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

赵兰华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突发性耳聋16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 通过心理指导使病人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对突发性耳聋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发病后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心理护理是患者治疗中的一项很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教学查房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体会

    目的 总结护理教学查房对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体会.方法 科室每月安排护理教学查房2次,全体护士及实习护生参加,年初定全年的教学查房计划,确定查房时间、带教教师、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实施模拟教学,会设定相应的情景,指定实习护生扮演相应角色,要求带教教师人做好准备,查房过程中,参加人员要对查房内容提出不同的护理见解,后由护士长对整个教学查房过程总结、讲评.结果 通过教学的互动,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对护理诊断的正确认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激发了教师教学热情和实习护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结论 护理教学查房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陶英歌;教传华;尹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临床应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选用德国B Braun公司生产的CAVAFIX·PICC导管进行穿刺置管,分析并发症的发生,采取改进措施并评估其有效性.结果 2005年6月~2007年5月300例PICC患者中并发症的总发生率82.0%,2007年6月~2009年10月采取封管液选择、固定导管方法、穿刺前使用抗生素、加强PICC患者导管护理等改进措施后360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0.8%,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选择恰当的封管液,减少静脉血栓产生和导管堵塞;置管前30min应用抗生素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用保鲜膜保护贴膜,固定好导管和皮肤,预防导管脱落;应用3L输液袋配营养液预防输液反应发生,通过这些相应改进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越如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用德国贝朗生产的CRRT机,对31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进行CRRT治疗.观察患者CRRT治疗2 d后尿素氮(BUN)、肌酐(SCr)、HCO3-、K+、Na+等指标变化,治疗的耐受性,水肿减轻情况等.结果 全部患者均能耐受此治疗,每次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明显下降,全身性水肿亦明显减轻.结论 CRRT可以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化指标,并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聂小兰;李婧;吴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微笑服务在护理服务品质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开展微笑护理活动在提高护理品质中的优越性.方法 随机抽取内一病区2006~2007年9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08~2009年该科9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开展微笑护理活动,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服务品质管理质量、护患沟通效果、护理投诉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服务品质管理质量、护患沟通效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笑护理服务的开展,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患者的健康,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孙惠金;李荣;李连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述野战方舱医院赴高原抗震救灾护士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本文浅述了我野战方舱医院赴高原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中,护士现存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任务的特殊性,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护理工作压力大、强度大、经常超负荷工作;加之护士在野外环境中工作,高原寒地区救护条件差,伤员发生时间集中,救护任务重,经常面对垂死和死亡现象的刺激;护士缺乏灾后救援心理卫生知识等,使护士产生了焦虑、沮丧、失望、抑郁甚至人格异常,直接影响了护士的心理健康.本文就相应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医院建立减压机制、尽可能改进工作制度;加强执行救灾任务护士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教育,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等,这些皆应引起管理者的关注,培养护士健康的性格和信念,以保持心理健康、保持有效的战斗力.

    作者:郑红莉;韩艳萍;何红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妇科肿瘤患者化疗的健康指导

    目的 通过实施健康指导,降低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化疗效果.方法 对接受化疗的49例肿瘤患者,化疗前做好心理评估,制定健康指导内容和健康指导计划,采用可行的健康指导方法,进行系统、全程的健康指导.结果 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对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后实施健康指导,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化疗顺利进行,说明了健康指导的可靠、有效.

