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饮食行为状况分析

高荷蕊;史平;王丹

关键词:饮食习惯, 体重减轻,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的饮食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抽取石景山区6所中学,各学校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对所抽取班级的全体学生l 252名进行《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的健康饮食行为中,过去7d里,每天至少吃1次新鲜水果、每天至少吃1次蔬菜、至少5d喝牛(豆)奶、至少5d吃早餐的报告率分别为52.62%,79.98%,54.52%,76.69%.非健康饮食行为中,过去30 d里,每天至少1次或以上喝汽水饮料报告率为22.23%;过去7d里,每天至少1次或以上吃甜点、每天至少1次或以上吃油炸食品、至少3d吃西餐、至少3d吃路边摊的报告率分别为26.66%,11.07%,5.70%,8.85%;偏食报告率为40.31%.家庭类型、父亲职业、母亲学历、是否住宿、学习成绩等是某些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学生认为自己体重偏重的占42.83%,采取体育锻炼来减肥的占65.82%,同时还存在多种不健康的减肥行为.结论 应加强对中学生良好饮食行为的培养,并对不健康减肥行为开展有效的营养干预.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成都市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营养状况是反映小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而且对成年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有较大的影响[1].健康的体魄是保障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而营养状况决定着学生的健康水平[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学生的饮食状况也随之改变,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营养不良以及营养过度都会损害健康[3].为了解成都市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进一步为相关部门制定、开展营养防治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0年9--10月对成都市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海英;沈丽琴;韩海军;陈希宁;袁国婷;刘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留守儿童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了城市.在农村不断增多的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据统计,全国留守儿童人数约为5 8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 000万[1].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留守儿童在重要的成长阶段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导致一部分儿童在行为习惯、心理、教育上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在心理学上,积极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研究对人们如何获得幸福和快乐的体验具有指导意义[2].幸福就是积极的情绪加上对生活的满意度,可以作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重要指标[3].本文通过考察新疆喀什地区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指数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和改善相关人群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苗瑞菁;杨俊敏;毕存箭;张念;安尼瓦尔·吾斯曼;王永新;王志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湖南省医学硕士研究生亚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机体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的诊断标准,可划分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3个方面[1].亚健康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处理得当则可向健康转化,如任其发展就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目前有关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心身医学的不断发展,心理社会因素在亚健康状态成因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作者:刘萌;廖淑梅;易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北京市中小学校照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教室照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卫生、教育部门指导学校改善教学环境提供参考.方法 2007年3月1日-4月15日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市4个区县抽取80所中小学校160间教室进行夜间照明检测,评价学校照明现况及不同类型灯管照明效果.选取一间教室进行现场试验,探索应用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操作建议.结果 中小学教室课桌面平均照度为(264.9±118.9)1x,合格率(≥300 lx)为33.7%,照明功率密度P5o为7.3 W/m2,黑板面照度P5o为268.7 lx,合格率(≥500 lx)为16.7%.结论 目前中小学教室照明情况较之以前有整体提高,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作者:段佳丽;滕立新;胡欢欢;王会;崔永强;付慧英;白承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学业压力居住环境与睡眠障碍关系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学龄儿童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与学业压力、居住环境的关系,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在武汉市4个行政区各随机抽取1所小学的一~六年级所有健康儿童,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学龄儿童睡眠障碍报告率为71.9%,睡眠焦虑报告率高为38.0%,其次是夜间磨牙为30.0%.课业负担重、读书感到有压力、学习成绩偏下的学龄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居室夜间周围环境、儿童有无独立的卧房、儿童是否有自己的床、儿童平时或周末看电视时间对学龄儿童睡眠障碍发生均有较大影响.结论 课业负担重、读书感到有压力的学龄儿童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社会各界应对学龄儿童的睡眠障碍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陈忠;张斌;罗欣;覃凌智;林云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学生朋友间性话题沟通及其对性适应的影响

    目的 考察大学生与现实朋友和网友进行性话题沟通状况及其对性适应的影响,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性话题沟通频率问卷和性心理健康量表性适应分量表,对随机抽取的成都市3所综合性大学74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不同性别、生源地的大学生对朋友进行性话题的沟通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性适应状况优于男生;大学生对网友(特别是异性网友)的性话题沟通对其性适应有消极影响,而对异性现实朋友的性话题沟通与性适应各因子均呈现正相关,但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学生与不同类型朋友的性话题沟通状况与性适应状况有显著相关.应帮助大学生建立现实、健康和自然的异性沟通渠道,避免依赖网络进行相关沟通.

