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强;刘秀勤;李韵;候剑辉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变可累及心脏、肾、肝等器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调查,目前全国每年大约有9万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为107.1亿元人民币[1].在影响血糖的多种危险因素中,超重与肥胖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肥胖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约50%的肥胖者将会患糖尿病[2].为了解郑州大学教职工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 dex,BMI)和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WHR)与血糖的关系,笔者对2008年该校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亚娟;班凌伟;赵杉;全姗姗;陈萍萍;谢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阈下抑郁高中生的自身认知和生活事件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为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自身认知问卷等自评量表对143名阈下抑郁高中生追踪调查2 a,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数据.结果 阈下抑郁的终生发生率为22.9%;生活事件(b=0.16,P<0.01)和自身认知(b=1.74,P<0.05)可预测追踪期间抑郁症状的变化;生活事件和自身认知的交互作用也可预测追踪期间抑郁症状的变化(b =0.04,P<0.05).在遭遇生活事件后,自信心较低者抑郁症状会明显高于自信心较高者,而且随着生活事件应激水平的增加,自信心较低者抑郁症状加重的速度也会明显高于自信心较高者.结论 生活事件会加得抑郁症状,而自信心较低会加强这一影响.
作者:杨娟;凌宇;姚树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血脂水平是人体脂类代谢的重要指标[1],高脂血症与脂肪肝、高血糖等疾病关系密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的健康状况亦发生很大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解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职工的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糖患病状况,为疾病预防保健提供依据,笔者对1 225名教职工体检中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糖结果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李珍;黄皓;林小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托幼机构是一个特殊场所,人口密集,场所中的公用物品幼儿接触次数多,极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是造成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做好公用物品消毒管理工作十分重要[1-3].为了解固原市托幼机构公用物品卫生状况,加强公用物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2001 - 2009年笔者对固原市32家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公用物品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治雄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校知识分子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状况及其与四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相关性,为改善相关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兰州理工大学2 600名教职工血清中的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尿酸(UA),测量血压,通过腹部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共检出脂肪肝410例,检出率为15.77% (410/2 600),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x2=12.14,P<0.01);脂肪肝组高血压、高血糖、高TG、高TC、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 高校教职工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较高,脂肪肝与高血压和血清中的TG,TC,GLU,UA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张正霞;马元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衢州市区公办、民办幼儿园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为制定幼儿卫生保健措施及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衢州市区4所公办和52所民办幼儿园共6463名儿童的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测定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衢州市民办幼儿园儿童低体重、消瘦和贫血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公办幼儿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尤其要加强民办幼儿园膳食管理,确保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作者:朱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运动伤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7所高校3 6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市大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率为51.0%,男生高于女生(x2=159.10,P<0.01);损伤部位以踝关节(27.4%)和手部(15.1%)为主;损伤分类以皮肤伤(28.2%)和关节伤(20.9%)较多;运动伤害发生率在不同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每天平均睡眠、学习、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以及是否参加体育类协会对运动伤害的发生存在影响(P值均<0.05);参加篮球和足球运动的伤害发生率高于未参加者(P值均<0.01);运动伤害多发生在下午(59.8%)(x2=37.66,P<0.01);运动伤害的发生与运动场所的条件以及个人因素有关(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加强大学生运动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白卫东;张媛;陈峰;钟倩红;陈青山;李晓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新疆柯尔克孜族2005 -2010年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为评价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2 975名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方法、标准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2005年同年龄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2010与2005年相比,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除个别年龄段下降外,均呈现提高趋势,且素质指标多数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O1).结论 应继续加强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扩大“蛋奶工程”覆盖面,加强营养干预,通过改变柯尔克孜族家庭传统生活方式等措施,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作者:毕存箭;杨俊敏;武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学校运动俱乐部对超重、肥胖儿童的干预效应,为建立有效可行的肥胖健康教育及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上海二联小学7~9岁儿童,采用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质指数标准为评价标准,共筛出超重和肥胖儿童85名.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干预组(66名)和对照组(19名).对干预组儿童进行学校运动俱乐部群体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1.5a后对2组儿童躯体形态指标进行测量并比较.结果 干预后肥胖和超重儿童所占比例分别下降25.8和1.5个百分点;干预组男童身高平均增长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女童体重平均增长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肥胖超重儿童在运动俱乐部活动中运动步数基本稳定在每天4 000步,达到运动下预规定的运动量,运动强度稳定在140次/min的佳运动心率水平上.结论 采用计步器和心率表对运动干预过程实施监控,建立肥胖儿童个人运动管理档案,合理调节运动处方,是科学管理干预运动的有效手段.
