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英;陈月琴;范福玲
目的 观察复合维生素加金因肽喷剂治疗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 6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治疗组30例,在放疗开始时即给予口服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E,并在放疗第2周口腔喷涂金因肽,在放疗期间给予放疗科常规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放疗科常规护理,出现口腔粘膜反应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 放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分别是20%和53%,P<0.01.结论 复合维生素加金因肽喷剂可降低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并可促进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李小芳;公霞;朱庆芬;郑燕;谷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脐带是母体及胎儿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除的重要通道.新生儿的脐带由2条动脉、1条静脉及胶质样的高蛋白组织组成,营养丰富,细菌极易繁殖,为探讨新生儿剪脐的适当时机,减少脐炎的发生率,自2006年1月起我院开展此项工作,即二次剪脐,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其进行临床观察(试验组),以传统方法为对照组,差异性显著,还观察到潮湿组、干燥组各组剪脐前和剪脐后出现的情况,认为剪脐应以脐带干燥为准,不能单纯以时间为准.新生儿出生后24~48 h,大部分脐带属于干燥,此时绝大部分新生儿可以剪脐.
作者:沈惠琴;马桂芹;齐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护理方案.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两组,循证组6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康复护理,常规组60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结果 4 w后进行评定无论是循证组还是常规组,康复后与康复前相比较,病人的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循证组更加明显,循证组功能独立性检测(FIM)量表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促进急性期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钟美容;胡艳宁;王庆武;刘海兰;蔡超群;龙秀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精神科疾病主要以口服治疗为主,口服给药护理干预直接影响治疗质量.精神科服药具有精神病人和精神药这两种要素组成的特殊性,由于它的特殊性,精神科给药前的护理不仅是保证病人服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前提,还是病人住院治疗的整个护理过程,因此必须时刻抓好并长期实施.
作者:许明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呼吸肌麻痹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急重症之一,格林-巴利综合征、上升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疾病均可累及肋间肌、膈肌及咽喉部肌肉而造成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骤停,从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故认为呼吸肌麻痹是上述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掌握初的气道管理,并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便可大大减少其病死率.
作者:娄军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对预防腹部肿瘤根治手术后DVT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普通外科常规外科护理,出现DVT后行20~40万U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4 000 U抗凝;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出现DVT后治疗同对照组.结果 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DVT发病人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或减少(P<0.05).发生DVT后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缩短或减少(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预防腹部肿瘤根治术后DVT的发生,同时对发生DVT的患者的康复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方文;梁霞;卜淑娟;吴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加强建筑布局和消毒设备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人性化人员管理及引进PDCA管理模式管理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探索如何建立新形势下的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应用PDCA管理模式提高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医院的发展和临床科室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周崇信;刘忠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用手法刺激与失眠有关的足底部脏腑器官的相应反射区,并针对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两组治疗前后同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SAS、SDS评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间的比较,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SAS、SDS评分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周庆云;蔡恒;诸蕊玉;包小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朝鲜族与汉族护生实习期间主要压力源,为临床教师提供干预措施依据,以维护护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实习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延边地区朝鲜族与汉族护生各50名,于实习后第48周进行压力源及压力程度调查.结果 朝鲜族与汉族护生在语言与就业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压力源子条目中,毕业后就业、工作时的语言环境、语言对实习效果的影响,朝鲜族与汉族护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护生压力程度高于朝鲜族护生;而实习期间非护理工作多,朝鲜族护生压力程度高于汉族护生(P<0.01).朝鲜族护生中,中等水平压力占50%,高水平压力占31%,汉族护生中,中等水平压力占56.8%,高水平压力占20.5%,超高水平压力占4.5%.结论 本地区朝鲜族与汉族护生实习期间压力源及压力程度有所不同,学校、实习医院及社会应予以重视,采取相应减压措施.
作者:齐艳;吴美福;金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6例准自杀行为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家庭及个人身体、精神/心理因素是造成病人意向自杀行为的主要原因.认为提高护理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和医护程序是预防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关键.
作者:江桂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对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护理管理者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不过多增加护理人力成本的条件下,科学地选人、用人、加强培训和考核、合理配备、总量控制、动态管理,使护理人力资源处于良好的利用状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人力成本,适应医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卫生服务需求.
作者:朱淑兰;葛纪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全面分析,寻找防范护理差错重复发生的对策与启示.方法 回顾2003~2006年间三家二甲医院的60例护理差错,分析差错的内容、环节,并在SHEL分析法基础上建立要素分解表,分析差错的成因.结果 在差错内容构成中,注射类差错占53.3%,医嘱处理表占21.7%,病情观察类占11.7%,皮肤护理类及其他类各占6.7%,其中单人查对的接(挂)瓶环节占频次高的注射类差错的71.9%.在差错成因中,与人员素质和能力有关(S)占68.3%,与硬件有关(H)占26.7%,与临床环境有关(E)占25.0%,与当事人及他人有关(L)占76.7%.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对护理差错的全面系统分析,科学归因,避免单纯归咎于当事人,从而能够针对性地改进环节,调控护士的负面情绪,营造安全的文化氛围.
作者:管玉梅;陶艳玲;杨毅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系统健康教育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住院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健康教育(一般常规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每个患者发放留置针健康信息指导卡,对患者输液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留置针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的时间比对照组长,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静脉炎、堵管、血肿、肿胀、渗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实施系统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掌握留置针知识水平,延长静脉留置的时间,减少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增加病人的舒适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促进了护患沟通.
作者:崔丽君;魏雪梅;杨立倩;杨苓;官计;罗艳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和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被动与主动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对48例脑梗死患者实行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采用Brunnstrom偏瘫上下肢功能评价法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改善了肢体的运动功能,并且ADL能力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有助于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积极提倡.
作者:胡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以回顾性研究方式分析了2003~2005年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抢救及护理+饮食护理;B组:抢救及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C组:抢救及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见性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各组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 C组患者病死率及再出血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辅以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再出血率及病死率.
作者:陈惜遂;陈剑;谢丽华;陈彩芳;李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对病人健康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健康教育结果的评价,不断改进措施,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从调查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入手,评价者到床旁或家属提问相关12项健康教育内容,了解病人及家属掌握情况和效果,探索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必要性及方法.结果 分层次确定护士岗位健康教育职责,多方式、多途径指导护士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了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及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妇科癌症患者治疗的完整性.结论 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张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并评估针药并举治疗方法在骨科术后便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针药并举对40例骨科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与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针药并举治疗骨科术后便秘有效率为95%,方便安全,与常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67%)有显著差异.结论 针药并举治疗骨科术后便秘有显著效果.
作者:罗运莲;李明;廖敬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5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针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1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以抑郁(64%)和焦虑(73%)为主.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对精神病知识缺乏、外界压力、经济负担等.心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DS、SAS总分显著下降(P<0.001).结论 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心理护理干预对之有效.
作者:李侠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简要介绍了口腔护理现状、中药及中医手段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中药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岩梅;朱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2000~2004年共收治肺癌合并脑转移病人39例,其中16例行肺切除加脑转移瘤切除,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岁.肺癌先于脑转移瘤诊断者9例,脑转移瘤早于原发肺癌诊断者4例,同时诊断者3例.胸部CT检查肺癌位于左上叶6例,左下叶3例,右上叶5例,右下叶2例.脑CT检查均示单发球形灶.左侧颅内占位10例,右侧颅内占位6例.
作者:周启臻;季玉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