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
分别使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和LASSO回归进行特征变量筛选,分析美国SEER数据库的预后数据,探讨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分类算法构建预后模型,指导结直肠癌预后评价.结果证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合算法所构建的预后模型准确率高.
作者:辛世超;赵玉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介绍了中文药品剂型的分类,分析了中文药品剂型数据的特点,探讨了中文药品剂型信息规范化表达的方法,以便于对含义相同但有多种表达形式的中文药品剂型信息进行映射和归一化处理,使药品剂型信息的表达符合规范,提高药事相关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和用药安全,促进药品信息化进程.
作者:陈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我国医学情报研究机构网站建设及服务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为改进我国医学情报研究机构的网站建设与服务.网站建设和促进信息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转型提供参考.方法:逐一调查国家、省、市三级医学情报研究机构.结果:我国医学情报研究机构网站建设呈现多元化特点,既有传统的服务内容,又有新兴的服务内容;网站服务形式较单一,以单向信息发布为主;医学情报研究机构的中文资源建设开展充分,但整合度不高,有机构自建或引进了特色数据资源平台或数据库.结论:医学情报研究机构应重视用户需求,提高服务意识;积极拓展服务广度与深度,开展以决策支持服务为主的情报工作,整合共享医学信息资源,提高信息保障水平和信息检索利用效率.
作者:王敏;牟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介绍了医院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内涵与知识服务模式、山西省儿童医院与妇幼保健院图书馆贴近用户需求在网页定制、读者调研、数据推送和科研跟踪、数据库培训、数据挖掘等方面知识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高莉;张倩;潘志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结合广州医科大学图书馆读者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平台,并按照读者需求,由基础服务和拓展功能共同打造更完善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体系,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为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
作者:邓小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针对新生入馆培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使用PHP语言和SQL server数据库,构建了基于B/S构架的入馆考试系统.该系统具有考生信息维护、考题信息维护、自动组卷和自动判卷等功能.新生只有通过考试后,才能注册成为正式读者,从而拥有入馆、选座、借阅、上机和参与图书馆文化活动等权限.新生在通过入馆考试后,能在一定程度了解本馆的规则制度,自觉约束各种违章行为和不文明行为,从而很快地融入图书馆的学习环境.
作者:陈作新;王玉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可穿戴设备研究热点及其发展态势.方法:用文献调研法与文献计量法分析可穿戴设备的研究热点及趋势.结果: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美国、韩国等电子科技强国是可穿戴设备新技术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可穿戴设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配套产业链、生产主体及应用程度等方面与美国、韩国有较大差距.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当前可穿戴设备的研究热点是产品的设计理念、传感器新技术以及能源储存装置技术.文献调研发现,今后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主要分布在系统的独立性、低耗续航高集成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以及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等方面.结论:可穿戴设备目前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其设计、功能和管理等方面的许多问题需待解决,但其发展前景广阔.
作者:乔静;胡红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根据美国和英国的精准医学科学数据,整合该领域的前沿资讯、研究进展、企业动态等资源,制定统一的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和资讯类元数据标准,实现相应数据的解析、存储和自动更新,为从事精准医学研究的临床医生、科技人员以及决策者等提供综合性、集成化和多元化的精准医学知识服务.
作者:康宏宇;李姣;刘燕;侯震;侯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介绍了研究前沿的概念、研究前沿识别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对异质数据源文本挖掘的自动探测方法是研究前沿识别方法的趋势.
作者:冉伟灵;苏成;赵筱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根据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分散性特征,将P2P(Peer to Peer)技术应用于个人数字图书馆系统,提出一种基于P2P技术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共享模型-MIPDLM,以提高个人数字图书馆共享水平.在该模型中,个人数字图书馆可根据兴趣分簇,探讨拓扑重构的过程,其基于多兴趣的搜索机制,可将搜索消息不断向兴趣相似度较高的个人数字图书馆转发,因此能大大缩小搜索范围.仿真结果表明,与随机漫步(Random Walk)机制相比,MIPDLM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个人数字图书馆搜索成功率,减少平均路径长度,提高资源定位效率.
作者:张红伟;任淑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重大灾害医学救援领域研究文献的调研和对比研究,分析重大灾害医学救援发展态势,对重点技术等发展趋势提出技术发展预测,对我国发展灾害医学救援的资源配置和技术培训模式提出构想和建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5-2017年有关灾害医学救援的文献,采用TDA和VOSVIEWER科学知识图谱工具分析相关题录数据.结果:共获取灾害医学救援研究外文题录1333条,分析得出89个高频共现关键词,7个大类.结论:我国在重大灾害医学救援研究中处于优势的是挤压综合症、创伤后应激综合症、骨折、脊髓损伤、康复、检伤分类及野战医院等方面的研究,而在远程医疗、通信、儿科、灾区人员识别及教育方面研究仍有欠缺.我国应加强灾害救援体系建设,深化救援理念、技术及装备的研究,拓展应急医学救援培训模式等.
作者:李芳薇;王磊;张妍;程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在分析多种合著者荣誉权重分配方法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署名位次和合著者总数的调和式计量方法的合理性,提出了将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以及共同通讯作者的荣誉权重计算方法作为对调和式计量方法的补充,加权发文量和加权被引频次,为现有的科研评价方法提供修正思路.
作者:李栎;曹洪欣;王侠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