作者:陆大江;张永强;平杰;朱志高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儿童体格发育水平不仅是衡量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厦门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经济特区.为了解该地区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订儿童保健方针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6年12月- 2007年6月对厦门市2 842名3~6岁儿童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俊霞;沈彤;曾国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高血压前期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和2008年合肥市4所高校教师的体检资料,从中筛选出2a均参加体检且2006年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人群,分析该人群2a间血压转归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06年360例高血压前期人群中2 a后有86(23.9%)例进展至高血压;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转化为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15.1%,30.8%;血压水平在(120~129)/(80~84)mm Hg和(130~139)/(85~89) mm Hg的人群转化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17.9%,3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是该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上述因素每增加1个单位,转归为高血压的风险分别增加4.7%,23.2%,16.3%.结论 高校教师高血压前期患者转化为高血压的比例较高.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改变小良生活方式,阻止高血压前期进展至高血压.
作者:方中良;沈干;胡世莲;吴蕾;徐维平;靳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患病状况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超重与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兰州市兰化一中和五十一中初一至高三14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肥胖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兰州市男、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4.73%,4.13%,肥胖率分别为3.08%,1.54%;标准化后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性别、饮酒、吸烟、睡眠时间不足、每周多次吃鱼(OR值均>1),保护因素有锻炼、充足的睡眠(OR值均<1).结论 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高.应尽快采取措施,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超重和肥胖干预工作.
作者:贾世忠;魏学玲;张本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2010年北京市7~18岁中小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年龄、性别特征,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资料提供有益补充.方法 对2010年北京市体质调研7~18岁中小学生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男生腰围均值、腰臀比高于女生;城区男生臀围均值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郊区男、女生臀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均值12岁前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学生臀围均值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区男生腰围均值高于郊区男生(P<0.05);城区女生腰围均值与郊区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男女生臀围均值大于郊区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郊区男生腰臀比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郊区女生腰臀比均值高于城区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城乡7 ~18岁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随年龄变化总趋势一致,但城乡各指标间年龄、性别特征存在差异.
作者:邬盛鑫;夏天;杨忠;安康;尹丽君;王东江;宋玉珍;刘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现有的研究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成就动机、情绪反应和学习适应[1-4].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5].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是每一个老师、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笔者对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了连续8次的团体心理咨询,旨在研究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春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某医科大学教职工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探索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医科大学1 162名教职工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教职工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13.7%,男、女教职工分别为16.5%和10.9%.血尿酸水平与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及空腹血糖等指标存在相关性.血尿酸值在P75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是P25以下人群的3.00倍(95%CI=1.58 ~5.71).结论 某医科大学教职工高尿酸血症检出率较高,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存在相关性.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杨玲;王海林;陶芳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进行自行车伤害干预,探讨预防和控制中学生自行车伤害发生的措施和方法.方法 从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现况调查的7所中学中,随机抽取2所作为干预学校,另外5所作为对照学校.对干预学校的1 823名学生实施以健康教育、制度管理、严格执法以及环境改造等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学校的2 306名学生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1 a后,比较2组学生干预前后自身及相互预防控制自行车伤害知信行及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平均得分由干预前的9.08分增加到干预后的10.32分(P<0.01),骑车违章率由97.20%下降到94.94% (P <0.01),态度、信念各指标明显提高,自行车伤害发生率由7.46%下降到2.19% (P<0.01);对照组知识得分前后基本保持在8.49分,骑车违章率由97.09%下降到96.81%,自行车伤害发生率由6.85%下降到5.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的效益-费用比值为3.02:1.结论 以宣传教育、制度管理、严格监督执法以及环境改造为主的综合于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学生自行车伤害的发生.
