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利多卡因湿敷联合行为干预对果糖二磷酸钠滴注引起的血管疼痛的减轻作用

于洁凡;郗昕

关键词:1, 6-二磷酸果糖, 疼痛,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减轻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FDP)引起的血管疼痛程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2%利多卡因湿敷、行为干预法、2%利多卡因湿敷与行为干预联合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利多卡因湿敷联合行为干预实验组与单独应用2%利多卡因湿敷和行为干预法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结论 利多卡因湿敷与行为干预联合法,可显著减轻FDP静脉滴注致痛程度.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老年精神病人照料者的强化健康教育

    目的 建立适用于老年精神病人照料者接受的健康教育体系,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124例精神病人照料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分别接受强化健康教育和一般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对比.结果 研究组对精神疾病的认识,病人所患疾病的临床特点,临床治疗用药配合,康复期社会功能恢复,家庭康复等管理能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符合精神病人照料者获得专科知识的需要,对精神疾病康复指导效果明显.

    作者:张桂英;李亚华;侯春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危重症患者转住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患者从急诊科转住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2007年1~10月份急危重症患者转住院存在问题的原因,于2007年11月~2008年2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整改培训,并对比2008年3~12月份转住院患者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危重症患者转住院存在问题例数由2007年度整改培训前的3.87%减少到整改培训后的0.4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转运前后的认真评估、正确的预处理与严密的监测是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住院的关键.

    作者:张贺真;傅华珍;赵正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同工同酬对合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同工同酬对合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50名合同护士实行同工同酬前后的工作满意度进行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行同工同酬后,合同护士对收入、职责、升职机会、能力的发挥、人际关系、医院的管理方式、工作的稳定性、总体满意度等有明显提高.结论 实行同工同酬可以有效提高合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刘爱琴;骆惠玉;王丁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微笑服务在护理服务品质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开展微笑护理活动在提高护理品质中的优越性.方法 随机抽取内一病区2006~2007年9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08~2009年该科9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开展微笑护理活动,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服务品质管理质量、护患沟通效果、护理投诉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服务品质管理质量、护患沟通效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笑护理服务的开展,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患者的健康,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孙惠金;李荣;李连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安全护理理念在神经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保证护生实施安全护理,防范护理风险.方法 加强带教管理;落实护生操作风险等级制度;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树立安全护理意识.结果 整组护生实习期间无差错、事故发生,我科带教老师的综合满意率均达98%以上.结论 选择优秀的带教老师,落实护生操作风险等级制度及树立护生安全护理意识,可促进护生安全护理.

    作者:麻春英;罗娟;景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提高消毒供应室服务质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满足临床需求,提升消毒供应室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全院临床、医技科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6月~2009年5月,随机对2720人次发放调查问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人员各1360人次.对消毒供应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进行调查.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的无菌物品质量方面满意度较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和物品供应及时方面满意度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毒供应室随着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满意度由93.68%上升至98.50%.结论 对消毒供应室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开拓了员工的服务意识,促进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作者:张汝桂;温桂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助产专业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针对目前助产专业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改革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并论述了改革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如何改革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力求通过改革,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有效的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与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强化接种后不良反应比较

    目的 比较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ADPT)与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WDPT)强化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探讨适合强化接种的百白破联合疫苗.方法 选择在我院强化免疫接种健康幼儿320人,按照自愿的原则随机均分为ADPT组和WDPT组,ADPT组采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WDPT组采用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接种48 h后随访两组幼儿全身不良反应及局部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幼儿接种48 h后在全身不良反应和局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PT不良反应轻于WDPT不良反应.结论 强化百白破疫苗接种时,应首选ADPT接种.

