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陈越如

关键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原因, 分析, 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临床应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选用德国B Braun公司生产的CAVAFIX·PICC导管进行穿刺置管,分析并发症的发生,采取改进措施并评估其有效性.结果 2005年6月~2007年5月300例PICC患者中并发症的总发生率82.0%,2007年6月~2009年10月采取封管液选择、固定导管方法、穿刺前使用抗生素、加强PICC患者导管护理等改进措施后360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0.8%,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选择恰当的封管液,减少静脉血栓产生和导管堵塞;置管前30min应用抗生素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用保鲜膜保护贴膜,固定好导管和皮肤,预防导管脱落;应用3L输液袋配营养液预防输液反应发生,通过这些相应改进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混合型PBL教学法在护理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混合型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存在的诸多优势,使PBL在各国医学、护理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但PBL在我国护理教育中上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本文从课程设置、师生准备以及具体步骤方面介绍了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混合型PBL课程,以期给读者不同角度、真实、全面的认识.

    作者:陈燕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测温方式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睡眠及体重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测温方式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以下简称为VLBW)睡眠及体重的影响,探求适合VLBW的测温方法.方法 将在我科住院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VLBW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予测颈部温度,对照组予测肛温.观察两组VLBW测温时的反应,并分别在住院时、住院第7天、住院第14天、住院第21天,对两组VLBW的体重增长情况及睡眠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VLBW在测温时受干扰情况、平均体重增长及睡眠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颈部测温方对 VLBW刺激小,不干扰睡眠,有利于体重增长,可提倡.

    作者:林火仙;余桂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康复锻炼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影响与应用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康复锻炼指导的方法.方法 对1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心理疏导法,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体位的正确、有效性,重视腰背肌的锻炼,同时做好一系列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功能锻炼,同时对二便进行个体化的训练,并注意培养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训练过程.结果 本组患者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重视胸腰椎骨折患者全方位康复训练,是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陪能;杨骏;沈姜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及护理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经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0例,对照组22例.两组全身治疗相同,包括控制、规范饮食、适当运动、药物降糖、维生素B1营养神经.干预组除此以外,还予以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并进行相关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间疗效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简单、实用、有效,代价不高,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基层医院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小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住院老年精神病人照料者的强化健康教育

    目的 建立适用于老年精神病人照料者接受的健康教育体系,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124例精神病人照料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分别接受强化健康教育和一般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对比.结果 研究组对精神疾病的认识,病人所患疾病的临床特点,临床治疗用药配合,康复期社会功能恢复,家庭康复等管理能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符合精神病人照料者获得专科知识的需要,对精神疾病康复指导效果明显.

    作者:张桂英;李亚华;侯春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微笑服务在护理服务品质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开展微笑护理活动在提高护理品质中的优越性.方法 随机抽取内一病区2006~2007年9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08~2009年该科9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开展微笑护理活动,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服务品质管理质量、护患沟通效果、护理投诉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服务品质管理质量、护患沟通效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笑护理服务的开展,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患者的健康,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孙惠金;李荣;李连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调查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再入院率高及病死率高的特点[1].据报道,我国心衰发病率为0.9%[2];国外资料显示,65岁以上人群可高达6%~10%[3].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的发展,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日益增多,并且反复发病,反复住院.文献报道[4],提高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是防止频发住院、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进行纵向调查,分析其干预后的效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防和自我护理提供指导和支持.

    作者:张晖;岳秀娟;明月;董艳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比较在不同的灭菌时间点生物指示剂与化学指示卡对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的效果

    目的 比较3M Attest 1292生物指示荆与3M 1250化学指示卡对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的效果.方法 将2个生物指示剂、2个化学指示卡和1个留点温度计200℃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将标准试验包置于134℃脉动真空灭菌器内排气口上方分别作0.5 min、1 min、2 min、3 min、4 min的灭菌后观察结果.结果 生物指示剂在各个时间点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00%、90%、20%、0%;化学指示卡分别为:100%、90%、10%、0%、0%.结论 3M Attest 1292生物指示剂为压力蒸汽灭菌结果提供了可靠保证的、快速实用的效果监测方法.化学指示剂对灭菌结果监测不够准确但快速.生物指示剂和化学指示剂相辅相成,两者共同使用可以更加准确地监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作者:陈春莲;李玉平;赖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沟通技巧在围手术期访视应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研究沟通技巧在围手术期访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对手术室访视护士进行沟通预防的系统培训、实施和督导.对培训前后护理质量如访视率、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患者整体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访视率明显提高(P<0.01),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明显降低(P<0.05),患者整体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沟通技巧在围手术期访视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杨利辉;李小兰;朱小冬;张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述野战方舱医院赴高原抗震救灾护士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本文浅述了我野战方舱医院赴高原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中,护士现存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任务的特殊性,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护理工作压力大、强度大、经常超负荷工作;加之护士在野外环境中工作,高原寒地区救护条件差,伤员发生时间集中,救护任务重,经常面对垂死和死亡现象的刺激;护士缺乏灾后救援心理卫生知识等,使护士产生了焦虑、沮丧、失望、抑郁甚至人格异常,直接影响了护士的心理健康.本文就相应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医院建立减压机制、尽可能改进工作制度;加强执行救灾任务护士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教育,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等,这些皆应引起管理者的关注,培养护士健康的性格和信念,以保持心理健康、保持有效的战斗力.

