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英;李亚华;侯春香
目的 探讨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整改和人员的培训对灭菌物品合格率的影响.方法 对医院的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法进行整改和人员进行培训,对整改和培训后消毒供应室的灭菌物品合格率与之前进行比较.结果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整改和人员的培训后灭菌物品的合格率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管理的整改和人员的培训能提高消毒供应室灭菌物品的合格率.
作者:黄美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脑外科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大量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容易导致无菌单浸湿而起不到无菌效果,甚至造成手术器械的污染;同时脑外科手术通常要使用大量的棉片,数量多,规格不一,保存不当极易丢失和清点不清.为此,笔者使用无菌手术膜附着粘贴纸.避免了此类现象,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爱霞;林常红;王永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家属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减少哮喘发作,提高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50例哮喘患者及监护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要求家属督促患者遵循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内容.采用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干预后6个月哮喘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及SGRQ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家属及家庭护理干预后,哮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提高,急性发作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唐良春;李莲;金爱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护理教学查房对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体会.方法 科室每月安排护理教学查房2次,全体护士及实习护生参加,年初定全年的教学查房计划,确定查房时间、带教教师、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实施模拟教学,会设定相应的情景,指定实习护生扮演相应角色,要求带教教师人做好准备,查房过程中,参加人员要对查房内容提出不同的护理见解,后由护士长对整个教学查房过程总结、讲评.结果 通过教学的互动,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对护理诊断的正确认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激发了教师教学热情和实习护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结论 护理教学查房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陶英歌;教传华;尹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患者从急诊科转住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2007年1~10月份急危重症患者转住院存在问题的原因,于2007年11月~2008年2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整改培训,并对比2008年3~12月份转住院患者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危重症患者转住院存在问题例数由2007年度整改培训前的3.87%减少到整改培训后的0.4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转运前后的认真评估、正确的预处理与严密的监测是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住院的关键.
作者:张贺真;傅华珍;赵正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亲属照顾者不良心理反应及行为表现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评估具有不良心理反应及行为表现的住院艾滋病患者的亲属照顾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亲属照顾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亲属照顾者不良心理反应及行为表现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亲属照顾者经护理干预后其不良心理反应及行为表现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减轻艾滋病患者亲属照顾者不良心理反应及行为表现,对患者及其亲属照顾者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杨运娟;陈文娜;陈群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持续教育计划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实施持续教育计划评估.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血液透析病人进行透析评估.是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提高透析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罗莉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人工流产手术的镇痛效果和护理.方法 选取人工流产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复合麻醉组,各9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体重,复合麻醉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醣50 mg进行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体重.观察两组用药量,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疼痛的VAS评分.术后由手术医师评定麻醉效果.结果 复合麻醉组唤醒后恶心和躁动不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独给药组(P<0.05),而麻醉效果达优者也多于单独给药组(P<0.05).复合给药组术后注射部位和下腹部疼痛VAS评分均值也显著低于单独麻醉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确切,术后疼痛更轻,不良反应更少,是一种有效的配伍方法.
作者:范宁;李爱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实施与效果观察.方法 用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2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锻炼方法,临床护理路径组按照临床路径方式制定锻炼程序指导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功能锻炼正确率临床路径100%,常规组61.9%.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达优率临床路径组为85.7%,常规组为61.9%;术后并发症中患肢水肿发生率临床组为9.5%,常规组为28.6%.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显著提高功能锻炼的达优率,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自理能力.
作者:梁谊;郭银笑;覃春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型破伤风患者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重型破伤风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EN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部分静脉营养,于营养支持前一天及营养治疗后第11天检测两组患者的BMI、TSF、MAMC,TP、PA、ALB及Hb等指标,并且全程观察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营养支持10天后两组患者的BMI、TSF、MAMC下降不明显,EN组的TP、PA、ALB及Hb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EN组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3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EN可改善重型破伤风患者蛋白质代谢和患者营养状况,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黄彤;林丽华;吴凤;陈群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突发性耳聋16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 通过心理指导使病人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对突发性耳聋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发病后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心理护理是患者治疗中的一项很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赵兰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仿真情景核心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护理专业106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急救护理学教学,实验组实施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采用综合考核方法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技能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急救护理学中采用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受学生欢迎.
