生移情问卷与人际交往能力问卷筛选某高校大学生,选择人际交往能力与移情能力得分均处于40%低分段的44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团体心理辅导组与团体沙盘游戏组,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后1周、2个月后,采用大学生移情问卷、人际交往能力问卷、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估心理干预效果.结果 认知移情、行为移情、适当拒绝与自我表达的得分在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后以及2个月后的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人际关系敏感在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后低于干预前(t=2.671,P<0.05);情感移情、适当拒绝得分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主动交往得分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束2个月后高于干预前(t=3.233,P<0.05);对照组的自我表达得分高于干预前(t=3.095,P<0.05),但干预结束2个月后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0,P>0.05).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与团体沙盘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具有互补性,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使干预效果更好.

    作者:朱海妍;刘丽琼;钟宇;王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学生自尊和自我控制对手机成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自尊、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矫治大学生手机成瘾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黑龙江省5所高校的学生共1 000名,使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自尊量表、自我控制量表进行调查,并使用结构方程技术构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 手机成瘾的检出率为23.43%.自尊对手机成瘾有直接的负向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β1=-0.232,P<0.01,决定系数R21=0.054;自我控制对手机成瘾有负向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β2=0.421,P<0.01,决定系数R22=0.177;回归方程纳入自我控制后,自尊对手机成瘾的直接预测无统计学意义,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值β=-0.195,P<0.01;自尊、自我控制与手机成瘾的中介模型拟合较好(x2/df=3.436,CFI=0.912,GFI=0.933,AGF =0.951,IFI=0.894,RMSEA =0.061).结论 手机成瘾与自尊、自我控制之间有着紧密关系,自我控制在自尊和手机成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作者:周扬;刘勇;陈健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餐对大学生认知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究早餐对大学生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及脑力工作能力的影响,为高校学生早餐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广州市某医学院校69名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吃早餐,32名)和对照组(吃早餐,37名),用Corsi积木点击测验的变式设计测试视空间工作记忆;用E-Prime 2.0反应时测定软件测定反应时;用剂量作业试验测定脑力工作能力.分别于上午8:30和11:00进行前后2次测试.结果 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2次组间比较,对照组成绩均比实验组好,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身前后测试比较显示,两组视空间工作记忆第2次成绩均比第1次好(t值分别为-2.67,-2.77,P值均<0.05),但反应时2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脑力工作能力2次组间比较显示,阅字速度、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2次测试实验组脑力工作能力测试的错误率均小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40.406,7.359,P值均<0.01).两组自身对照结果均为第2次错误率高于第1次,而阅字速度、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均为第2次优于第1次,且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饥饿状态下,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及脑力工作能力均受到影响,但因练习效应干扰等原因,仍不能确定早餐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程度.

    作者:梁小红;王庆雄;杜坤;王晓波;黄晓霞;陈昕;华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小学生突发事件应急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中小学生由于安全知识匮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近年来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关注[2].《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截止到2011年,我国共有普通小学32.01万所,在校学生10 564万人;初中学校5.94万所(其中职业初中0.03万所),在校生5 736.19万人”[3].

    作者:翟燕雪;刘堃;高涵;张林;陈卓;郭雨;郭丽娜;郭启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一起桶装水引起的多校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调查

    2014年2月17日上午至2月18日下午,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续接到6所学校报告,称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为掌握疫情的流行强度、波及范围,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确定传播途径,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疫情措施,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本次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洁;孙品晶;李清;富小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上海市中学生饮酒知识态度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学生饮酒知识、态度、行为(KAP)现况,为制定限制青少年饮酒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4个城区的初中学校25所、高中学校11所、职业中学10所共4 801名学生,采用问卷进行饮酒KAP调查.结果 中学生饮酒知识得分平均为(7.42± 3.18)分,态度为(4.69±2.65)分,行为为(2.83士1.63)分.饮酒KAP分数相加综合评价,仅20%的学生为“好”,评分为“差”的学生人数比例为39%.女生知识、态度及行为均分均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6.892,11.604,6.679,P值均<0.01);职业中学学生知识、态度及行为分数均为低,初中生知识得分低于高中生,但态度和行为得分初中生均高于高中生(F值分别为20.893,177.893,130.353,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饮酒KAP水平均不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饮酒知识水平,重点为职业学校学生;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法规的严格执行也非常重要.

    作者:郑晶泉;沈丽娜;傅灵菲;柏品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学生健康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健康与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联合国开发署“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水平是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健康是获得良好教育的前提[1],健康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的改善可以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癌症、循环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高居人群死因首位,同时高达28.2%的美国全人群死因可归结为吸烟、不健康饮食、体力活动不足、饮酒等健康危险行为[2];全人群教育的改善可以降低人群慢性疾病的死亡率[3];而促进年轻人的学业成功,则能减少其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4].

