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曲美霞;白玥;祝茜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childhood simple obesity,CSO)是全球性卫生问题,不但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肥胖将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1].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人数激增,尤令人担忧,它不仅造成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活动能力、社交能力下降等行为问题[2],而且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成人期疾病早发,从而影响生活和生命质量.
作者:张梅;曲美霞;白玥;祝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SWOT分析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法同样适用于卫生领域[1],本文运用该方法分析评估高校医疗机构实行全科医学模式的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并根据分析结果研究发展战略,探索既符合高校医疗机构自身运行实际,又能与地方社区卫生机构接轨的全科医学模式.
作者:黄晓音;叶裕;陈先建;周健民;厉芳红;吴淑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编制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父亲依恋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大学生父亲依恋的研究提供量化工具.方法 在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咨询等基础上构建问卷,以Cronbach' sα系数检验问卷的信度,以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检验问卷的效度.结果 问卷由26个项目组成,包括依赖、独立、沟通、牵挂、支持、观念6个维度,共解释方差的60.422%.总问卷的Cronbach' s d系数为0.854,6个维度的Cronbach' sα系数分别为0.856,0.763,0.788,0.749,0.715,0.686,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支持6因素模型.结论 编制的大学生父亲依恋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与基础.
作者:王亚琨;蒋玉梅;徐亮;罗婷婷;张进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内隐自杀态度,为提高该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西南地区2所高校的34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并采用外显自杀态度量表对其测试作为对照.结果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杀持消极的内隐态度,相容任务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P值均<0.01);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杀的外显态度以矛盾或中立态度为主,对自杀行为、自杀者和自杀者家属持矛盾或中立态度的分别占65.5%,75.9%和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杀持消极的内隐态度;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对自杀的双重态度.
作者:卢芳芳;张进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在学校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传染病暴发疫情是为主要的类型[1].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暴发,笔者对湖州市2006-2010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06-2010年发生于湖州市中小学校、幼托机构的传染病疫情资料.
作者:朱新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大学生是青少年的主要人群,使其对艾滋病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态度,并通过其影响力的传播扩散,将对社会起到比较好的作用.所以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酒泉市某高职学院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从知识、歧视的变化对艾滋病知识信息的传递扩散及知识遗忘4个方面对活动效果进行了评价,以探讨适合于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及效果评价方法.
作者:何鹏图;马晓春;邓丽英;杨建红;薛树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浙西南山区畲族青少年学生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的生长发育变化情况,为建立浙西南山区畲族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2008年浙西南山区丽水市中小学生体质测试数据,选取7~19岁畲族、汉族学生2 614名.采用适合中国人的Stevenson公式,利用身高、体重指标计算畲族、汉族青少年学生的体表面积,对其变化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浙西南山区畲族男女学生的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等3项指标的年平均值明显低于当地居住的汉族学生;畲族、汉族男女学生7~19岁年龄段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的年平均值变化不一致,但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男女学生之间真正的差异是在15岁以后.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不宜采用同一个体表面积的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标准对畲族和汉族学生进行相关评价.
作者:吴暅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血脂异常是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发病率不断上升[2].为了解高校中老年教职工的血脂状况,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笔者对2009年某高校40岁以上中老年教职工的血脂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官永玉;周翠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情况,为提高中学生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对福建省5所中学1 53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基本情况、营养知识、饮食态度、饮食习惯等方面.结果 多数中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比较肤浅,营养知识总及格率为32.9%,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不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学生达47.6%.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早餐的食用率仅为37.2%.女生比男生对营养知识掌握更多.结论 中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中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纠正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作者:王文祥;蒋东勇;洪晓东;郭润达;张泳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lC)调查结果显示[1],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10~19岁网民占网民群体的26.0%,20~29岁网民占30.8%.由于青少年本身的心理状态及互联网的特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并积极应对的焦点.Young教授将网络成瘾(IntemetAddiction Disorder,IAD)定义为: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2-3].本研究以海口市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上网情况及人格特征等因素进行分析,为网络成瘾学生的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康延海;盛莉;彭晓兰;蒋湘玲;高慧文;张开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国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为推动大学生睡眠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和Pubmed数据库.收集1991至2010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以“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性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为选择标准,对符合纳入条件的12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指数各成份和睡眠指数总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睡眠质量d=0.01,95% Cl=-0.14~0.14;入睡时间d=-0.09,95% CI=-0.25~0.07;睡眠时间d=-0.21,95% Cl=-0.61~0.19;睡眠效率d=-0.33,95% CI=-0.17~0.11;睡眠障碍d=-0.11,95% CI=-0.28~0.05;安眠药物d=0.11,95%Cl=-0.02~0.23;日间功能d=-0.15,95% CI=0.41~0.11;睡眠质量总分d=-0.09,95% CI=-0.29~0.10.