    作者:周广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50例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逆向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顺向穿刺置管输液.结果 比较2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渗出发生率(P<0.05).结论 留置针逆向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凡兰桂;曾艳;秦锁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沟通技巧在围手术期访视应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研究沟通技巧在围手术期访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对手术室访视护士进行沟通预防的系统培训、实施和督导.对培训前后护理质量如访视率、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患者整体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访视率明显提高(P<0.01),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明显降低(P<0.05),患者整体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沟通技巧在围手术期访视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杨利辉;李小兰;朱小冬;张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肝动脉假性瘤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肝动脉假性瘤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术前心理及充分药械准备,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抗凝药物的使用及预防感染等护理结合出院指导.结果 21例患者均于45~50 d后康复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未见异常.结论 肝动脉假性瘤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的认真护理配合,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阐明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赵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生活事件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生活事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为临床心理护理和心理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0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研究组)和100例相匹配的正常人群(对照组)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THMS)同时进行测量,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多于对照组(P<0.01),SRHMS低于对照组(P<0.01),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测健康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结论 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易受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降低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康复的重要举措.

    作者:李珍华;李遵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

    通过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我们发现其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类,并可以通过干预措施来改变,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朱丽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急救护理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仿真情景核心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护理专业106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急救护理学教学,实验组实施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采用综合考核方法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技能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急救护理学中采用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受学生欢迎.

    作者:郑文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生儿病房进行肠道病毒筛查的意义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房患儿入院时即进行肠道病毒筛查的意义.方法 在2009年5月~2010年5月对每位新人患儿首先进行隔离,然后进行咽拭子及粪便采样,采样用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A16型.对采样检测阳性的个体及密切接触人群进行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新生儿存在肠道病毒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生后感染几种方式,感染率分别为2.72%、6.28%、15.76%.结论 预防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在院前及院内同样重要.

    作者:杜柯凝;宇亚娟;孙利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助产专业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针对目前助产专业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改革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并论述了改革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如何改革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力求通过改革,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有效的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安全护理理念在神经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保证护生实施安全护理,防范护理风险.方法 加强带教管理;落实护生操作风险等级制度;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树立安全护理意识.结果 整组护生实习期间无差错、事故发生,我科带教老师的综合满意率均达98%以上.结论 选择优秀的带教老师,落实护生操作风险等级制度及树立护生安全护理意识,可促进护生安全护理.

    作者:麻春英;罗娟;景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调查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再入院率高及病死率高的特点[1].据报道,我国心衰发病率为0.9%[2];国外资料显示,65岁以上人群可高达6%~10%[3].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的发展,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日益增多,并且反复发病,反复住院.文献报道[4],提高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是防止频发住院、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进行纵向调查,分析其干预后的效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防和自我护理提供指导和支持.

    作者:张晖;岳秀娟;明月;董艳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比较在不同的灭菌时间点生物指示剂与化学指示卡对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的效果

    目的 比较3M Attest 1292生物指示荆与3M 1250化学指示卡对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的效果.方法 将2个生物指示剂、2个化学指示卡和1个留点温度计200℃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将标准试验包置于134℃脉动真空灭菌器内排气口上方分别作0.5 min、1 min、2 min、3 min、4 min的灭菌后观察结果.结果 生物指示剂在各个时间点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00%、90%、20%、0%;化学指示卡分别为:100%、90%、10%、0%、0%.结论 3M Attest 1292生物指示剂为压力蒸汽灭菌结果提供了可靠保证的、快速实用的效果监测方法.化学指示剂对灭菌结果监测不够准确但快速.生物指示剂和化学指示剂相辅相成,两者共同使用可以更加准确地监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作者:陈春莲;李玉平;赖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住院干预对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住院干预对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COPD患者300例,给予住院干预,选择上年度相同时间段的COPD患者27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第5天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明显缩短,真菌感染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干预对COPD患者减少真菌感染可能有帮助.

    作者:卢庆菊;卢庆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胸部物理治疗在婴幼儿肺炎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胸部物理治疗在要幼儿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包括体位变换、雾化吸入、叩击胸背部、体位引流、吸痰.结果 促进痰液排出.保持气道通畅,使患儿舒适.结论 胸部物理治疗促进要幼儿肺炎患儿的排痰,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谭维玉;陈燕;黄健珍;李亚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高龄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70岁以上高龄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高龄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秀兰;邓淑芬;冼秋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