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药并举治疗骨科术后病人便秘79例

罗运莲;李明;廖敬芳

关键词:骨科手术, 便秘, 针药并举
摘要:目的 观察并评估针药并举治疗方法在骨科术后便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针药并举对40例骨科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与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针药并举治疗骨科术后便秘有效率为95%,方便安全,与常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67%)有显著差异.结论 针药并举治疗骨科术后便秘有显著效果.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病病人的自杀原因分析及对策

    自杀是人们的心理危机爆发后产生的一种极端行为.精神病病人由于特殊原因自杀率比正常人高.本文着重分析了精神病人产生自杀的心理、社会等方面因素,从而指导家属和病人同心协力,预防疾病复发,预防自杀.同时也明确指出预防自杀是精神科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徐春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病人准自杀行为原因分析及对策

    对6例准自杀行为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家庭及个人身体、精神/心理因素是造成病人意向自杀行为的主要原因.认为提高护理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和医护程序是预防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关键.

    作者:江桂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用手法刺激与失眠有关的足底部脏腑器官的相应反射区,并针对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两组治疗前后同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SAS、SDS评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间的比较,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SAS、SDS评分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周庆云;蔡恒;诸蕊玉;包小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护理程序对咯血有窒息危险患者的护理

    目的 提高咯血有窒息危险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近5年来我院结核科住院大咯血患者127例,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通过对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目标和计划,并严格按要求执行.结果 127例患者严格按护理程序护理,除2例窒息死亡外,余未发生窒息.结论 对于咯血有窒息危险的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可有效地预防窒息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李秋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中常见的肿瘤,表浅膀胱肿瘤常采用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加术后膀胱内灌注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而浸润性膀胱癌易复发和远处转移,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淑燕;李欣;陈玉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穿刺活检的护理

    为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肾穿刺活检术的有效护理措施.对8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B超定位下进行右肾穿刺活检,并对其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所有患者取材满意,并发症以镜下血尿为主,共74例,占90.2%,肾周小血肿3例,无其它严重并发症.

    作者:吴火英;吴木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症颌面部损伤窒息病人的急救及护理

    对13例严重颌面部外伤窒息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抢救护理对策.提示严重颌面部外伤病人,因其受伤的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极易发生窒息危象,针对两大窒息,即:阻塞性窒息与吸入性窒息及时实施有效地抢救,才能确保此类病人呼吸道通畅.严重颌面外伤气道管理的好坏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作者:蓝琼好;李宝娣;刘向阳;李敏红;陈梅花;李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颅脑外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颅脑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13例颅脑外伤后发生CSWS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患者意识变化,监测尿量、尿比重、血清钠、血浆渗透压、血抗利尿激素(ADH)浓度及中心静脉压(CVP),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3例患者中,伤后第4~7天血钠平均107 mmol/L,尿钠平均为62mmol/L,血渗透压平均205 mOsmol/kg,抗利尿激素浓度不高,尿渗透压平均409 mOsmol/kg,尿比重平均1.025,其中5例治疗上予以限水,出现低血钠伴有中心静脉压下降,意识障碍加深;补足水、盐后,伤后第14~21天,血钠平均回升至137 mmol/L,基本恢复正常.2 w恢复8例,4 w内恢复3例,1例患者伤后7 d死亡.结论 在脑性盐耗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环节上要重视预见性护理,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监测血生化指标、准确记录出入量,掌握好补钠、补液的均衡速度,维持血容量及钠的平衡,掌握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中枢尿崩症三类不同的病症的鉴别护理.

    作者:周建萍;张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囊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无水乙醇介入治疗肾囊肿、肝囊肿及卵巢冠囊肿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肾囊肿、24例肝囊肿以及12 例卵巢冠囊肿患者实施耐心细致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该组74例患者78个囊肿,介入治疗前后通过精心护理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随访6个月至6年,囊肿未见复发.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并与临床医生密切配合是保证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囊肿成功的关键.

    作者:于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呼吸肌麻痹抢救及护理体会

    呼吸肌麻痹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急重症之一,格林-巴利综合征、上升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疾病均可累及肋间肌、膈肌及咽喉部肌肉而造成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骤停,从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故认为呼吸肌麻痹是上述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掌握初的气道管理,并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便可大大减少其病死率.