结论 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各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李燕芬;叶小华;徐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机体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的诊断标准,可划分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3个方面[1].亚健康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处理得当则可向健康转化,如任其发展就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目前有关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心身医学的不断发展,心理社会因素在亚健康状态成因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作者:刘萌;廖淑梅;易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中学生耳鸣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银川市2 00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耳科检查,数据用SPSS 15.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中学生耳鸣的总体患病率为4.3%;女生耳鸣患病率(5.4%)高于男生(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身听使用时间、失眠及耳疾等是耳鸣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676,2.882,3.508.结论 耳鸣可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张顺霞;李宗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国高校校医院急诊科室设置与急救设备配置情况,为提出指导性建议和意见提供参考.方法 对全国131名参训高校急诊医疗工作负责人进行急诊科室设置与急救设备配置等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除部分二级医院相对比较规范以外,多数高校医疗机构在急诊科室设置、急救人员配置、急救设备配备、急诊急救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欠缺,无法满足广大高校师生对医疗保健尤其是一些紧急医疗救助的需求.心肺复苏救治时的重要医疗设备与人工呼吸机等关键急救设备在高校医疗机构中配置率较低.结论 高校校医院在急诊科室设置和急救设备配置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对高校医疗机构急诊科室设置、队伍建设、急诊工作制度、急救技术规范、培训与考核、急救设备配置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和指导性建议.
作者:陈玲玲;李英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在高校医院门诊工作实践中,大学生颈椎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有调查表明,颈椎病的高发年龄从20 a前的平均年龄55岁、10 a前的平均年龄49岁下降到了目前的45岁,并有相当数量在30~40岁;30岁以下患者所占的比例比30~39岁患者高出2.5%[1].为对颈椎病的发病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降低青年人颈椎病发病概率,2010年9月-2010年12月,笔者对某高校医院就诊的368名大学生颈椎病患者和同期就诊的368名非颈椎病患者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饮用水质量与人类健康状况密切相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污物和工农业生产废物的不断排放,使天然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饮水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1].为了解清新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改善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清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1年上半年对辖区26所中小学校(包括2所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活饮用水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彩琼;黄德厚;杨焯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学生体力活动的情况,探讨中学生超重肥胖相关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9所中学59个班级1 930名在校生使用“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过去7d中,有74.8%和59.1%中学生分别参加体育锻炼和中等强度运动;平均每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超过2h的报告率分别为24.9%,11.9%和31.9%.参加体育锻炼、中等强度运动、玩电子游戏行为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职高学生、自感学习成绩差的中学生运动行为报告率较低,静态行为报告率较高.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家庭类型为核心或大家庭中学生运动行为报告率越高,静态行为报告率越低.男生患超重肥胖的危险是女生的3.207倍;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4h的中学生患超重肥胖的危险是平均每天看电视不足1h中学生的1.755倍.结论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增强中学生健康理念,引导科学运动,控制看电视、上网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可以减少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作者:高仙;张华明;卢立新;张世伟;王培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烟台市各类学校2005-2010年麻疹、腮腺炎、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各级各类学校麻疹、腮腺炎、风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各级各类学校均有麻疹、腮腺炎、风疹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79/10万,3.87/10万和11.76/10万.4-6月为发病高峰,腮腺炎还存在9月小高峰.疫苗漏种和免疫失败是发病的根本原因.风疹以暴发为主,主要发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腮腺炎散发和暴发并存,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小学.麻疹以散发为主,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结论 学校应加强疾病监测,控制传染源,减少暴露,落实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加强卫生知识宣传.
作者:李波;郝凤;崔伟红;李书胜;姜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疟疾是影响人们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是目前世界上常见和危害严重的热带病之一[1].疟疾发病与人们的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密切相关[2].为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的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笔者于2010年对重庆市5个区县的中小学校开展了疟疾防治知识现状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成果;罗兴建;罗飞;李珊珊;肖邦忠;蒋诗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瑜伽练习对大学生月经期情绪因子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出孝感学院有痛经史的4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为期一个学年的瑜伽教学.瑜伽练习每周4次,每次1h,开课前后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自我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的改善状况进行访谈.结果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指数较练习前有显著改善,对月经期不良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明显提高.练习瑜伽后,痛经症状明显减轻,不良情绪缓解;有90%的学生感到心情舒畅,78%的学生自信心增强,抗压能力提高.结论 瑜伽对女生经期情绪变化有显著的影响与干预作用,使痛经不良症状得到明显缓解(P<0.01).
作者:陈叶坪;钱金梅;柳桂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