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云;蔡恒;诸蕊玉;包小琼
目的 探讨佳的护理分工与管理模式.方法 设计与实施全程护理的分工与管理模式,即对住院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所有护理工作由一位护士负责完成,通过落实各项分工与流程,使这一护理模式得以实施并趋于完善.结果 开展全程护理3年来,护理住院病人1 875例,其中手术病人969例,抢救病人98人,护理工作达到了零投诉.结论 全程护理的开展,增加了病人的归属感、安全感,增加了护士的责任感、成就感.使患者、护士、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上升,统计学u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作者:王宏玲;沈彦;刘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症(PSD)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98例PSD患者随机分成心理护理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心理护理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一次SDS和功能独立检查(FIM)评分.结果 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标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康复治疗4 w后两组患者SDS标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经4 w康复治疗后,心理护理组及对照组患者FIM评分均提高,以心理护理组更优,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康复治疗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康复疗效.
作者:钟美容;廖喜琳;蔡超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我院护理部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各项疾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实施护理行政及业务查房和护理质量控制检查等规范化管理措施,深化了依法管理工作,使护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每个护理人员的责任更加明确,行为更加规范.为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护理工作的规范化质量管理.
作者:陈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6例准自杀行为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家庭及个人身体、精神/心理因素是造成病人意向自杀行为的主要原因.认为提高护理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和医护程序是预防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关键.
作者:江桂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对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护理管理者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不过多增加护理人力成本的条件下,科学地选人、用人、加强培训和考核、合理配备、总量控制、动态管理,使护理人力资源处于良好的利用状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人力成本,适应医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卫生服务需求.
作者:朱淑兰;葛纪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帮助老年糖尿病(DM)患者认识低血糖的危害性,掌握基本防治方法.方法 对26例老年DM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使血糖回升.结果 低血糖原因主要由药物、饮食、运动及合并症引起;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介绍药物用药的注意事项及生活指导,促使其进行自我保护.结论 护理对策对老年DM患者防治低血糖症起到积极效果.
作者:黄恒俊;宋小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系统健康教育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住院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健康教育(一般常规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每个患者发放留置针健康信息指导卡,对患者输液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留置针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的时间比对照组长,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静脉炎、堵管、血肿、肿胀、渗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实施系统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掌握留置针知识水平,延长静脉留置的时间,减少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增加病人的舒适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促进了护患沟通.
作者:崔丽君;魏雪梅;杨立倩;杨苓;官计;罗艳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并评估针药并举治疗方法在骨科术后便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针药并举对40例骨科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与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针药并举治疗骨科术后便秘有效率为95%,方便安全,与常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67%)有显著差异.结论 针药并举治疗骨科术后便秘有显著效果.
作者:罗运莲;李明;廖敬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自杀是人们的心理危机爆发后产生的一种极端行为.精神病病人由于特殊原因自杀率比正常人高.本文着重分析了精神病人产生自杀的心理、社会等方面因素,从而指导家属和病人同心协力,预防疾病复发,预防自杀.同时也明确指出预防自杀是精神科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徐春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脉膏对诺维本致静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72例诺维本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36例化疗静脉局部涂护脉膏保护静脉;对照组136例化疗静脉局部涂喜疗妥保护静脉.结果 试验组发生静脉炎轻度12例,中度1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轻度47例,中度15例,重度7例.统计学处理χ2=73.65,P<0.01,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护脉膏和喜疗妥对诺维本致静脉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护脉膏的保护效果显著优于喜疗妥.
作者:孙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总结了42例初发心房纤颤预防栓塞的观察与护理,既要了解患者的病因、诱因,又要重视患者症状、体征,使初发心房纤颤得到及时治疗,预防栓塞的发生.护理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测情况,密切观察抗凝、抗心律失常等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做好电转复前后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降低栓塞发生率和致残率.
作者:刘宇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为研究正确、规范的护理干预对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阐述手术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危害,总结出手术应激反应可使患者出现相应表现.手术应激反应是可以通过各种护理干预减轻的.因此,手术室护士应以镇静的神态、亲切的语调护理患者,保证患者接受治疗时的佳生理、心理状态.
作者:周文娟;孙晓红;于静;张宏霞;孙雨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6年1月19日,我院与上海肺科医院合作,成功完成1例同种异体左单肺移植术.由于肺脏移植的特殊性,移植肺与外界相通,肺本身防御功能被破坏,加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移植肺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1],因此术后护理要求严格,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我们在实践中边摸索边改进,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丽;李萍;克热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采用奥沙利铂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奥沙利铂化疗,全程观察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均能顺利完成化疗,无1例奥沙利铂毒性反应影响化疗.结论 良好的护理可预防和减轻奥沙利铂的毒性反应,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霜;曹丹;赵军;郝丽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中常见的肿瘤,表浅膀胱肿瘤常采用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加术后膀胱内灌注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而浸润性膀胱癌易复发和远处转移,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淑燕;李欣;陈玉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优化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发展人类健康事业、提高人们生命质量的前提,更是在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需要致力解决的重要课题.现代护理学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健康的心理,然而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护理工作的超负荷和高度责任感,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性,护士职业前景暗淡等,给护士的心理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的康复.所以护理管理者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维持护士的心理健康:(1)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2)减轻压力,让护士轻装上阵.
作者:郑必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加强建筑布局和消毒设备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人性化人员管理及引进PDCA管理模式管理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探索如何建立新形势下的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应用PDCA管理模式提高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医院的发展和临床科室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周崇信;刘忠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液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使用三腔二囊管牵引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定时定量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胃管,抽出胃液,采用万华公司大便潜血胶体金检测试纸测定胃液潜血滴度,来辅助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否达到止血间期,并以胃镜对照判断符合率.结果 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胃液潜血滴度测定结果在1:1 024以下可判断达到止血间期,经胃镜检查对照符合率为90%,平均压迫时间较传统方法减少了14.1 h.结论 胃液潜血滴度测定辅助判断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效果优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可随机检查,操作简便、费用低、效果确切,减轻了患者留置三腔二囊管的身心痛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促进了护理观察质量,减少了护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水平及能力.
作者:马晓华;师瑞月;钟运莲;龚文波;陈卫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咯血有窒息危险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近5年来我院结核科住院大咯血患者127例,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通过对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目标和计划,并严格按要求执行.结果 127例患者严格按护理程序护理,除2例窒息死亡外,余未发生窒息.结论 对于咯血有窒息危险的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可有效地预防窒息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李秋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简要介绍了口腔护理现状、中药及中医手段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中药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岩梅;朱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