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义蓉;曹型厚;唐平
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D)系睡眠一觉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功能障碍,是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的异常表现,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认知功能,并引起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等,甚至会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可能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神经递质紊乱以及血中金属离子浓度改变等有关[1-2].本研究对儿童睡眠障碍进行调查,并测定血铅水平,旨在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以期对儿童睡眠障碍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晓华;崔荣太;彭大力;刘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常见的儿童肥胖筛查指标评价效果,为更准确的选择儿童肥胖筛查指标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规定的方法进行身体指标测量,用ROC曲线法比较常见的儿童肥胖筛查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采用常见指标筛查儿童超重/肥胖和单独筛查肥胖时,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8,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其中腰高比的ROC曲线下面积大.在筛查超重肥胖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达到0.975,0.958.结论 腰高比、皮褶厚度和维尔维克指数对儿童肥胖的筛查效果更好,应加强对这些指标的研究和关注.
作者:吕若然;潘勇平;段佳丽;孙颖;藤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为开展高校心理健康辅导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简单随机抽取的北京市10所高校847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中等水平,6个维度中的超越维度得分高,节制维度得分低.一本和二本录取批次院校的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三本录取批次院校;不同录取批次院校学生在情感维度、节制维度和超越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新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不存在性别、专业、独生子女与否和城乡差异,但在某些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学新生整体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良好;积极心理品质与学生进入不同录取批次院校有关.应立足优势资源,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李林英;赵敬;刘玉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行为问题儿童的注意力与短时记忆能力的特点,进行认知综合训练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有效康复训练方案.方法 收集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发育行为研究中心咨询和参训的6~14岁行为问题的儿童30例(包括26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和4例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进行3.3.3系列智能学具和由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智力流认知能力训练.选择年龄、性别、智商相匹配的正常儿童30名做为对照组.通过比较观察组自身前后结果以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结果比较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训练前行为问题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眼球运动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经过认知综合训练后,观察组息儿的认知能力有明显提高,且效果显著.训练后的患儿注意力、记忆力及眼球追踪水平接近正常对照组儿童,且在比较分析中显示无统计学差异,干预效果明显.结论 以3.3.3系列智能学具和智力流训练为主的综合认知训练对于改善行为问题儿童的注意力、短时记忆力及眼球追踪能力有显著的效果,可用于大范围开展此类患儿的康复治疗和训练.
作者:赵娜;宋佳;王媛;石统昆;高鹏;武丽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青岛农业大学2009 ~2010级大学新生门诊就诊疾病的分布特征,为高校有效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青岛农业大学2009 ~2010级全体10 858名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对门诊就诊疾病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青岛农业大学新生门诊就诊疾病前8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19.59%)、消化系统疾病(18.39%)、外伤(16.45%)、痛经(14.86%)、皮肤病(10.25%)、口腔疾病(9.01%)、急性化脓性感染(5.97%)、其他(5.48%).2009级大学新生以9月(378人次)、12月(296人次)、6月(227人次)及11月(220人次)的门诊就诊疾病人数高.第1学期的门诊就诊率高于第2学期的门诊就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级大学新生以9月(377人次)、3月(252人次)、6月(236人次)及12月(225人次)的门诊就诊疾病人数高,第1学期的门诊就诊率高于第2学期的门诊就诊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就诊率高于男生,城镇学生就诊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年级大学新生门诊疾病就诊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校应加强大学新生的预防保健及卫生知识的宣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减少大学新生疾病就诊率.