    作者:郑红莉;韩艳萍;何红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厅直单位继续医学教育护理档案管理

    随着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医疗、护理档案也随之建立,并随着管理的日益完善,医疗、护理档案分开,由单一的电子档案,逐步规划为电子、纸质档案同步运行.

    作者:袁月林;任志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巧用书写垫板制作静脉输液巡视挂卡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方法,静脉输液巡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使用输液巡视卡是临床护理静脉输液工作中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1].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通常将计算机打印(或手抄)的静脉输液巡视卡装在静脉输液卡袋内,悬挂于静脉输液架上,以便在输液过程中签写每组药液的执行时间及执行者姓名,并可以及时了解病人输液进行情况.

    作者:李晶;刘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护士的职业情商与职业倦怠

    目的 探讨提高护士职业情商,克服职业倦怠,适应和满足社会对护理职业服务的需求.方法 通过分析护士情商培养现存问题,包括护士在校接受心理学知识教育,生活体验少,护理管理模式中缺乏介入团队职业精神和技能体现的荣誉感;护士执业压力大,容易产生执业倦怠.阐述提高护士情商素养的重要性.结果 护士应该从多方面提高情商来克服职业倦怠现象:客观地认识自己,驾驭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情绪波动的原因,心境平稳,提高自我激励的能力,时刻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情;形成良好的护理文化,注重自我的文化艺术修养;医院和社会给予更多支持.结论 提高护士的情商素养,增长了护士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提高了护士与同事、患者沟通的能力;加快了护士的成长,增强职业的荣誉感,提高了主动沟通和善于沟通的技巧,更好的胜任护理工作.

    作者:刘晓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危重症患者转住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患者从急诊科转住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2007年1~10月份急危重症患者转住院存在问题的原因,于2007年11月~2008年2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整改培训,并对比2008年3~12月份转住院患者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危重症患者转住院存在问题例数由2007年度整改培训前的3.87%减少到整改培训后的0.4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转运前后的认真评估、正确的预处理与严密的监测是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住院的关键.

    作者:张贺真;傅华珍;赵正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减轻脑外伤昏迷病人家属心理压力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脑外伤昏迷病人住院期间家属的压力水平及来源,根据压力管理理论,制定压力干预的健康教育路径.以降低家属的压力水平.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及自行设计问卷,测量患者家属压力来源及压力水平,对患者家属进行压力干预,观察患者家属的压力水平变化.结果 患者家属的压力来源主要集中在与患者有关的压力事件中.干预前的压力显著高于正常值,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压力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昏迷病人住院期间对家属的心理造成压力,经过教育干预,可降低家属的压力水平.

    作者:戴玉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婚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官颈癌术后患者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手术的5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支持性心理干预(包括家属).分别在术后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应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进行随访测评.结果 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个体化支持性心理干预后,消除了患者不良心理,改变了其不良的行为,明显提高了其婚姻质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支持性心理干预可提高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婚姻质量.

    作者:吴翠连;黄秀凤;白满;黄素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肝动脉假性瘤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肝动脉假性瘤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术前心理及充分药械准备,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抗凝药物的使用及预防感染等护理结合出院指导.结果 21例患者均于45~50 d后康复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未见异常.结论 肝动脉假性瘤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的认真护理配合,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阐明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赵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改进三测单在创伤病房疼痛记录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改进三测单记录创伤患者疼痛信息,在简化护士记录及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室的两个病区设立成对照组与研究组,随机收住患者于两组.对照组疼痛记录方法沿用传统护理记录单,用文字形式记录疼痛信息;研究组则用改进三测单,增加疼痛评分一栏,并用曲线形式记录疼痛信息.比较两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住院期间疼痛控制效果,护士记录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疼痛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用改进三测单记录所需时问比传统记录时间缩短1/3.结论 将疼痛强度以曲线的形式记录在三测单上,能使医护人员直观、动态的了解患者疼痛强度及疼痛变化趋势,使患者的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节约护士记录时间,适合在手术科室推广使用.

    作者:王峻;李靖忠;段宝凤;侯丽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住院干预对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住院干预对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COPD患者300例,给予住院干预,选择上年度相同时间段的COPD患者27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第5天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明显缩短,真菌感染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干预对COPD患者减少真菌感染可能有帮助.

    作者:卢庆菊;卢庆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肠内营养对重型破伤风患者营养支持的探讨

    目的 探讨重型破伤风患者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重型破伤风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EN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部分静脉营养,于营养支持前一天及营养治疗后第11天检测两组患者的BMI、TSF、MAMC,TP、PA、ALB及Hb等指标,并且全程观察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营养支持10天后两组患者的BMI、TSF、MAMC下降不明显,EN组的TP、PA、ALB及Hb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EN组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3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EN可改善重型破伤风患者蛋白质代谢和患者营养状况,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黄彤;林丽华;吴凤;陈群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