    作者:徐华春;李长松;郑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上海市高中生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水平研究

    目的 了解上海市高中生对自杀态度的取向以及其自杀意念的水平,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及Beck抑郁问卷,对上海市1 69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由学生自评后统一回收问卷并进行评分.结果 41.18%的学生轻度抑郁,19.17%的学生中度抑郁,13.75%的学生重度抑郁,不同性别和地区的抑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杀意念影响因素中,青少年生活事件总应激量、母亲的惩罚严厉、父亲的过度保护均为危险因素,0R值分别为1.10,1.08,1.12;而家庭的情感温暖,学习成绩好是保护因素,0R值分别为0.94和1.38.结论 应采用综合性措施从个人、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喻彦;彭宁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地理信息的学校结核病网络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目的 利用和整合地理信息系统监测信息资源,为学校结核病防控提供预警方法,实现对结核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方法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建立杭州市预警模型,实现学校结核病监测预警.结果 2007-2010年系统发出学校单例预警模型预警事件309起,时空预警模型预警事件562起,出现聚集性事件2起.学校预警分类统计大学和高中分别占68.40%和23.00%.筛查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学生和教师12 092名,筛查率为99.79%;调查发现肺结核病人共25例,检出率为0.21%.结论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学校结核病网络监测系统可以直观地预警,并快速反应,分析当地预警空间分布,为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提供信息支持.

    作者:王乐;吴琍敏;王珂;陆敏;王勐;李清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乡市低年级小学生安全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科学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少年儿童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备受关注.而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尊和自信,方能更好地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从而更积极地发掘自身的潜力,使人性及价值得到较充分的实现[1].本研究对新乡市某小学6~10岁儿童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现状进行调查,为研究科学有效而又容易被家长接受的教养方式提供依据.

    作者:梁海燕;刘晓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福建省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情况,为提高中学生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对福建省5所中学1 53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基本情况、营养知识、饮食态度、饮食习惯等方面.结果 多数中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比较肤浅,营养知识总及格率为32.9%,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不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学生达47.6%.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早餐的食用率仅为37.2%.女生比男生对营养知识掌握更多.结论 中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中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纠正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作者:王文祥;蒋东勇;洪晓东;郭润达;张泳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澳门734名幼儿乳牙龋病及龋病活跃性追踪研究

    目的 了解澳门地区幼儿龋病和龋病活跃性的动向表现,分析幼儿龋病的患龋状况.方法 选择澳门市2所幼儿园734名2~4岁幼儿追踪1 a,分析其乳牙患龋率、龋均(dft)、龋蚀严重度指数(caries severity index,CSI)和龋病活跃性(caries activity test,CAT)表现与变化.结果 历经1 a,734名幼儿患龋率增长11.17%,dft增加0.92±1.49,CSI增加2.98 ±20.95.2岁组患龋率增加明显高于3,4岁组.734名幼儿CAT,0度明显减少,1度明显增加,2度略有增加,3度略有减少,CAT与1 a前维持一致者仅占36.51%.原1度者中,35.94%转为2,3度,2度者中有53.79%转为1度,3度者中有42.39%、27.17%分别转为2度和1度.结论 对幼儿期患龋现状和增长状况应予以重视;幼儿CAT存在加剧和逆转的现象,应探索降低CAT的有效措施,加强预防幼儿龋病的力度.

    作者:董宏伟;石四箴;李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烟台市学校麻腮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烟台市各类学校2005-2010年麻疹、腮腺炎、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各级各类学校麻疹、腮腺炎、风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各级各类学校均有麻疹、腮腺炎、风疹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79/10万,3.87/10万和11.76/10万.4-6月为发病高峰,腮腺炎还存在9月小高峰.疫苗漏种和免疫失败是发病的根本原因.风疹以暴发为主,主要发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腮腺炎散发和暴发并存,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小学.麻疹以散发为主,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结论 学校应加强疾病监测,控制传染源,减少暴露,落实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加强卫生知识宣传.

