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液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效果的研究和观察

马晓华;师瑞月;钟运莲;龚文波;陈卫布

关键词:胃液潜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三腔二囊管
摘要:目的 探讨胃液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使用三腔二囊管牵引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定时定量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胃管,抽出胃液,采用万华公司大便潜血胶体金检测试纸测定胃液潜血滴度,来辅助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否达到止血间期,并以胃镜对照判断符合率.结果 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胃液潜血滴度测定结果在1:1 024以下可判断达到止血间期,经胃镜检查对照符合率为90%,平均压迫时间较传统方法减少了14.1 h.结论 胃液潜血滴度测定辅助判断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效果优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可随机检查,操作简便、费用低、效果确切,减轻了患者留置三腔二囊管的身心痛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促进了护理观察质量,减少了护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水平及能力.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建立新形势下的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

    通过加强建筑布局和消毒设备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人性化人员管理及引进PDCA管理模式管理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探索如何建立新形势下的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应用PDCA管理模式提高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医院的发展和临床科室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周崇信;刘忠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精神病病人的自杀原因分析及对策

    自杀是人们的心理危机爆发后产生的一种极端行为.精神病病人由于特殊原因自杀率比正常人高.本文着重分析了精神病人产生自杀的心理、社会等方面因素,从而指导家属和病人同心协力,预防疾病复发,预防自杀.同时也明确指出预防自杀是精神科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徐春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癌脑转移16例手术治疗与临床护理

    我院2000~2004年共收治肺癌合并脑转移病人39例,其中16例行肺切除加脑转移瘤切除,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岁.肺癌先于脑转移瘤诊断者9例,脑转移瘤早于原发肺癌诊断者4例,同时诊断者3例.胸部CT检查肺癌位于左上叶6例,左下叶3例,右上叶5例,右下叶2例.脑CT检查均示单发球形灶.左侧颅内占位10例,右侧颅内占位6例.

    作者:周启臻;季玉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对1 875例住院病人实施全程护理的探索与评价

    目的 探讨佳的护理分工与管理模式.方法 设计与实施全程护理的分工与管理模式,即对住院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所有护理工作由一位护士负责完成,通过落实各项分工与流程,使这一护理模式得以实施并趋于完善.结果 开展全程护理3年来,护理住院病人1 875例,其中手术病人969例,抢救病人98人,护理工作达到了零投诉.结论 全程护理的开展,增加了病人的归属感、安全感,增加了护士的责任感、成就感.使患者、护士、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上升,统计学u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作者:王宏玲;沈彦;刘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帮助老年糖尿病(DM)患者认识低血糖的危害性,掌握基本防治方法.方法 对26例老年DM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使血糖回升.结果 低血糖原因主要由药物、饮食、运动及合并症引起;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介绍药物用药的注意事项及生活指导,促使其进行自我保护.结论 护理对策对老年DM患者防治低血糖症起到积极效果.

    作者:黄恒俊;宋小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研究进展

    为研究正确、规范的护理干预对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阐述手术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危害,总结出手术应激反应可使患者出现相应表现.手术应激反应是可以通过各种护理干预减轻的.因此,手术室护士应以镇静的神态、亲切的语调护理患者,保证患者接受治疗时的佳生理、心理状态.

    作者:周文娟;孙晓红;于静;张宏霞;孙雨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护脉膏预防诺维本致静脉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护脉膏对诺维本致静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72例诺维本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36例化疗静脉局部涂护脉膏保护静脉;对照组136例化疗静脉局部涂喜疗妥保护静脉.结果 试验组发生静脉炎轻度12例,中度1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轻度47例,中度15例,重度7例.统计学处理χ2=73.65,P<0.01,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护脉膏和喜疗妥对诺维本致静脉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护脉膏的保护效果显著优于喜疗妥.

    作者:孙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病人准自杀行为原因分析及对策

    对6例准自杀行为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家庭及个人身体、精神/心理因素是造成病人意向自杀行为的主要原因.认为提高护理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和医护程序是预防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关键.

