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惠琴;马桂芹;齐玲
目的 观察复合维生素加金因肽喷剂治疗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 6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治疗组30例,在放疗开始时即给予口服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E,并在放疗第2周口腔喷涂金因肽,在放疗期间给予放疗科常规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放疗科常规护理,出现口腔粘膜反应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 放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分别是20%和53%,P<0.01.结论 复合维生素加金因肽喷剂可降低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并可促进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李小芳;公霞;朱庆芬;郑燕;谷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用手法刺激与失眠有关的足底部脏腑器官的相应反射区,并针对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两组治疗前后同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SAS、SDS评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间的比较,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SAS、SDS评分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周庆云;蔡恒;诸蕊玉;包小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包括三部分:平均水平描述、离散程度描述和正态分布.1 平均水平描述平均数(average)是描述计量资料常用的统计指标,它说明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或中心位置.常用的平均数指标有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和中位数(median).
作者:洪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术前导尿的时机.方法 对110名患者术前导尿的心理状态与希望采取的导尿时机进行调查,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麻醉后10 min留置导尿,对照组采取术晨科室内留置导尿,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95%的患者对术前导尿有惧怕心理,74%的患者希望在麻醉后导尿,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后导尿并不影响切口愈合,且使患者对导尿产生的痛苦感大大降低.
作者:马俊英;陈月琴;范福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佳的护理分工与管理模式.方法 设计与实施全程护理的分工与管理模式,即对住院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所有护理工作由一位护士负责完成,通过落实各项分工与流程,使这一护理模式得以实施并趋于完善.结果 开展全程护理3年来,护理住院病人1 875例,其中手术病人969例,抢救病人98人,护理工作达到了零投诉.结论 全程护理的开展,增加了病人的归属感、安全感,增加了护士的责任感、成就感.使患者、护士、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上升,统计学u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作者:王宏玲;沈彦;刘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护理方案.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两组,循证组6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康复护理,常规组60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结果 4 w后进行评定无论是循证组还是常规组,康复后与康复前相比较,病人的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循证组更加明显,循证组功能独立性检测(FIM)量表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促进急性期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钟美容;胡艳宁;王庆武;刘海兰;蔡超群;龙秀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咯血有窒息危险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近5年来我院结核科住院大咯血患者127例,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通过对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目标和计划,并严格按要求执行.结果 127例患者严格按护理程序护理,除2例窒息死亡外,余未发生窒息.结论 对于咯血有窒息危险的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可有效地预防窒息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李秋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自杀是人们的心理危机爆发后产生的一种极端行为.精神病病人由于特殊原因自杀率比正常人高.本文着重分析了精神病人产生自杀的心理、社会等方面因素,从而指导家属和病人同心协力,预防疾病复发,预防自杀.同时也明确指出预防自杀是精神科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徐春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风险和医疗风险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从疾病本身、医患双方以及社会媒体方面对医疗风险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医疗风险的具体对策.
作者:郭秀静;王玉琼;胡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并评估针药并举治疗方法在骨科术后便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针药并举对40例骨科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与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针药并举治疗骨科术后便秘有效率为95%,方便安全,与常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67%)有显著差异.结论 针药并举治疗骨科术后便秘有显著效果.
作者:罗运莲;李明;廖敬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呼吸肌麻痹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急重症之一,格林-巴利综合征、上升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疾病均可累及肋间肌、膈肌及咽喉部肌肉而造成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骤停,从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故认为呼吸肌麻痹是上述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掌握初的气道管理,并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便可大大减少其病死率.
作者:娄军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2000~2004年共收治肺癌合并脑转移病人39例,其中16例行肺切除加脑转移瘤切除,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岁.肺癌先于脑转移瘤诊断者9例,脑转移瘤早于原发肺癌诊断者4例,同时诊断者3例.胸部CT检查肺癌位于左上叶6例,左下叶3例,右上叶5例,右下叶2例.脑CT检查均示单发球形灶.左侧颅内占位10例,右侧颅内占位6例.
作者:周启臻;季玉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对预防腹部肿瘤根治手术后DVT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普通外科常规外科护理,出现DVT后行20~40万U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4 000 U抗凝;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出现DVT后治疗同对照组.结果 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DVT发病人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或减少(P<0.05).发生DVT后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缩短或减少(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预防腹部肿瘤根治术后DVT的发生,同时对发生DVT的患者的康复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方文;梁霞;卜淑娟;吴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对国内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干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理论构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
作者:冯慧;卢山;张大均;冯正直;王青;徐珺洋;李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方法 对2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内注入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用药过程中加强用药护理、认真观察、积极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 该组患者症状好转,不良反应减轻.结论 做好健康教育和精心护理可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崔魁丽;刘卫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液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使用三腔二囊管牵引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定时定量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胃管,抽出胃液,采用万华公司大便潜血胶体金检测试纸测定胃液潜血滴度,来辅助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否达到止血间期,并以胃镜对照判断符合率.结果 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胃液潜血滴度测定结果在1:1 024以下可判断达到止血间期,经胃镜检查对照符合率为90%,平均压迫时间较传统方法减少了14.1 h.结论 胃液潜血滴度测定辅助判断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效果优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可随机检查,操作简便、费用低、效果确切,减轻了患者留置三腔二囊管的身心痛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促进了护理观察质量,减少了护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水平及能力.
作者:马晓华;师瑞月;钟运莲;龚文波;陈卫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对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护理管理者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不过多增加护理人力成本的条件下,科学地选人、用人、加强培训和考核、合理配备、总量控制、动态管理,使护理人力资源处于良好的利用状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人力成本,适应医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卫生服务需求.
作者:朱淑兰;葛纪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加强建筑布局和消毒设备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人性化人员管理及引进PDCA管理模式管理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探索如何建立新形势下的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应用PDCA管理模式提高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医院的发展和临床科室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周崇信;刘忠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总结了42例初发心房纤颤预防栓塞的观察与护理,既要了解患者的病因、诱因,又要重视患者症状、体征,使初发心房纤颤得到及时治疗,预防栓塞的发生.护理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测情况,密切观察抗凝、抗心律失常等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做好电转复前后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降低栓塞发生率和致残率.
作者:刘宇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颅脑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13例颅脑外伤后发生CSWS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患者意识变化,监测尿量、尿比重、血清钠、血浆渗透压、血抗利尿激素(ADH)浓度及中心静脉压(CVP),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3例患者中,伤后第4~7天血钠平均107 mmol/L,尿钠平均为62mmol/L,血渗透压平均205 mOsmol/kg,抗利尿激素浓度不高,尿渗透压平均409 mOsmol/kg,尿比重平均1.025,其中5例治疗上予以限水,出现低血钠伴有中心静脉压下降,意识障碍加深;补足水、盐后,伤后第14~21天,血钠平均回升至137 mmol/L,基本恢复正常.2 w恢复8例,4 w内恢复3例,1例患者伤后7 d死亡.结论 在脑性盐耗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环节上要重视预见性护理,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监测血生化指标、准确记录出入量,掌握好补钠、补液的均衡速度,维持血容量及钠的平衡,掌握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中枢尿崩症三类不同的病症的鉴别护理.
作者:周建萍;张帆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