作者:郑文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综合康复干顶对IBS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门诊及20例住院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并对存在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并对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2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发生率为26.7%、抑郁的发生率为25.0%;对存在焦虑、抑郁的患者,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SAS及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高,给予综合康复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有利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秋仪;杨成海;张国彩;车小梅;何石梅;李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训练对中青年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方式,选择中青年卒中患者120例,其中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60例,在常规治疗和教育的同时接受4周的自我效能训练.分别在入院时和训练4周后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表,对训练前后患者的自我效能与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中青年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多处于中低水平,治疗依从性普遍较差.经过4周训练后,实验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依从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意义.结论 通过自我效能训练可提升中青年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治疗依从性,为降低疾病发病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作者:秦爱玲;吕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圆形输液瓶口贴用于已开启液体瓶口的封存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2010年9月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患者已加好药物的静脉滴注液体60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袋.观察组30袋液体加药后由15名护士使用输液瓶口贴封堵,每人封存两袋;对照组30袋液体加药后由上述的15名护士使用复合碘消毒液消毒后,再按压75%的酒精棉球并用透明胶布固定,每人封存两袋.之后过15 min、30 min分别于袋口开启处取样作细菌培养.比较两种袋口封存方法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护理人员时间损耗及材料损耗.结果 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耗材明显降低,护理人员操作所用时间大大减少(P<0.05).结论 圆形输液瓶口贴用于已开启液体袋口消毒效果达标,封存操作简便,节省护理操作时间,明显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材料损耗少,明显降低护理成本.
作者:顾芬;胡敏;李玉梅;黎金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昏迷病人住院期间家属的压力水平及来源,根据压力管理理论,制定压力干预的健康教育路径.以降低家属的压力水平.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及自行设计问卷,测量患者家属压力来源及压力水平,对患者家属进行压力干预,观察患者家属的压力水平变化.结果 患者家属的压力来源主要集中在与患者有关的压力事件中.干预前的压力显著高于正常值,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压力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昏迷病人住院期间对家属的心理造成压力,经过教育干预,可降低家属的压力水平.
作者:戴玉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应用三腔双囊管对肝硬化因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大出血病人压迫止血,对2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应用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的急救、观察和护理回顾性分析.通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医生积极实施抢救,成功率达92.9%.
作者:李霞;孙莉媛;陈翠杰;郑玉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3M Attest 1292生物指示荆与3M 1250化学指示卡对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的效果.方法 将2个生物指示剂、2个化学指示卡和1个留点温度计200℃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将标准试验包置于134℃脉动真空灭菌器内排气口上方分别作0.5 min、1 min、2 min、3 min、4 min的灭菌后观察结果.结果 生物指示剂在各个时间点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00%、90%、20%、0%;化学指示卡分别为:100%、90%、10%、0%、0%.结论 3M Attest 1292生物指示剂为压力蒸汽灭菌结果提供了可靠保证的、快速实用的效果监测方法.化学指示剂对灭菌结果监测不够准确但快速.生物指示剂和化学指示剂相辅相成,两者共同使用可以更加准确地监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作者:陈春莲;李玉平;赖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探讨7例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通过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认真进行肝储备功能的评 估,给予保肝治疗,术前准备及术后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早期活动计划的实施进行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特点,围手术期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可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7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
作者:刘真莉;沈云明;陈志坚;孙光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重HPV感染患者的HPV亚型分布,了解不同亚型HPV的致癌性及其协同作用.方法 选取子宫颈病变与子宫颈癌患者42例.采用HPV基因芯片法,对标本进行HPV检测和分型.结果 42例患者子宫颈脱落细胞中均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高危型HPV,未见单纯低危型别的混合感染.常见的为亚型是HPV-16(59.5%).结论 多重HPV感染以HPV16型为主,因此应重视HPV16型感染患者的治疗和随访,才能更好地预防子宫颈癌.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敖丽君;周艳秋;刘志红;汤惠茹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