    作者:江桂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症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症(PSD)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98例PSD患者随机分成心理护理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心理护理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一次SDS和功能独立检查(FIM)评分.结果 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标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康复治疗4 w后两组患者SDS标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经4 w康复治疗后,心理护理组及对照组患者FIM评分均提高,以心理护理组更优,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康复治疗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康复疗效.

    作者:钟美容;廖喜琳;蔡超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第二讲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包括三部分:平均水平描述、离散程度描述和正态分布.1 平均水平描述平均数(average)是描述计量资料常用的统计指标,它说明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或中心位置.常用的平均数指标有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和中位数(median).

    作者:洪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初发心房纤颤预防栓塞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42例初发心房纤颤预防栓塞的观察与护理,既要了解患者的病因、诱因,又要重视患者症状、体征,使初发心房纤颤得到及时治疗,预防栓塞的发生.护理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测情况,密切观察抗凝、抗心律失常等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做好电转复前后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降低栓塞发生率和致残率.

    作者:刘宇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科癌症患者健康教育评价与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对病人健康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健康教育结果的评价,不断改进措施,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从调查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入手,评价者到床旁或家属提问相关12项健康教育内容,了解病人及家属掌握情况和效果,探索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必要性及方法.结果 分层次确定护士岗位健康教育职责,多方式、多途径指导护士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了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及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妇科癌症患者治疗的完整性.结论 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张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开放式胃肠减压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总结14例采用持续胃肠减压的同时口服生理盐水治疗早期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与操作,并强调详细了解进食种类、形状及研磨的情况,制定出必要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引流物的色、质、量及食物大小,并在胃管内注入理气温中、祛寒止痛的中药,从而解除了肠梗阻,杜绝了二次手术,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陈艳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5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针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1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以抑郁(64%)和焦虑(73%)为主.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对精神病知识缺乏、外界压力、经济负担等.心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DS、SAS总分显著下降(P<0.001).结论 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心理护理干预对之有效.

    作者:李侠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化护理工作依法管理

    在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我院护理部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各项疾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实施护理行政及业务查房和护理质量控制检查等规范化管理措施,深化了依法管理工作,使护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每个护理人员的责任更加明确,行为更加规范.为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护理工作的规范化质量管理.

    作者:陈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二次剪脐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脐带是母体及胎儿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除的重要通道.新生儿的脐带由2条动脉、1条静脉及胶质样的高蛋白组织组成,营养丰富,细菌极易繁殖,为探讨新生儿剪脐的适当时机,减少脐炎的发生率,自2006年1月起我院开展此项工作,即二次剪脐,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其进行临床观察(试验组),以传统方法为对照组,差异性显著,还观察到潮湿组、干燥组各组剪脐前和剪脐后出现的情况,认为剪脐应以脐带干燥为准,不能单纯以时间为准.新生儿出生后24~48 h,大部分脐带属于干燥,此时绝大部分新生儿可以剪脐.

    作者:沈惠琴;马桂芹;齐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中常见的肿瘤,表浅膀胱肿瘤常采用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加术后膀胱内灌注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而浸润性膀胱癌易复发和远处转移,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淑燕;李欣;陈玉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疗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对风险和医疗风险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从疾病本身、医患双方以及社会媒体方面对医疗风险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医疗风险的具体对策.

    作者:郭秀静;王玉琼;胡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例同种异体单肺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2006年1月19日,我院与上海肺科医院合作,成功完成1例同种异体左单肺移植术.由于肺脏移植的特殊性,移植肺与外界相通,肺本身防御功能被破坏,加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移植肺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1],因此术后护理要求严格,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我们在实践中边摸索边改进,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丽;李萍;克热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精神科口服给药前的护理干预

    精神科疾病主要以口服治疗为主,口服给药护理干预直接影响治疗质量.精神科服药具有精神病人和精神药这两种要素组成的特殊性,由于它的特殊性,精神科给药前的护理不仅是保证病人服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前提,还是病人住院治疗的整个护理过程,因此必须时刻抓好并长期实施.

    作者:许明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