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庆菊;卢庆润
本文浅述了我野战方舱医院赴高原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中,护士现存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任务的特殊性,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护理工作压力大、强度大、经常超负荷工作;加之护士在野外环境中工作,高原寒地区救护条件差,伤员发生时间集中,救护任务重,经常面对垂死和死亡现象的刺激;护士缺乏灾后救援心理卫生知识等,使护士产生了焦虑、沮丧、失望、抑郁甚至人格异常,直接影响了护士的心理健康.本文就相应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医院建立减压机制、尽可能改进工作制度;加强执行救灾任务护士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教育,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等,这些皆应引起管理者的关注,培养护士健康的性格和信念,以保持心理健康、保持有效的战斗力.
作者:郑红莉;韩艳萍;何红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持续教育计划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实施持续教育计划评估.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血液透析病人进行透析评估.是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提高透析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罗莉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上,留置胃管被广泛应用于胃肠外科病人手术前后、重危、昏迷病人、脑血管病等病人身上.留置胃管后的食物返流、胃管滑脱及胃管的固定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护理人员.
作者:刘学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减少药物浪费,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对血管组织损伤,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的静脉穿刺方法.方法 224例患者采用传统法和改良法进行静穿刺.单日采用传统法,双日采用改良法,分别观察一次排气成功率,回血时间,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等情况.结果 一次排气成功率传统组为51%,改良组为91%(P<0.01);回血时间传统组即刻回血率为66%,改良组为94%(P<0.01);传统组穿刺无痛率为68%.改良组为8l%(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传统组为93%,改良组为97%(P>0.05).结论 改良静脉输液法可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减少药物浪费,缩短静脉回血时间,减轻痛苦,减少对血管组织损伤.
作者:顾春联;肖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研究沟通技巧在围手术期访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对手术室访视护士进行沟通预防的系统培训、实施和督导.对培训前后护理质量如访视率、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患者整体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访视率明显提高(P<0.01),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明显降低(P<0.05),患者整体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沟通技巧在围手术期访视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杨利辉;李小兰;朱小冬;张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官颈癌术后患者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手术的5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支持性心理干预(包括家属).分别在术后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应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进行随访测评.结果 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个体化支持性心理干预后,消除了患者不良心理,改变了其不良的行为,明显提高了其婚姻质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支持性心理干预可提高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婚姻质量.
作者:吴翠连;黄秀凤;白满;黄素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结肠造口术是结直肠肛门外科中常见的手术,分为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临时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直肠损伤和部分结直肠良性疾病;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患者.我国目前肠造口患者总数已超过100万,估计每年新增患者约10万,且今后有增加趋势[1].如何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尽早恢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医务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就我院2003年1月~2010年6月126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汪曙红;吴新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逆向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顺向穿刺置管输液.结果 比较2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渗出发生率(P<0.05).结论 留置针逆向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凡兰桂;曾艳;秦锁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生活事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为医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疾病的防治以及家庭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100例门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研究组)和100例相匹配的正常人群(对照组)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自我概念量表同时进行测量,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多于对照组(P<0.01),生活事件与自我概念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自我概念水平较低,受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较大.医务工作者应加大对其家庭、工作、社交等方面的干预,以提高其应对水平和心理健康,同时帮助其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康复.
作者:吴玉秋;李遵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提高护士职业情商,克服职业倦怠,适应和满足社会对护理职业服务的需求.方法 通过分析护士情商培养现存问题,包括护士在校接受心理学知识教育,生活体验少,护理管理模式中缺乏介入团队职业精神和技能体现的荣誉感;护士执业压力大,容易产生执业倦怠.阐述提高护士情商素养的重要性.结果 护士应该从多方面提高情商来克服职业倦怠现象:客观地认识自己,驾驭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情绪波动的原因,心境平稳,提高自我激励的能力,时刻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情;形成良好的护理文化,注重自我的文化艺术修养;医院和社会给予更多支持.结论 提高护士的情商素养,增长了护士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提高了护士与同事、患者沟通的能力;加快了护士的成长,增强职业的荣誉感,提高了主动沟通和善于沟通的技巧,更好的胜任护理工作.
