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会;余波
本研究是在所在综合医院的ICU里进行的,这家医院服务于多元文化社区,ICU实施了整体、多学科的治疗护理措施.在研究期间病人得到了已被确认的受到尊重的护理,病人休息时,病房关闭2 h谢绝探视.关灯,除非有急诊,一般不打扰病人.病房采用光控制的电话系统.这意味着病人不必忍受着电话铃声和各种仪器的报警声,睡眠质量得到提高.由于音乐可能对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有帮助,故建议增加音乐疗法.
作者:周姝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病人的心理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也有变化,总的要求是: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护德,细致的护理,合理的饮食,舒适的环境.要求的终目的是:尽快就医,早日痊愈[1].
作者:许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慢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将68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慢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一般的出院指导.6个月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 试验组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高血压病人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顾海波;杜美芳;邹月珍;文杏珠;苏艳玲;陈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介绍了积极情绪及积极情绪研究现状,以及培养临床护理教师积极情绪的意义.提出对临床护理教师积极情绪的研究将促进临床护理教学及护理质量的提高、保障临床护理教师的身心健康、促进我国临床护理教学的发展.
作者:姜凤荣;陈向坤;李立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由于社会及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近代麻醉学的崛起非常迅速,麻醉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学从其自身的实践中汲取并集中了多种学科的有关理论与专科技术,从而形成了麻醉学自身的理论和技术体系.麻醉学已成为一门研究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机制和治疗的二级学科.随着人们对麻醉学科的重要性认识的增加,人们已越来越注重麻醉学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目前全国已有33所医学院校先后开设了麻醉学专业,已毕业学生近4 000人,麻醉学专业的毕业生正源源不断地充实到麻醉队伍中.
作者:韩炜;张新宇;唐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婴幼儿病情复杂且变化迅速,临床上需要依靠血液检验结果来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真实准确的检验结果,可为疾病的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动态依据,为医学研究提供客观的医学数据.
作者:陈静;王萍;毕晶;靳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老年人胃镜检查中应用654-2解痉易引起心率快、尿潴留等并发症,给病人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为寻找良好的解痉药物,于2005年4~12月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作为老年患者电子胃镜检查的解痉剂,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荣娟;徐金美;李林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性操作.在操作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静脉输液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的情况,尤其是对老年人、婴幼儿、休克和脱水病人的静脉输液穿刺,因穿刺后无回血导致不能判断穿刺是否成功,而拔出针头反复穿刺.这样既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又增加了护患、家属之间的矛盾,还会造成血管的破坏.给长期住院患者以后的穿刺带来困难,甚至因此失去抢救的有利时机.为此,我们对住院病人640例近6 440次静脉输液中的回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反复临床观察,得出以下有利于静脉输液回血的结论.
作者:葛志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结果 针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的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处理对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结论 科学的管理与精心的护理能使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艾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痔疮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在肛门直肠疾病中,其发病率占首位.而老年人的痔疮通常是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常需手术治疗.老年痔疮患者由于身体虚弱,常有并发症存在.因此,做好老年痔疮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我院自2000年12月~2006年12月,对136例老年混合痔病人进行了临床治疗护理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德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骨科高位截瘫患者康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骨科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颈髓损伤的住院患者140例.随机分组:奇数组为研究组,共70例在患者术后2 w开始采用增强自我效能感干预指导;偶数组为对照组,共70例,采用骨科截瘫护理常规护理.通过进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问卷调查,收集整理临床病例资料,门诊复诊查体记录结果等,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自理程度及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刚入院时的自我效能感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进行自我效能感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半年后院外随访:研究组患者自理程度、患者康复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都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研究组患者在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康复致残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侯成青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导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06年5月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实施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辅以预见性术前护理指导.结果 试验组在实施术前预见性护理指导后,睡眠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 预见性护理指导能有效改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的睡眠状况.
作者:吴九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运动耐力试验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应用,并曾是许多研究的焦点.运动耐力试验早是被用于辅助诊断冠心病的,但是现在它还被用于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评估,目的是在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和血流量需求的情况下观测心电图的变化.静息状态下,心肌组织从动脉血中摄取70%的氧--大多数身体各组织静息平均摄氧率为20%.
作者:潘淑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宫颈癌术后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手术后的102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对观察组患者所在的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分别在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QOL)进行随访测评.结果 同时对宫颈癌术后患者所在的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时更正社区人群对宫颈癌患者的错误看法,取得社会力量的支持,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社会支持可提高宫颈癌术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秀凤;林凤若;白满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临床护理路径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陆续开展以来,各地护理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纷纷探讨与研究了这种新型护理模式,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本文旨在对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护理行业中实施的效果、作用、意义及展望做一阐述,以期通过笔者的文献学习,综合论点,为广大护理同仁提供较为科学、客观、全面的参考.
作者:冯蕾;王艳梅;蔺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为总结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降低产后出血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率.对我院产科2000~2003年收治的3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产妇无1例死亡.护理体会是护理人员熟悉或掌握产后出血的病因,做好产前产时监测,正确评估产后出血量,早期发现,及时抢救,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产后出血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赵兵;刘爱军;赵秀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应用桩核烤瓷冠对残根、残冠进行修复,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修复方法,而制取桩核完整准确的印模是修复的关键,本文对制取桩核的方法及护理进行探讨.在门诊中选取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进行桩核烤瓷冠修复的患者,采用寒天印模材料与藻酸盐印模材料联合印模法间接制取桩核,制作出的修复体固位力好,边缘密合,得到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吴彩杰;代红;马冬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和设想人类应该如何应对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或是自然形成的或是人为形成的)是非常困难的.如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西班牙爆发的流感给人类社会以沉重的打击.相对于这次流感,第1次世界大战这场人为的战争悲剧仿佛并不让世人难以承受,但是关于那场健康危机的人类记忆却消失得很快,我们从1918年的那场灾难、2004年流感疫苗匮乏和2005年飓风的事件中汲取教训了吗?
作者:王少会;余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先天性无阴道多为双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患者多因青春期一直无月经来潮或婚后性交困难就诊.对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可行人工阴道成形术,且手术适合在婚前进行[1].1933年Ksido首创腹膜覆盖阴道成形术,经不断改进,认为此方法优于其他方法.腹膜覆盖阴道成形术是较理想的人工阴道术式,优点是人工阴道柔软、宽敞、湿润、可受激素影响、可磷状上皮化[2],为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
作者:郭宜川;段秀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顽固性胸水在治疗上较为棘手.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我们对13例此类患者采用甲氨喋呤加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同时给予操作前后的护理指导对确保该技术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化秋菊;张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