作者:于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流动小学生健康相关行为与卫生习惯现状,为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拟调查问卷,对上海市闵行区所有流动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小学生25 602名,65.4%的学生作业时间超标,98.6%的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96.0%的学生在过去1周内至少1d不吃早餐,学习压力过大和人际交往压力大的学生分别占63.7%和34.7%,课外活动以户外为主的学生占20.0%,同时存在众多的不良卫生习惯.结论 流动小学生存在众多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实现流动儿童的健康行为不断改善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张鑫毅;屠月珍;严玉洁;方红;苏华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尿碘是监测和评价人体碘代谢水平的重要指标.检测不同人群的尿碘水平,评价机体碘代谢水平,对于制定防治措施和开展群体补碘有着重要意义.按照20世纪80年代WHO与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制定的“碘缺乏病防治标准与方法”规定,尿碘测定已经采用硫酸铈法以及用μg/L表示结果[1],过去采用其他方法测定的尿碘值以及用肌酐表示的尿碘结果原则上已经被淘汰[2].为重新评价和建立儿童的尿碘水平和参考值,笔者开展了本次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于立;李涛;薛冰;刘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初中生亲子、同伴、师生关系与社会自我的关系,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社会自我问卷、亲子亲合问卷、亲子冲突问卷、同伴友谊质量量表、师生关系量表,对随机整群抽取的重庆市4所乡镇中学1 43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初中生的人际敏感性显著高于非留守初中生,角色调节、父子亲合、冲突背叛、冲突性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初中生(P值均<0.05);社会自我与父子亲合、帮助陪伴、亲密交流、肯定价值、信任尊重、亲密性、反应性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帮助陪伴、亲密性和亲密交流对社会自我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同伴关系的帮助陪伴、亲密交流的预测力分别为8.5%,0.4%.师生关系的亲密性的预测力为4.5%.结论 农村留守初中生亲子、同伴、师生关系与社会自我均存在相关性.应发挥教师、同伴的积极作用,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姚恩菊;陈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区中小学教室空气可吸入颗粒物状况,为改善中小学教学环境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抽取深圳市某区19所中小学114个教室,采用DUSTMATE环境粉尘仪对PM 10,PM 2.5,PM 1.0进行检测.结果 PM 10大值为0.418mg/m3,超出国家标准1.79倍;PM2.5大值为0 142 mg/m3,超出美国EPA新标准3.06倍;PM1.0大值为0.056 mg/m3.工业区中小学教室PM 10,PM 2.5,PM 1.0含量高于商业区和居民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小学教室PM 10、PM2.5合格率均高于中学教室;教室PM 10,PM 2.5含量随着楼层增加而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深圳市某区中小学教室颗粒物PM10,PM 2.5,PM 1.0污染情况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
作者:朱中平;杜海荣;管新艳;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青海省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依据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对随机抽取的青海省贫困县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情况进行调查和分型、分度,并自编问卷调查其影响因素.结果 青海省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为30.9%,其中低体重率为23.3%,生长迟缓率为12.8%,消瘦率为14.1%.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有民族(OR=3.910)、父亲职业(OR=0.213)、父亲文化程度(OR=0.327)、母亲文化程度(OR=0.296)、有果菜园(OR=0.567)、饲养家禽(OR =0.591)、人均年收入(OR=0.364)、母乳喂养(OR=0.359)、非正规医疗机构分娩(OR=2.625)、乡村自建饮用水源(OR=4.366)、喝生水习惯(OR=1.74)、家离近医疗点的距离(OR=1.825).结论 青海省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不容乐观;营养不良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进行综合防治.
作者:郭晚花;周浩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研究对兰州市城区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格和营养状况调查,并与全国城市儿童平均水平相比较,以了解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为进一步促进该人群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作者:顾东英;黄彩霞;余小龙;张格祥;张兰;何国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初步编制中学生生活技能评定量表,为中学生生活技能教育提供可靠评估工具.方法 通过条目池的建立、条目筛选以及量表性质初步分析3个步骤,运用文献回顾、结构性访谈等定性方法和区分度分析、因子分析等定量方法,初步形成中学生生活技能测定量表,实现对量表性质的初步分析.结果 初步编制的中学生生活技能评定量表共包含47个条目.量表具有较好的可接受性和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全量表克隆巴赫系数为0.91,结构效度明显.所提取的8个有效公因子涵盖量表所有题目,与生活技能的理论构想基本一致.量表得分与优势与劣势问卷自我报告版本的劣势得分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 本研究所编制的中学生生活技能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水平和可操作性,但作为中学生生活技能测量工具开发方面的首次尝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作者:赵旭;马迎华;吕晓静;庄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职校生吸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控烟于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上海市5所职业学校,采用自编问卷对全体一至二年级3450名学生进行吸烟现况调查.结果 共检出尝试吸烟学生1 381名(40.0%),男、女生尝试吸烟率分别为50.0%和31.0%;现在吸烟率为14.61%.尝试吸烟主要的原因为好奇(45.2%),而持续吸烟的主要原因为心情不好或排遭负性情绪(53.8%).49.7%尝试吸烟者香烟由同伴或朋友提供.吸烟场所以公园和马路上居多.吸烟组与不吸烟组对于有关态度持有率和吸烟意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吸烟行为与多种因素普遍相关.结论 上海市职校生吸烟状况较严重,在广泛宣传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的同时,应针对不同对象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提高生活技能和加强同伴压力应对等技巧.
