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
大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阶段,同时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阶段.目前,学生营养存在着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两种倾向[1].这种营养不平衡对学生的健康、学习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营养过剩导致肥胖,乃至血脂、血压及血糖升高;营养不足导致营养不良,能量和蛋白质缺乏容易出现低血糖,使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学习甚至生长发育.为了解辽宁省铁岭市某高职学院住宿女大学生的营养状况,笔者于2011年5-6月整群抽取该校2009级护理10个班共430名住宿女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并评价,为改善其营养不平衡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供合理化建议.
作者:刘爱江;赵侠;华桂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饮酒情景量表(Drinking Context Scale,DCS-9)中文译本的信、效度,为评估中国高校学生饮酒问题及潜在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提供工具.方法 招募温州地区高校学生500名为研究对象,进行DCS-9评定,由2名精神科主治医师根据ICD-10酒精滥用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性面谈.计算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量表内部一致性,计算2次测量相关系数考评重测信度,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考评结构效度,通过DCS-9与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的相关分析来评价效标效度.以ICD-10酒精滥用诊断为参考,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判断DCS-9的区分效度,并划定量表的界值分.结果 DCS-9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5,3个分量表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7,0.65,0.73.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0.95.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GFI=0.959,NFI=0.890,CFI=0.903,TLI=0.902,x2/df=2.950,P=0.037,REMEA =0.041,结构效度符合测量学标准.各条目对其因子的负荷系数在0.59~0.85之间,校标效度相关系数为0.65( P<0.05).DCS-9界值分为≥14分时区分酒精滥用灵敏度为78.8%,特异度为81.0%.结论 DCS-9中文译本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推荐使用该量表筛查中国高校学生饮酒情景以及酒精滥用问题.
作者:胡立荣;姜德国;黄汉津;林崇光;叶敏捷;朱盛;陈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常在托幼机构、学校等人口密集处暴发,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该疾病传染性强,对人类危害十分严重,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等,严重者可导致伤残或死亡.为了解浙江省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特征,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现将浙江省2006-2011年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报道如下.
作者:鲁琴宝;王臻;徐旭卿;曾蓓蓓;吴昊澄;阿凡;刘碧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研究发现,生活事件与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关系,且生活事件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中介因素(如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情绪认知)的作用[1-5].当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时的社会支持能够促进弱势对象进行换位思考,激发较多的亲社会行为[6-7];认知应激说强调,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受个人认知评价、应对风格、社会支持等多种中介因素影响[8].可以预见,亲社会行为和生活事件之间,社会支持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本研究拟建构相应的模型来解释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班永飞;宋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干预前后初中生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理念、行为、技能的改变,为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某区3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在校学生(干预前486名,干预后504名)作为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初中生健康知识与理念正确率由36.68%提高到80.32%,行为形成率由38.79%提高到76.7%,基本健康技能的掌握率由17.61%提高到55.51%;除正确的读写姿势外,其余各题目干预前与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学校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基本健康技能的掌握.
作者:冯霞;叶萍;张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在校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是当前医疗制度改革和高校医疗保健的实施模式,自2008年开始很多大学都已实行[1]..宜昌在校大学生医保政策已经实施了3 a,大学生按照每人每年120元标准缴纳医疗保险费,其中政府补助90元,个人缴纳30元;门诊报销比例:在一个结算年度内,累计金额在50元以上至400元以下的费用报销40%,50元以内以及超过400元以上的费用由个人支付,住院报销比例高可达到75%;医疗保险基金累计支付的高限额为8万元.
作者:刘华辉;邓青;谭亚飞;张平雨;陈曦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自我对自体及各个方面包括物质、社会、精神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知[1].研究发现,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呈负相关,行为问题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在总体和各个因子均低于正常儿童[2].以往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调查显示,小学进城务工子女的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学校学生[3-6].本文拟调查进城务工子女的自我意识水平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尤美娜;赵宝龙;吉伟;程文红;赵志民;刘文敬;钱昀;孙扬;赵勇;李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眼散光的主要类型及分布规律,为儿童散光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选取南宁市3~6岁学龄前儿童2304名(4608眼),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视力,Suresight自动验光仪测定散光状况.结果 受检的4608眼中,散光眼≥0.75 DC和≥1.25 DC的检出率分别为40.4%和12.3%,散光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x2=18.659,P<0.01).散光度分布以低度散光(0.75 ~1.00D)、远视散光和顺规散光为主.不同年龄的散光度、散光类型和散光轴向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南宁市3~6岁学龄前儿童中散光患病率与国内其他地区一致,矫正高度散光、逆规和斜轴散光是学龄前儿童眼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肖信;刘伟民;罗武强;赵武校;林泉;孔旻;林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初步编制的“中学生生活技能评价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为国内生活技能教育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 在北京、内蒙古、新疆、陕西、上海5个省(市),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所初中学校与20所高中学校共4 990名学生进行“中学生生活技能评价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 全量表Cronbach’ sα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46,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626 ~0.844;分半信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14(P<0.01);各因子与总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19 ~0.865(P值均<0.0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验证性的提取8个公因子,累计可以解释总体变异的54.47%;量表的区分效度较好(P<0.01).结论 初步编制的“中学生生活技能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个别题目经修订和再次验证后,可以作为国内生活技能教育的测评工具.