作者:李志义;张亚英;黄沪涛;高树森;黄惠敏;周峰;苏慧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妇科疾病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常常困扰着广大女性,影响其生活及工作质量.目前,我国已广泛开展妇科疾病普查工作,尤其是对育龄期妇女进行妇科疾病普查.早期发现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及时控制某些疾病的进一步进展,降低死亡率.本文对某高校1 053例女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对妇科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以明确妇女病常见病、多发病及发病趋势,其更好地做好高校女教职工的健康保健工作.
作者:王磊;江新;贺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青少年青春发育水平与体育锻炼、静坐少动行为以及体脂分布之间的关系,为青春发动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东至县12所小学、初中、高中9~18岁学生540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青春发动延迟组与青春发动提前乡组较正常组均有更高的BMI值,上臂、肩胛下角和腹部皮褶厚度;男生青春发动延迟组与青春发动提前组较正常组有更高的BMI值,正常组较延迟组有着更高的上臂皮褶厚度,提前组较正常组有着更高的肩胛下皮褶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生中无论青春发动延迟组与青春发动提前组较正常组均有更低的体育锻炼参与率,且在大强度体育锻炼与几乎无体育锻炼项目上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青春发动延迟组与提前组几乎无体育锻炼的比率较正常组高,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春发动延迟组与提前组较正常组男、女生均有较高的完成学业等的静坐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春发育水平与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静坐少动行为、体脂分布紧密相联,学校体育卫生上作者应高度关注青春发动提前的儿童青少年.
作者:刘瑞;陶芳标;朱鹏;赵玉秋;王磊;王人喜;付继玲;祖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学校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为尽早预警学校传染病疫情,前移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辽宁省自2010年4月起在7个城市选取部分监测点校,开展学生因病缺课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现以本溪市某监测点校发生腮腺炎疫情为例,结合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对症状监测系统进行效果评价.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溪市6所监测点校的传染病症状监测数据和国家疾病监测信息传染病报告系统信息.
作者:任时;王宏伟;李伟民;周华;赵虹;程艳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描述郑州市7 ~18岁男童青春期性发育进程,为界定我国儿童少年青春期性发育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郑州市9所城乡中小学校7 ~18岁男生,每个年龄组至少200人,检查青春期性征发育状况并询问首次遗精情况,运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青春期重要发动事件平均年龄(中位年龄)及各主要百分位年龄.结果 城市男童首次遗精平均年龄为13.75岁,乡村男童为14.50岁;外生殖器Tanner发育分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1.27岁、14.02岁、15.80岁和16.45岁,发育早年龄7岁;阴毛发育Ⅱ期、Ⅲ期、Ⅳ期、Ⅴ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3.22岁、14.37岁、16.10岁和16.67岁,发育早年龄10岁;腋毛发育Ⅱ期、Ⅲ期的平均年龄为15.54岁和16.80岁,发育早年龄11岁;胡须发育Ⅱ期、Ⅲ期的平均年龄为16.02岁和16.88岁,发育早年龄11岁.睾丸容积≥4 mL的平均年龄9.98岁,≥12 mL的平均年龄12.41岁.结论 男童睾丸先发育,其次是外生殖器发育,然后是阴毛发育,约1 a后出现半数遗精,腋毛和胡须后发育;外生殖器和第二性征发育及首次遗精年龄存在城乡差异.
作者:娄晓民;王珍;王文科;宋长安;陶芳标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