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郭秀静;王玉琼;胡娟

关键词:风险, 医疗风险, 原因, 对策
摘要:对风险和医疗风险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从疾病本身、医患双方以及社会媒体方面对医疗风险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医疗风险的具体对策.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肌麻痹抢救及护理体会

    呼吸肌麻痹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急重症之一,格林-巴利综合征、上升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疾病均可累及肋间肌、膈肌及咽喉部肌肉而造成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骤停,从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故认为呼吸肌麻痹是上述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掌握初的气道管理,并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便可大大减少其病死率.

    作者:娄军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开放式胃肠减压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总结14例采用持续胃肠减压的同时口服生理盐水治疗早期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与操作,并强调详细了解进食种类、形状及研磨的情况,制定出必要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引流物的色、质、量及食物大小,并在胃管内注入理气温中、祛寒止痛的中药,从而解除了肠梗阻,杜绝了二次手术,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陈艳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癌患者肝动脉化学栓塞术后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术后出现的副作用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49例肝癌患者经化学栓塞术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常见的有右上腹剧烈疼痛、发热、恶心、呕吐、寒颤、黄疸加重.结果 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肝癌临床效果较好,但病人术后都会出现轻重不一的并发症.结论 肝动脉化学栓塞介入治疗术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要求术后做好病人心理护理,使病人对治疗有所了解,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加强术后观察及人文关怀,可减少介入治疗后的恐惧心理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浩;周建生;武海燕;马燕;金怀英;徐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维生素加金因肽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合维生素加金因肽喷剂治疗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 6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治疗组30例,在放疗开始时即给予口服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E,并在放疗第2周口腔喷涂金因肽,在放疗期间给予放疗科常规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放疗科常规护理,出现口腔粘膜反应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 放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分别是20%和53%,P<0.01.结论 复合维生素加金因肽喷剂可降低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并可促进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李小芳;公霞;朱庆芬;郑燕;谷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见性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以回顾性研究方式分析了2003~2005年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抢救及护理+饮食护理;B组:抢救及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C组:抢救及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见性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各组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 C组患者病死率及再出血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辅以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再出血率及病死率.

    作者:陈惜遂;陈剑;谢丽华;陈彩芳;李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例同种异体单肺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2006年1月19日,我院与上海肺科医院合作,成功完成1例同种异体左单肺移植术.由于肺脏移植的特殊性,移植肺与外界相通,肺本身防御功能被破坏,加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移植肺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1],因此术后护理要求严格,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我们在实践中边摸索边改进,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丽;李萍;克热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帮助老年糖尿病(DM)患者认识低血糖的危害性,掌握基本防治方法.方法 对26例老年DM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使血糖回升.结果 低血糖原因主要由药物、饮食、运动及合并症引起;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介绍药物用药的注意事项及生活指导,促使其进行自我保护.结论 护理对策对老年DM患者防治低血糖症起到积极效果.

    作者:黄恒俊;宋小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癌脑转移16例手术治疗与临床护理

    我院2000~2004年共收治肺癌合并脑转移病人39例,其中16例行肺切除加脑转移瘤切除,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岁.肺癌先于脑转移瘤诊断者9例,脑转移瘤早于原发肺癌诊断者4例,同时诊断者3例.胸部CT检查肺癌位于左上叶6例,左下叶3例,右上叶5例,右下叶2例.脑CT检查均示单发球形灶.左侧颅内占位10例,右侧颅内占位6例.

    作者:周启臻;季玉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脉膏预防诺维本致静脉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护脉膏对诺维本致静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72例诺维本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36例化疗静脉局部涂护脉膏保护静脉;对照组136例化疗静脉局部涂喜疗妥保护静脉.结果 试验组发生静脉炎轻度12例,中度1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轻度47例,中度15例,重度7例.统计学处理χ2=73.65,P<0.01,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护脉膏和喜疗妥对诺维本致静脉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护脉膏的保护效果显著优于喜疗妥.

    作者:孙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囊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无水乙醇介入治疗肾囊肿、肝囊肿及卵巢冠囊肿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肾囊肿、24例肝囊肿以及12 例卵巢冠囊肿患者实施耐心细致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该组74例患者78个囊肿,介入治疗前后通过精心护理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随访6个月至6年,囊肿未见复发.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并与临床医生密切配合是保证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囊肿成功的关键.

    作者:于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护理方案.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两组,循证组6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康复护理,常规组60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结果 4 w后进行评定无论是循证组还是常规组,康复后与康复前相比较,病人的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循证组更加明显,循证组功能独立性检测(FIM)量表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促进急性期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钟美容;胡艳宁;王庆武;刘海兰;蔡超群;龙秀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术前导尿时机的观察

    目的 探讨术前导尿的时机.方法 对110名患者术前导尿的心理状态与希望采取的导尿时机进行调查,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麻醉后10 min留置导尿,对照组采取术晨科室内留置导尿,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95%的患者对术前导尿有惧怕心理,74%的患者希望在麻醉后导尿,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后导尿并不影响切口愈合,且使患者对导尿产生的痛苦感大大降低.

    作者:马俊英;陈月琴;范福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症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症(PSD)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98例PSD患者随机分成心理护理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心理护理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一次SDS和功能独立检查(FIM)评分.结果 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标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康复治疗4 w后两组患者SDS标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经4 w康复治疗后,心理护理组及对照组患者FIM评分均提高,以心理护理组更优,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康复治疗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康复疗效.

    作者:钟美容;廖喜琳;蔡超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模式探讨

    通过对国内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干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理论构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

    作者:冯慧;卢山;张大均;冯正直;王青;徐珺洋;李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的自控镇痛方法在泌尿外科术后病人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泌尿外科术后止痛效果间的差异.方法 将113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CIA和PCEA方法进行术后镇痛,评估患者的疼痛评分、睡眠评分以及对镇痛泵的满意度.结果 PCEA组中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且患者对镇痛泵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PCIA组.PCEA组嗜睡的发生率低于PCIA组,其它副反应无明显差异.两组间睡眠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CEA较PCIA镇痛效果更佳,副反应更低,但对患者术后睡眠并无帮助.

    作者:晁华琳;袁园;李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化护理工作依法管理

    在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我院护理部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各项疾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实施护理行政及业务查房和护理质量控制检查等规范化管理措施,深化了依法管理工作,使护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每个护理人员的责任更加明确,行为更加规范.为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护理工作的规范化质量管理.

    作者:陈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 了解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切除术的护理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对16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行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技术、家庭等全方位的综合护理.结果 16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或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肺切除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晓梅;李兰香;周秋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建立新形势下的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

    通过加强建筑布局和消毒设备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人性化人员管理及引进PDCA管理模式管理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探索如何建立新形势下的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应用PDCA管理模式提高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医院的发展和临床科室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周崇信;刘忠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第二讲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包括三部分:平均水平描述、离散程度描述和正态分布.1 平均水平描述平均数(average)是描述计量资料常用的统计指标,它说明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或中心位置.常用的平均数指标有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和中位数(median).

    作者:洪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管理者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

    优化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发展人类健康事业、提高人们生命质量的前提,更是在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需要致力解决的重要课题.现代护理学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健康的心理,然而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护理工作的超负荷和高度责任感,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性,护士职业前景暗淡等,给护士的心理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的康复.所以护理管理者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维持护士的心理健康:(1)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2)减轻压力,让护士轻装上阵.

    作者:郑必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