作者:吕莹波;陈涛;徐姗姗;陈瑶;黄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寻求意义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动机之一,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能给人带来持久的幸福感[1].Steger等[2-4]编制的生命意义感量表包含生命意义体验和生命意义寻求相对独立的2个因子.外倾性能较好地预测个体的生命意义体验[2-3],且生命意义体验也能有效地预测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或幸福感[3-7].
作者:付志高;刘亚;潘朝霞;李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某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探讨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形成原因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天津市某理工科大学一~四年级的学生268名,采用《青少年健康与发展问卷》的中文版进行调查.结果 男女生吸烟、饮酒行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每周运动时间、试图自杀、饮食行为和步行危险行为上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响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了个人、环境和行为等方面.成功期望(OR=0.84)是完整吸完一支烟的保护因素,压力情绪(OR=1.18)是其危险因素;同伴控制(OR=0.50)是每周吸烟次数大于1次的保护因素,偏差行为(OR=1.36)是其危险因素;学校控制(OR=0.83)是每次饮酒量大干5杯的保护因素,同伴支持(OR=1.39)是其危险因素;同伴支持(OR=0.84)是每周饮酒次数大于1次的保护因素,学校危险行为榜样(OR=1.21)是其危险因素;自尊(OR=0.77)是每周运动时间<3 h的保护因素,压力(OR=1.19)是其危险因素;学习行为(OR=0.88)等是经常吃早饭的保护因素,抑郁情绪等(OR=1.17)是其危险因素;学习行为等(OR=0.83)是尝试自杀的保护因素,偏差行为(OR=1.27)是其危险因素;同伴健康行为榜样(OR=0.65)是步行危险行为的保护因素,抑郁情绪(OR=1.16)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应用问题行为理论可以部分解释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问题.
作者:赵海;马迎华;吕晓静;庄丽丽;吕晓辉;田野;宋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门诊部于2009年8月23日确诊一名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学生,该生系某职业技术学院在天津某培训中心实习学生,住集体宿舍.为查明结核病疫情状况,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对该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傅衍勇;张国钦;魏文亮;张玉华;商健;钟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现状和获取知识的途径,评价学生接受不同形式教育的效果,为学校结核病防治上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逐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24所中小学校学生9 238名,随机分入4组进行干预.采用“广州市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2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中小学生获取结核病相关知识渠道首先是广播、电视及录像,其次是学校卫生课和墙体广告、宣传栏、标语.教育前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76.0%,教育后总知晓率为87.1%.在接受不同形式的教育后,小学一~六年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顺序依次是课常教学、主题班会、观看动画宣传片、发放提纲自学;初中生得分依次是观看动画宣传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发放提纲自学;高中生得分依次是发放提纲自学、观看动画宣传片、主题班会、课堂教学.不同教育方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广州市中小学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短期效果良好;初中及以下学生采用课堂教学和主题班会的形式效果较好,而高中学生自学的效果更好.
作者:何志青;胡贵方;薛植强;陈兆荣;麦锦城;吴桂锋;雷宇;熊莉华;李春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其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为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家长问卷)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随机抽取的武汉市4所小学1 503名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9.6%.自我意识各维度与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回归分析显示,合群、焦虑、行为和幸福满足的高自我意识是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保护因素.结论 高自我意识可以抑制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提高自我意识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儿童行为问题.
作者:王礼桂;胡慧;梁修云;易艳红;孟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为了解医学院校新生对寄生虫病危害及防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探讨健康教育对寄生虫病防治的影响,笔者对本院2011级新生进行了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旨在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寄生虫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朱敬;朱名胜;卫荣华;杨树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元分析是分析的分析,是一种数量化文献综述方法[1-2],其统计指标为效果量(effect size,ES).效果量不随样本大小变动,在实验研究中可显示自变量真实效果的大小,在单样本调查中可以衡量样本均值与真值的差异,前提是能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标准差[3],优点在于能综合以往研究结果得出更一般的结论.
作者:李惠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