    作者:唐君;曹慧梅;古力克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静脉输液改良方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减少药物浪费,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对血管组织损伤,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的静脉穿刺方法.方法 224例患者采用传统法和改良法进行静穿刺.单日采用传统法,双日采用改良法,分别观察一次排气成功率,回血时间,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等情况.结果 一次排气成功率传统组为51%,改良组为91%(P<0.01);回血时间传统组即刻回血率为66%,改良组为94%(P<0.01);传统组穿刺无痛率为68%.改良组为8l%(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传统组为93%,改良组为97%(P>0.05).结论 改良静脉输液法可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减少药物浪费,缩短静脉回血时间,减轻痛苦,减少对血管组织损伤.

    作者:顾春联;肖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7例腹腔镜下肝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

    探讨7例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通过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认真进行肝储备功能的评 估,给予保肝治疗,术前准备及术后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早期活动计划的实施进行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特点,围手术期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可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7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

    作者:刘真莉;沈云明;陈志坚;孙光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一次性双腔防滑脱、防返流胃管的设计

    临床上,留置胃管被广泛应用于胃肠外科病人手术前后、重危、昏迷病人、脑血管病等病人身上.留置胃管后的食物返流、胃管滑脱及胃管的固定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护理人员.

    作者:刘学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利多卡因湿敷联合行为干预对果糖二磷酸钠滴注引起的血管疼痛的减轻作用

    目的 探讨减轻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FDP)引起的血管疼痛程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2%利多卡因湿敷、行为干预法、2%利多卡因湿敷与行为干预联合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利多卡因湿敷联合行为干预实验组与单独应用2%利多卡因湿敷和行为干预法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结论 利多卡因湿敷与行为干预联合法,可显著减轻FDP静脉滴注致痛程度.

    作者:于洁凡;郗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50例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逆向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顺向穿刺置管输液.结果 比较2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渗出发生率(P<0.05).结论 留置针逆向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凡兰桂;曾艳;秦锁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病历书写规范与护理病案书写

    护理病案是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治、护理的全过程以及病情转归唯一证据,是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在我院按照新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210份病案中的护理病历进行了严格的质控,对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梳理、分析,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作者:李阳;逄金明;马崴;倪成云;王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持续教育计划对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持续教育计划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实施持续教育计划评估.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血液透析病人进行透析评估.是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提高透析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罗莉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生活事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生活事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为医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疾病的防治以及家庭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100例门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研究组)和100例相匹配的正常人群(对照组)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自我概念量表同时进行测量,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多于对照组(P<0.01),生活事件与自我概念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自我概念水平较低,受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较大.医务工作者应加大对其家庭、工作、社交等方面的干预,以提高其应对水平和心理健康,同时帮助其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康复.

    作者:吴玉秋;李遵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三腔双囊管在肝硬化大出血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应用三腔双囊管对肝硬化因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大出血病人压迫止血,对2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应用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的急救、观察和护理回顾性分析.通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医生积极实施抢救,成功率达92.9%.

    作者:李霞;孙莉媛;陈翠杰;郑玉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高龄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70岁以上高龄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高龄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秀兰;邓淑芬;冼秋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复合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人工流产手术的镇痛效果和护理.方法 选取人工流产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复合麻醉组,各9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体重,复合麻醉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醣50 mg进行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体重.观察两组用药量,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疼痛的VAS评分.术后由手术医师评定麻醉效果.结果 复合麻醉组唤醒后恶心和躁动不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独给药组(P<0.05),而麻醉效果达优者也多于单独给药组(P<0.05).复合给药组术后注射部位和下腹部疼痛VAS评分均值也显著低于单独麻醉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确切,术后疼痛更轻,不良反应更少,是一种有效的配伍方法.

    作者:范宁;李爱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自我效能训练对中青年卒中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训练对中青年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方式,选择中青年卒中患者120例,其中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60例,在常规治疗和教育的同时接受4周的自我效能训练.分别在入院时和训练4周后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表,对训练前后患者的自我效能与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中青年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多处于中低水平,治疗依从性普遍较差.经过4周训练后,实验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依从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意义.结论 通过自我效能训练可提升中青年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治疗依从性,为降低疾病发病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作者:秦爱玲;吕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