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霞;汪金亮
目的 利用护理质量反馈本作为护士长与护士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 科室建立护理质量反馈本,护士长在病房质量检查中随时发现护理问题,第一时间提出问题并告知当事人,明确解决方案,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果 护理部质量得分、患者满意度、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和护理投诉明显下降(P<0.01).结论 护理质量反馈本能够有效的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预防和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患者能得到安全舒适的护理.
作者:张文俐;袁春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精神病人跌倒的应用,以减少住院老年精神病人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循证支持,评估证据的有效性,结合临床专业分析及病人需求,依据证据,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病人跌倒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应用循证护理前、后病人发生跌倒率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循证护理前病人跌倒发生率5.17%,应用循证护理后病人跌倒发生率2.23%.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老年病人跌倒的发生率.
作者:卢秀琼;孙瑞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口腔科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知识掌握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以黄石市12家医院口腔科和口腔诊所为监测点,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口腔科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 调查项目共12项,掌握好的项目共4项(33.3%),掌握一般的项目1项(8.3%),掌握差的项目7项(58.3%).结论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林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方法 通过举办护理人员读书报告会、定制教材<护士人文修养>及观看录像等方式培训我院护理人员.结果 绝大部分人对读书报告会的举办持同意的观点,患者满意度由93.1%提升至97.2%.结论 提升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品质,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常宗霞;杨桂华;袁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针对患者住院不同时段(入院时、术前、术后及出院时)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并按流程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保证了临床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充分调动了患者主动性,并能积极采取有利于身体康复的健康行为.
作者:张炎珠;陈培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术中收集肾盂尿培养经皮肾镜超声清石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经皮肾镜结合EMSⅢ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54例复杂性巨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为术前中段尿培养,实验组为术中收集肾盂尿培养.结果 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率为16.7%,术中肾盂尿培养,阳性率40.7%.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中收集肾盂尿培养在皮肾镜超声清石治疗中较术前尿培养阳性率高,可以有效选择抗生素防止术后感染及败血症的发生.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安全穿刺区域,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程度.方法 将1135例需要静脉穿刺的患者由专人进行操作,统一采用7号头皮针按常规行静脉穿刺,第1天在Ⅰ区(手背部静脉)静脉穿刺,第2天在Ⅱ区(腕关节挠侧头静脉)行静脉穿刺,观察两区域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Ⅰ区静脉穿刺患者发生重度疼痛35例(3.08%),6例静脉穿刺时局部和指端麻木、触电感.Ⅱ区静脉穿刺患者发生重度疼痛16(1.41%)例,2例静脉穿刺时局部和指端有麻木、触电感;Ⅰ区穿刺成功率80.97%,Ⅱ区穿刺成功率91.45%.两个区域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背部静脉穿刺疼痛程度较轻,且不适症状较少,穿刺成功率较高.腕关节挠侧头静脉穿刺疼痛程度较重,且如果穿刺过深易直接损伤挠神经浅支,致顽固性疼痛.因此穿刺时选择手背部静脉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赵志清;王玉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膀胱癌部分切除术中无瘤技术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58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无瘤技术的应用实施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近期效果满意,随访3个月~1年,术后发生切口种植1例.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制订无瘤技术的配合方法,能有效地防止恶性肿瘤的医源性扩散,对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玉霞;黄惠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围PICC置管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肿瘤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236例以2010年1月为时间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和肢体肿胀的发生率、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操作前湿热敷、消毒方法的改良和预防性硫酸镁湿热敷等可以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蔡卫梅;陆志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隔板蓝根注射液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诊断明确的带状疱疹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隔板蓝根注射液灸,1次/d,每次施灸30min.疗程均为10 d,并于治疗前和治疗3 d、7 d、10 d后进行水疱数目、水疱簇数、水疱变化、红斑面积及自觉症状疼痛等变化单项评分,采用4级计分法;10 d后进行总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10 d后,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止疱、结痂、止痛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t<0.005);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0.005);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隔板蓝根注射液灸治疗带状疱疹,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并且成本低廉,安全简便,不增加患者痛苦,能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岳全;黄婷;谭艳梅;孙云芳;李娟;李学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尿布皮炎(俗称红臀)是指臀部皮肤潮湿、发红伴有皮疹,表皮溃破、糜烂、渗出.主要原因是潮湿的尿布尤其是腹泻时大便的长期刺激、尿布清洗不净,质地粗硬或尿布不透气等引起的.我院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共治疗6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芙蓉;高海妮;张淳珂 刊期: 2011年第08期
2009年我校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与2005年人才培养方案相比,体现了护理行业的岗位需求,突出了护理职业能力的培养,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本文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选修课设置等方面与2005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性研究.
作者:郑凤莉;郭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书画行为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3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为期8周的书法绘画治疗,应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康复效果评定,并与30例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能参加并完成书法绘画治疗.治疗前各量表评定,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量表的评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正规、系统的书画行为治疗,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康复效果.
作者:姚宁;翟爱玲;李遵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按摩及穴位埋针对预防CT增强扫描时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按检查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在CT增强扫描前4~6 h禁食,观察组在常规禁食的基础上于检查前30 min再行按摩及穴位埋针.比较两组CT增强扫描时恶心、呕吐的情况及CT片的图像质量.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CT片图像伪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按摩及穴位埋针可预防CT增强扫描时恶心、呕吐症状,提高CT片图像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王玉芹;蒿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方法为洗手和手部消毒.通过对手卫生效果评价的研究发现,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低的原因主要与对手卫生的认识不足、知识缺乏及职业等有关,提高洗手依从性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作者:朱丽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百克瑞治疗溃疡期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48例74处我院、院外带入溃疡期压疮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46处压疮),对照组20例(28处压疮),有坏死组织或脓性分泌物的均清创对照组清创后,用雷佛奴尔浸湿纱块外敷,外加2块消毒纱块或棉垫重叠覆盖包扎;观察组清创后,采用百克瑞湿敷,酌情包裹或半暴露,尽量保持溃疡创面不再受压,每日换药1~2次,连续2 w,观察两组治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百克瑞有效率92.8%,雷佛奴尔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06、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百克瑞治疗溃疡期压疮疗效显著,操作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无毒副作用、无刺激、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春燕;苏海丹;刘霜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运用行为转变理论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知识教育,实验组接受根据行为转变理论制订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6个月.结果 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质量、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认知水平及行为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能帮助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取得行为改变的目标.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情景剧表演在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产科临床实习护生50名,在临床带教中采用情景剧表演教学,活动结束后发放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结果 90%以上的护生认为情景剧表演对自己的学习兴趣、沟通能力、临床处理能力等方面提高有较大帮助.结论 情景剧表演适合临床护理带教,可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培养护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嵇秀明;夏珊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综述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状及管理对策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马灵灵;龙梅;蒋援非;马庭建;董文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信息化的行为干预在提高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在住院时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时行问卷调查.并对出院后观察组缺陷认知部分给予信息提示、网络留言、电话指导等院外的连续性行为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脂、血压水平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再入院率有明显差异(P<0.05、P<0.01).结论 信息化行为干预是一项切合实际的干预手段,这种医患互动新管理模式.使病人主动遵从医嘱,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降低高危因素的发生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再入院率,具有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