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波;杜美芳;邹月珍;文杏珠;苏艳玲;陈琳
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和设想人类应该如何应对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或是自然形成的或是人为形成的)是非常困难的.如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西班牙爆发的流感给人类社会以沉重的打击.相对于这次流感,第1次世界大战这场人为的战争悲剧仿佛并不让世人难以承受,但是关于那场健康危机的人类记忆却消失得很快,我们从1918年的那场灾难、2004年流感疫苗匮乏和2005年飓风的事件中汲取教训了吗?
作者:王少会;余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导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06年5月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实施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辅以预见性术前护理指导.结果 试验组在实施术前预见性护理指导后,睡眠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 预见性护理指导能有效改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的睡眠状况.
作者:吴九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 在职护士提高护士人文修养的重要性1.1 在职护士人文修养水平制约护理质量随着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向以人的身心健康为中心,护理的理论体系、工作内容、活动空间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护理实践中更加注重人本观和人文精神,充分体现护理的科技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与统一.
作者:韩炜;卢建文;张新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癔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取面对面交谈法及电话咨询教育法进行健康教育,从3个方面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1)癔症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2)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和态度;(3)自觉、主动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规律.结果 30例癔症患者在相关知识掌握方面及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信念和态度等方面均比以前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通过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健康教育,对癔症患者的康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杨陆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骨科高位截瘫患者康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骨科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颈髓损伤的住院患者140例.随机分组:奇数组为研究组,共70例在患者术后2 w开始采用增强自我效能感干预指导;偶数组为对照组,共70例,采用骨科截瘫护理常规护理.通过进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问卷调查,收集整理临床病例资料,门诊复诊查体记录结果等,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自理程度及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刚入院时的自我效能感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进行自我效能感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半年后院外随访:研究组患者自理程度、患者康复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都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研究组患者在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康复致残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侯成青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宫颈癌术后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手术后的102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对观察组患者所在的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分别在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QOL)进行随访测评.结果 同时对宫颈癌术后患者所在的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时更正社区人群对宫颈癌患者的错误看法,取得社会力量的支持,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社会支持可提高宫颈癌术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秀凤;林凤若;白满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静脉麻醉在门诊口腔手术中应用(无痛牙科)的安全性,探讨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60例行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靶控输注(TCI)组和手控输注(MAN)组,每组30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不同时间用药量的比较(给药前、给药后2 min、5 min、10 min)及术毕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及镇静深度.结果 患者意识消失所需要的时间无明显差别,MAN组在术中的燥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CI组(P<0.01),MAN组的MAP及HR在手术中明显波动.6例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动脉血压、心率一过性下降(P<0.01),但经严密的观察与及时处理,手术结束后上述指标很快恢复至正常范围,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TCI组与MAN组相比,诱导迅速、苏醒快.麻醉维持更加平稳,静脉麻醉应用于门诊口腔拔除阻生牙效果好、风险小,护理的配合对顺利安全完成手术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智敏;郭庆平;缪颖;王南燕;李恒;廖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为保证病人在围术期用药的安全性,本文对吸烟和术前不同用药与麻醉药之间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进行进行了回顾.
作者:曲淑英;赵泽芹;李春秋;周承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伴焦虑抑郁患者按心理检查时单双序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药物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对照组仅用常规药物治疗.每位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用焦虑抑郁量表和测查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并进行同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6个月焦虑抑郁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雅芹;楚平华;田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先天性无阴道多为双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患者多因青春期一直无月经来潮或婚后性交困难就诊.对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可行人工阴道成形术,且手术适合在婚前进行[1].1933年Ksido首创腹膜覆盖阴道成形术,经不断改进,认为此方法优于其他方法.腹膜覆盖阴道成形术是较理想的人工阴道术式,优点是人工阴道柔软、宽敞、湿润、可受激素影响、可磷状上皮化[2],为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
作者:郭宜川;段秀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吞咽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情绪障碍程度变化.方法 把60名中风后吞咽障碍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28 d.观察指标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和引用日本藤岛一郎的《摄食-吞咽障碍的等级(评价与目标)》以及参照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SDS)诊断标准.结果 康复训练组情绪改善程度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 对中风后吞咽障碍并发抑郁症状患者进行吞咽康复训练有助改善其情绪障碍程度.
作者:郑倩卿;赖莹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湿疹(czema)是一种炎症性皮肤反应,临床表现包括瘙痒、红斑、脱屑及成群丘疱疹.组织学特征为表皮细胞间水肿,伴有不同程度的棘层肥厚及浅表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本病可由许多外源性和内源性因素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引起.病因往往不易查清,我科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收治150例皮炎湿疹,应用派瑞松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现将治疗结果及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汪淼芹;刘琬椿;曾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常见于育龄妇女.研究显示AIH病人妊娠常与高胎儿丢失率(据报告高达14%)和孕妇并发症(包括早产、先兆子痫和需剖宫产)相关.此外,妊娠也能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为此,本研究分析了AIH妊娠病人的病程以及影响妊娠的相关风险因素.
作者:顾雪芬;魏聿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循证护理(EBP)应该是建立理想临床护理的动力.近年来,临床医生和医院已经开始努力去介绍循证护理的关键,这些努力具有改善病人的预后和降低价格的潜力.一些护理是需要应用EBP去更新的,哪些护理应该被选择呢?每个医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且护理中的一些变化可能对投资有较好的回报.
作者:庞爱芝;葛敏;李长青;赵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系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以及矿物质代谢紊乱,继而影响骨组织代谢及调钙激素或因子失调所致,发病率约为24%~5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唐旭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临床护理路径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陆续开展以来,各地护理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纷纷探讨与研究了这种新型护理模式,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本文旨在对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护理行业中实施的效果、作用、意义及展望做一阐述,以期通过笔者的文献学习,综合论点,为广大护理同仁提供较为科学、客观、全面的参考.
作者:冯蕾;王艳梅;蔺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老年人胃镜检查中应用654-2解痉易引起心率快、尿潴留等并发症,给病人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为寻找良好的解痉药物,于2005年4~12月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作为老年患者电子胃镜检查的解痉剂,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荣娟;徐金美;李林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呼吸科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21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分别于上机前、上机起始期、上机后对患者进行一对一个体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一般操作进行.结果 观察组有63例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好转出院,3例病情进展迅速,行气管插管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有44例接受此项治疗好转出院,11例不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其中3例好转出院,5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结论 对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患者进行个体的全程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上机成功率,减少腹胀、面部压伤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上机安全.
作者:刘希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为总结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降低产后出血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率.对我院产科2000~2003年收治的3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产妇无1例死亡.护理体会是护理人员熟悉或掌握产后出血的病因,做好产前产时监测,正确评估产后出血量,早期发现,及时抢救,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产后出血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赵兵;刘爱军;赵秀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加芬太尼麻醉在胃镜检查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443例,其中自愿接受麻醉的203例为观察组,未接受麻醉的240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检查过程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值.结果 观察组检查时间较对照组平均减少2 min,麻醉组心率、血压值无明显变化,术中8例出现一过性轻度血氧饱和度下降;5例有轻微咳嗽;2例有肢动.203例患者全部完成检查,醒后无不适感.对照组中有53例出现干呕,3例未完成检查.结论 异丙酚加芬太尼麻醉用于胃镜检查,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应激反应,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泽俊;陈祥爽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