作者:庄丽丽;马迎华;赵海;田野;宋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广州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2011年1-8月广州市发生过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20所托幼机构为病例组,按1∶2频数匹配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60所托幼机构,其中公立的占5.00% (3/60),私立占95.00%(57/60).病例组各校非广州户籍占33.50%(2684/8011),对照组各校非广州户籍占34.32%(3052/8892),两组的生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人均午休室面积≥2.7 m2、儿童洗手规范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托幼机构应增加室内人均面积、教育儿童规范的洗手方法,预防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
作者:朱连开;陈纯;陈宗遒;陆剑云;罗雷;肖新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了解金华市高考学生近视激光手术状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近视激光手术,笔者对金华市直2012年高考学生的近视激光手术状况进行全面调查,调查项目包括视力、色觉、激光手术时间、原屈光度、原视力、欲报考学院及专业等.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许建平;许晨;陈如意;倪卫子;王何;潘晓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健康素养( health literacy)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素养代表人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取、理解和利用健康信息,并能够通过这些途径促进和维护健康[1].因此,提高健康素养是获取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2-3].2009年全国首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4].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研究编制了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5].
作者:季文琦;葛龙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小学教师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知识、态度和教育活动,为做好小学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样本,对阜新市174名小学教师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174名小学教师中,83.8%赞成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59.2%知道女性也有可能对儿童进行性侵犯;29.9%知道受到性侵犯的儿童通常不会在身体上留下明显的痕迹.在被调查的150名小学班主任中,只有22.7%给学生讲过人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能随便被人看和触摸.结论 小学教师缺少基本的预防性侵犯知识,要重视对小学教师有关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工作的培训.
作者:孔艳秋;陈晶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学校饮用水安全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由于城镇自来水未能引入偏远农村,农村学校只能就地取用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引起的介水传染病屡有发生,存在事故隐患.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工作和农村改水工程的推进[1-3],杭州市使用自备水的学校数量不断减小,且主要集中在农村.为了解杭州市农村学校自备水卫生状况,加强学校自备水卫生监督管理,防止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杭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11年6-11月对全市使用自备水的农村学校进行了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沈洁;高士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自杀行为是危害健康的社会公共问题,也是大学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自杀意念是自杀潜在的危险因素[1-2].因此,对自杀意念的干预是预防自杀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学生自杀率显著高于同龄的非大学生人口,而家庭环境因素[3]、抑郁情绪[4 ]等均与自杀意念相关.该研究拟在了解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流行现况的基础上,探讨曾经的自杀、自伤行为以及家庭环境、应对方式等多个因素共同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大学生群体自杀意念的心理社会因素和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褚成静;董树平;杨敏;黄紫程;林雪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龋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把龋病列为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龋病注重于预防,防治龋病廉价、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口腔健康教育,使学生获取口腔保健知识,增强口腔健康意识,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行为的重要形成期[1].为探索在学生中更好防治龋齿的有效途径,笔者于2012年5月对浙江省临海市河头镇中心小学四~六年级528名学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王桂芳;陈超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膳食与营养状况,为开展学生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成都市农村寄宿制学校2所,对学校食堂采用连续3d称重记账法进行膳食调查,同时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成都市农村寄宿制学校食物品种单一,膳食结构不合理,鱼虾类、蛋及蛋制品、大豆、奶类及水果摄入严重不足;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充足,但微量营养素除维生素C外均不足.学生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检出率为49.4%,贫血患病率为33.9%,均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结论 成都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和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政府、学校、家庭应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合理膳食,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何志凡;李晓辉;刘艳;王瑶;潘茜;冯敏;曹晋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一起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采取防控措施的效果,为控制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季节性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运用RT-PCR方法检测采集咽拭子的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发病呈现2个高峰,发病时间(29 d)超过一个潜伏期全距(7 d);男生罹患率高于女生,中学部学生罹患率高于小学部,中学部出现聚集性病例班级比例高于小学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采集16份现症学生咽拭子标本,4份呈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25.0%),其中B型流感病毒3份,A(H3)型流感病毒1份.结论 本事件为由B型和A(H3)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疫情未被及时发现,病例隔离等防控措施落实不及时、不彻底为主要原因;严格落实晨检、隔离等措施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接种疫苗是日常防控重点.
作者:刘慧;肖新才;陈宗遒;陆剑云;叶双岚;杨智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7 ~18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为提高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2000-2010年上海市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10 a间上海市学生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22,0.90,3.59和2.71 cm;体重平均增长1.81,0.87,5.58和3.13 kg;肺活量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平均增长271.79,66.97,387.31,188.64 mL;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2005-2010年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城男、城女、乡女立定跳远均值分别下降4.68,5.19和1.57 cm;而乡男略有上升.结论 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需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杨漾;陈佩杰;洪茯园;吴艳强;彭宁宁;邹大华;邵宗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隔代教养是指由祖辈担当起对孩子实施教育、抚养责任的家庭教养模式[1].研究显示,隔代教养的儿童存在更多身体或心理方面的问题[2-6].个别研究发现,有隔代教养经历的初中生厌学、内向、暴躁、懒惰、冷漠[7],在社交中表现出行为相对幼稚,过分依赖大人,不合群,对同学缺乏信任等[8].为了解隔代教养经历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的性质如何等问题,本研究调查对比父母教养、隔代教养、祖辈与父辈共同教养(以下简称为共同教养)3种不同教养经历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报道如下.
作者:古吉慧;伍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