    作者:仇元营;余小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学生生活技能家长评价量表初步编制及评价

    目的 初步编制适用我国小学生生活技能家长评定量表,为评价国内小学生生活技能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 参考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编制的《校内青少年生活技能评价量表》,确定量表的理论框架,建立条目库;初始量表经预实验修改后形成正式测评问卷,2013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孝感、武汉、潜江3个城市6所小学的3 036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条目分析及探索性分析后保留44个条目,经过主成分分析抽取的10个公因子可解释总方差的50.237%;全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8,各维度分别为调节情绪—应对压力0.656,自我认识能力0.493,有效交流—人际关系能力0.568,同理能力0.693,做决策—解决问题0.483,创造性与批判思维0.649;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35~0.727之间(P值均<0.01).结论 初步编制的生活技能家长评定量表总体信效度较好,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马玉巧;李小芳;卞晨阳;陈艳琳;黄娟;余毅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一起高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某高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疫情病因,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方法,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暴发疫情数据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共持续14 d,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12月22日13:00,累计发病92例.92例病例中,本科生罹患率为1.57%(62/3 945),研究生罹患率为0.76%(26/3 424),教职工罹患率为0.26%(4/1 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3.20,P<0.01).男性罹患率为1.28%(72/5 614),女性罹患率为1.14%(20/1 75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P>0.01).92例病例主要症状为腹泻(73.91%,68/92)、恶心(71.74%,66/92)、腹痛(63.04%,58/92)、呕吐(59.78%,55/92)、发热(42.39%,39/92).学生食堂M餐厅为疫情暴发高危场所(OR=3.72,95%CI=1.67~8.23).实验室检测发现3名学生病例粪便样和1名厨工肛拭子样标本检出诺如病毒,其中2名学生病例均有M餐厅就餐史.结论 该疫情为一起由M餐厅共同暴露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食物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

    作者:孙静;刘明;王建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上海市初中学生课余屏前行为与特质性焦虑的关系

    目的 了解初中生屏前行为与特质焦虑的关系,为开展学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二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9所中学六~九年级的4 19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过长屏前行为与中学生特质性焦虑的关系.结果 学生在1周内平均每天的屏前时间是2.68 h,男生(2.92 h)高于女生(2.47 h)(t=6.508,P=0.000),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4,P=0.001).51.5%的调查对象平均每天屏前时间≥2h.在屏前时间≥3h的情况下,学习压力、不良环境影响、自卑倾向和人际困扰与过长屏前行为有关(OR值分别为1.014,1.030,0.979,1.040).结论 过长的屏前行为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与青少年的焦虑有关,应在行为干预中考虑心理因素的影响.

    作者:罗春燕;周月芳;陆茜;王向东;陈健;赵宇;蒋慧芬;汤海英;冯晓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三峡后靠移民儿童的移民体验和心理适应

    目的 从儿童和监护人的视角考察三峡库区后靠移民儿童的移民体验和心理适应情况.方法 在重庆市后靠移民为集中的万州和忠县5所中小学采用方便取样对21对移民儿童及其监护人,分别进行半结构个体访谈,儿童在访谈后填写《儿童抑郁量表》.结果 52.4%的儿童并未知觉移民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明显影响,而47.6%的监护人报告消极影响.对比有严重抑郁和无抑郁症状的儿童和监护人的访谈发现,更消极的移民体验、经济条件欠佳、家庭内应激源多、高学业压力的青少年表现出更严重的抑郁症状,而社会支持和学业成就则是消除抑郁重要的保护因素.结论 后靠移民经历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和其心理适应是其面临的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动态作用的结果.

    作者:高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学生自尊在儿童期情感虐待与攻击性间的中介作用

    儿童虐待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对其进行经济性剥削[1].国际卫生组织将儿童虐待主要划分为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以及忽视等4种类型.其中情感虐待是儿童虐待的核心组成部分[2],它是指父母或看护人等经常对孩子侮辱、恐吓、指责、轻视或孤立等,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3].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情感虐待与情绪问题(抑郁、焦虑、孤独感)、认知问题(情绪面孔反应、情绪面孔注意偏向)以及心理健康问题[4-5]的关系.

    作者:陈晨;郭黎岩;王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分类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在儿童高血压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分类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郑州市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影响因素,为青少年高血压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郑州市7~17岁学生4 400人体质调研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分类树模型及Logistic回归对儿童高血压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建立预测模型并运用ROC曲线比较2种模型优劣.结果 郑州市儿童高血压患病率较低,为6.5%,男女血压偏高发生率分别为12.4%,1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4,P>O.05);肥胖与超重儿童高血压发生率大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4,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超重肥胖与血压关系密切,超重青少年患高血压风险是正常体重的2.118倍(OR=2.118,95%CI=1.492~ 3.007),肥胖青少年患高血压的风险为正常体重的6.933倍(OR=6.933,95%CI=5.183~9.273);分类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均显示超重、肥胖是儿童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分类树模型对儿童高血压预测效果较好,可作为Logistic回归模型的补充.

    作者:晁灵;李然;梁利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