    作者:李波;郝凤;崔伟红;李书胜;姜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学生父亲依恋理论构建及问卷的初步编制

    目的 编制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父亲依恋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大学生父亲依恋的研究提供量化工具.方法 在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咨询等基础上构建问卷,以Cronbach' sα系数检验问卷的信度,以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检验问卷的效度.结果 问卷由26个项目组成,包括依赖、独立、沟通、牵挂、支持、观念6个维度,共解释方差的60.422%.总问卷的Cronbach' s d系数为0.854,6个维度的Cronbach' sα系数分别为0.856,0.763,0.788,0.749,0.715,0.686,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支持6因素模型.结论 编制的大学生父亲依恋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与基础.

    作者:王亚琨;蒋玉梅;徐亮;罗婷婷;张进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宁波市2002-2009年O~14岁儿童伤害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儿童伤害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宁波市2002-2009年死亡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09年宁波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21.10/10万,占儿童死亡的31.59%,其中伤害占婴儿死亡的8.27%.农村儿童伤害死亡率(24.05/10万)高于城市儿童(15.89/10万),男童伤害死亡率(27.90/10万)高于女童(14.18/10万),儿童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意外机械性窒息是婴儿死亡的首位原因,占婴儿伤害死亡的46.20%.淹溺和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1~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前2位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59.30%和19.23%.儿童伤害YPLL标化率为79.91‰.结论 伤害已成为宁波市0~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尤其是淹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对儿童的生命健康危害更大,亟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梅秋红;许国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海口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分析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lC)调查结果显示[1],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10~19岁网民占网民群体的26.0%,20~29岁网民占30.8%.由于青少年本身的心理状态及互联网的特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并积极应对的焦点.Young教授将网络成瘾(IntemetAddiction Disorder,IAD)定义为: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2-3].本研究以海口市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上网情况及人格特征等因素进行分析,为网络成瘾学生的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康延海;盛莉;彭晓兰;蒋湘玲;高慧文;张开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学生气质性乐观与抑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医学本科生气质性乐观与抑郁体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为改善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某医学院校在校本科生300名,采用生活取向测量问卷(LOT)、抑郁体验问卷(DEQ)、生活满意度问卷(SWLS)进行调查.结果 男女医学生乐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乐观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乐观维度和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40,P<0.01),悲观维度与无助性抑郁和内射性抑郁维度显著正相关(r=0.39,0.49,P<0.01);悲观因子显著正向预测抑郁(β=0.491,P<0.01),乐观因子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β=0.357,P<0.01).结论 医学生的气质性乐观和抑郁、生活满意度有着密切关系,气质性乐观可能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牛玉柏;张琼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清新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调查

    饮用水质量与人类健康状况密切相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污物和工农业生产废物的不断排放,使天然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饮水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1].为了解清新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改善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清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1年上半年对辖区26所中小学校(包括2所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活饮用水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彩琼;黄德厚;杨焯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怀远县八年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在八年级学生中发放载有艾滋病防治信息的作文簿,并以艾滋病为主题开展写作文活动的效果,为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怀远县790名八年级学生,发放印有艾滋病防治知识图文的作文簿,并要求以艾滋病为主题写作文.干预前后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活动效果.结果 学生艾滋病8条基本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3.9%提高到干预后的82.5%(P<0.01),2个与性有关的知识点的知晓率仍然低于80%.美沙酮的知晓率干预后仍然不到50%.结论 通过作文簿宣传信息及写作文活动,八年级学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大幅度提高.但仍需要增加针对性的讲解活动或对作文内容提出具体要求.

    作者:李玉珍;褚永光;王福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及干预进展研究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childhood simple obesity,CSO)是全球性卫生问题,不但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肥胖将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1].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人数激增,尤令人担忧,它不仅造成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活动能力、社交能力下降等行为问题[2],而且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成人期疾病早发,从而影响生活和生命质量.

    作者:张梅;曲美霞;白玥;祝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开封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状况分析

    学校是食物中毒高发场所,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直接影响.本文通过对开封市145所学校食堂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状况,为发现学校存在的主要卫生隐患及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订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策略,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马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