    作者:娄军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面分析防范护理差错重复发生

    目的 通过全面分析,寻找防范护理差错重复发生的对策与启示.方法 回顾2003~2006年间三家二甲医院的60例护理差错,分析差错的内容、环节,并在SHEL分析法基础上建立要素分解表,分析差错的成因.结果 在差错内容构成中,注射类差错占53.3%,医嘱处理表占21.7%,病情观察类占11.7%,皮肤护理类及其他类各占6.7%,其中单人查对的接(挂)瓶环节占频次高的注射类差错的71.9%.在差错成因中,与人员素质和能力有关(S)占68.3%,与硬件有关(H)占26.7%,与临床环境有关(E)占25.0%,与当事人及他人有关(L)占76.7%.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对护理差错的全面系统分析,科学归因,避免单纯归咎于当事人,从而能够针对性地改进环节,调控护士的负面情绪,营造安全的文化氛围.

    作者:管玉梅;陶艳玲;杨毅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民族护生实习期间压力源与压力程度的比较

    目的 调查朝鲜族与汉族护生实习期间主要压力源,为临床教师提供干预措施依据,以维护护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实习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延边地区朝鲜族与汉族护生各50名,于实习后第48周进行压力源及压力程度调查.结果 朝鲜族与汉族护生在语言与就业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压力源子条目中,毕业后就业、工作时的语言环境、语言对实习效果的影响,朝鲜族与汉族护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护生压力程度高于朝鲜族护生;而实习期间非护理工作多,朝鲜族护生压力程度高于汉族护生(P<0.01).朝鲜族护生中,中等水平压力占50%,高水平压力占31%,汉族护生中,中等水平压力占56.8%,高水平压力占20.5%,超高水平压力占4.5%.结论 本地区朝鲜族与汉族护生实习期间压力源及压力程度有所不同,学校、实习医院及社会应予以重视,采取相应减压措施.

    作者:齐艳;吴美福;金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帮助老年糖尿病(DM)患者认识低血糖的危害性,掌握基本防治方法.方法 对26例老年DM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使血糖回升.结果 低血糖原因主要由药物、饮食、运动及合并症引起;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介绍药物用药的注意事项及生活指导,促使其进行自我保护.结论 护理对策对老年DM患者防治低血糖症起到积极效果.

    作者:黄恒俊;宋小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奥沙利铂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采用奥沙利铂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奥沙利铂化疗,全程观察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均能顺利完成化疗,无1例奥沙利铂毒性反应影响化疗.结论 良好的护理可预防和减轻奥沙利铂的毒性反应,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霜;曹丹;赵军;郝丽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的自控镇痛方法在泌尿外科术后病人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泌尿外科术后止痛效果间的差异.方法 将113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CIA和PCEA方法进行术后镇痛,评估患者的疼痛评分、睡眠评分以及对镇痛泵的满意度.结果 PCEA组中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且患者对镇痛泵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PCIA组.PCEA组嗜睡的发生率低于PCIA组,其它副反应无明显差异.两组间睡眠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CEA较PCIA镇痛效果更佳,副反应更低,但对患者术后睡眠并无帮助.

    作者:晁华琳;袁园;李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分娩疼痛的护理干预

    分娩疼痛是一种生理反应,其影响因素较多.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分娩疼痛的来源及护理干预措施的进展,旨在说明可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产妇的痛阈,降低其对疼痛的感受,增强其乐观面对分娩过程及从容应对分娩疼痛的能力,从而缓解分娩疼痛,减少催产药物和麻醉药物的使用.

    作者:童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管理者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

    优化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发展人类健康事业、提高人们生命质量的前提,更是在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需要致力解决的重要课题.现代护理学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健康的心理,然而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护理工作的超负荷和高度责任感,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性,护士职业前景暗淡等,给护士的心理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的康复.所以护理管理者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维持护士的心理健康:(1)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2)减轻压力,让护士轻装上阵.

    作者:郑必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模式探讨

    通过对国内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干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理论构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

    作者:冯慧;卢山;张大均;冯正直;王青;徐珺洋;李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胃液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效果的研究和观察

    目的 探讨胃液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使用三腔二囊管牵引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定时定量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胃管,抽出胃液,采用万华公司大便潜血胶体金检测试纸测定胃液潜血滴度,来辅助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否达到止血间期,并以胃镜对照判断符合率.结果 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胃液潜血滴度测定结果在1:1 024以下可判断达到止血间期,经胃镜检查对照符合率为90%,平均压迫时间较传统方法减少了14.1 h.结论 胃液潜血滴度测定辅助判断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效果优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可随机检查,操作简便、费用低、效果确切,减轻了患者留置三腔二囊管的身心痛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促进了护理观察质量,减少了护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水平及能力.

    作者:马晓华;师瑞月;钟运莲;龚文波;陈卫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护理方案.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两组,循证组6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康复护理,常规组60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结果 4 w后进行评定无论是循证组还是常规组,康复后与康复前相比较,病人的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循证组更加明显,循证组功能独立性检测(FIM)量表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促进急性期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钟美容;胡艳宁;王庆武;刘海兰;蔡超群;龙秀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