作者:刘晓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护理病案是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治、护理的全过程以及病情转归唯一证据,是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在我院按照新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210份病案中的护理病历进行了严格的质控,对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梳理、分析,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作者:李阳;逄金明;马崴;倪成云;王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减轻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FDP)引起的血管疼痛程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2%利多卡因湿敷、行为干预法、2%利多卡因湿敷与行为干预联合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利多卡因湿敷联合行为干预实验组与单独应用2%利多卡因湿敷和行为干预法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结论 利多卡因湿敷与行为干预联合法,可显著减轻FDP静脉滴注致痛程度.
作者:于洁凡;郗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协议护理在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对患者内瘘自我维护依从性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40例动静脉内瘘手术后2周的患者随机分为协议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各20例,协议护理组采取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共同协商,找到即尊重患者生活习惯及意愿又不违反康复原则的维护方法,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且协议护理延续至出院继续随访.观察两组康复维护的依从性效果及一定时间内内瘘的通畅性.结果 两组患者在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后患者不遵医原因及内痿自我管理、自我维护及维持内瘘通畅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协议护理后患者的依从性有提高(P<0.05).结论 通过协议护理及延伸至血液透析期间和出院协议随访,及时了解评估患者的生活习惯及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制定个案的维护模式,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维护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爱霞;龙斌;赖喜玉;李锦墁;彭宜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282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病的基础知识、饮食和运动知识、自我保健及高血压的危害等进行教育,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3个月、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用药依从性、心理及生活行为方式和血压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健康教育后3个月、6个月的疾病认知水平、用药依从性、心理水平、生活行为方式、血压水平较健康教育前明显好转(P<0.01或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
作者:张向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用德国贝朗生产的CRRT机,对31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进行CRRT治疗.观察患者CRRT治疗2 d后尿素氮(BUN)、肌酐(SCr)、HCO3-、K+、Na+等指标变化,治疗的耐受性,水肿减轻情况等.结果 全部患者均能耐受此治疗,每次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明显下降,全身性水肿亦明显减轻.结论 CRRT可以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化指标,并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聂小兰;李婧;吴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ADPT)与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WDPT)强化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探讨适合强化接种的百白破联合疫苗.方法 选择在我院强化免疫接种健康幼儿320人,按照自愿的原则随机均分为ADPT组和WDPT组,ADPT组采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WDPT组采用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接种48 h后随访两组幼儿全身不良反应及局部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幼儿接种48 h后在全身不良反应和局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PT不良反应轻于WDPT不良反应.结论 强化百白破疫苗接种时,应首选ADPT接种.
作者:唐君;曹慧梅;古力克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仿真情景核心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护理专业106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急救护理学教学,实验组实施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采用综合考核方法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技能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急救护理学中采用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受学生欢迎.
作者:郑文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70岁以上高龄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高龄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秀兰;邓淑芬;冼秋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适用于老年精神病人照料者接受的健康教育体系,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124例精神病人照料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分别接受强化健康教育和一般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对比.结果 研究组对精神疾病的认识,病人所患疾病的临床特点,临床治疗用药配合,康复期社会功能恢复,家庭康复等管理能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符合精神病人照料者获得专科知识的需要,对精神疾病康复指导效果明显.
作者:张桂英;李亚华;侯春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整改和人员的培训对灭菌物品合格率的影响.方法 对医院的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法进行整改和人员进行培训,对整改和培训后消毒供应室的灭菌物品合格率与之前进行比较.结果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整改和人员的培训后灭菌物品的合格率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管理的整改和人员的培训能提高消毒供应室灭菌物品的合格率.
作者:黄美金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