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疫情暴发实例分析

任时;王宏伟;李伟民;周华;赵虹;程艳菲

关键词:传染病, 人群监测, 疾病暴发流行,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学校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为尽早预警学校传染病疫情,前移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辽宁省自2010年4月起在7个城市选取部分监测点校,开展学生因病缺课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现以本溪市某监测点校发生腮腺炎疫情为例,结合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对症状监测系统进行效果评价.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溪市6所监测点校的传染病症状监测数据和国家疾病监测信息传染病报告系统信息.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市大学生运动伤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运动伤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7所高校3 6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市大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率为51.0%,男生高于女生(x2=159.10,P<0.01);损伤部位以踝关节(27.4%)和手部(15.1%)为主;损伤分类以皮肤伤(28.2%)和关节伤(20.9%)较多;运动伤害发生率在不同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每天平均睡眠、学习、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以及是否参加体育类协会对运动伤害的发生存在影响(P值均<0.05);参加篮球和足球运动的伤害发生率高于未参加者(P值均<0.01);运动伤害多发生在下午(59.8%)(x2=37.66,P<0.01);运动伤害的发生与运动场所的条件以及个人因素有关(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加强大学生运动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白卫东;张媛;陈峰;钟倩红;陈青山;李晓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兰州市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兰州市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患病状况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超重与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兰州市兰化一中和五十一中初一至高三14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肥胖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兰州市男、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4.73%,4.13%,肥胖率分别为3.08%,1.54%;标准化后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性别、饮酒、吸烟、睡眠时间不足、每周多次吃鱼(OR值均>1),保护因素有锻炼、充足的睡眠(OR值均<1).结论 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高.应尽快采取措施,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超重和肥胖干预工作.

    作者:贾世忠;魏学玲;张本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肺活量体质量指数分析

    目的 分析1985 -2010年海淀区中小学生肺活量体质量指数变化趋势,为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海淀区历次学生体质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5 a间肺活量上升趋势,男生增幅531.81 mL,女生增幅287.44 mL,肺活量指数呈下降趋势,但2010年较2005年有所提高;25 a间男生降幅4.1 mL/kg,除16岁有所增长外,其他各年龄组均有所下降,女生降幅为0.3 mL/kg,除12,15,16,17岁有所增长外,其他各年龄组均有所下降.结论 中小学生身体机能水平下降趋势有所遏制,且与体格发育增长态势不协调.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以促进学生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琪;邬盛鑫;杨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环境感知系统与高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

    目的 探讨北京市高中生吸烟行为与环境感知系统中各因素的关系,为开展青少年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北京市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各1所,采用青少年健康与发展问卷中文版调查1 325名高中生,并对影响高中生吸烟的环境感知系统中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高中生尝试吸烟报告率为26.6%(男生35.5%,女生18.4%),现在吸烟报告率为8.8%(男生14.2%,女生3.9%).高中生吸烟行为与环境感知系统有密切关系,来自同伴和邻居的吸烟榜样是增加高中生吸烟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改善环境感知系统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

    作者:李融;马迎华;庄丽丽;吕晓静;胡芳;赵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新疆民语系和汉语系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目的 比较新疆民语系和汉语系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和课题组修订的维吾尔文版SCL - 90,对新疆汉语系列中小学教师1 025名、维吾尔语系列中小学教师536名进行测查.结果 汉语系中小学教师总分超过160者占49.78%,各因子分≥4者所占比例在2.36%~5.45%之间.存在学段、性别、年龄、学科及学历差异.维吾尔语系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汉语系教师的,总分超过160者占34.03%,各因子分≥4者所占比例在0~2.43%之间.结论 新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需要从社会、学校及个人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刘革;孜维达;迪丽娜尔;欧阳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合肥市高校教师高血压前期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高血压前期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和2008年合肥市4所高校教师的体检资料,从中筛选出2a均参加体检且2006年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人群,分析该人群2a间血压转归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06年360例高血压前期人群中2 a后有86(23.9%)例进展至高血压;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转化为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15.1%,30.8%;血压水平在(120~129)/(80~84)mm Hg和(130~139)/(85~89) mm Hg的人群转化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17.9%,3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是该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上述因素每增加1个单位,转归为高血压的风险分别增加4.7%,23.2%,16.3%.结论 高校教师高血压前期患者转化为高血压的比例较高.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改变小良生活方式,阻止高血压前期进展至高血压.

    作者:方中良;沈干;胡世莲;吴蕾;徐维平;靳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固原市托幼机构公用物品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托幼机构是一个特殊场所,人口密集,场所中的公用物品幼儿接触次数多,极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是造成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做好公用物品消毒管理工作十分重要[1-3].为了解固原市托幼机构公用物品卫生状况,加强公用物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2001 - 2009年笔者对固原市32家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公用物品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治雄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海淀区中小学校负责人生活方式现状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负责人的生活方式现状,为维护其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自编问卷,对海淀区27所中学66所小学的校长、书记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中小学负责人每天吃三餐的占79.2%,饮食搭配合理的占43.3%;男性有38.5%属于过度吸烟者;每次饮白酒100 mL以上的占58.7%;每天睡眠时间在6~8h的占89.9%,睡眠质量基本满意占79.0%;没有锻炼习惯的占26.8%,能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为8.2%.结论 海淀区中小学负责人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需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张卫光;孙鹏;尹丽君;郭景玉;吕书群;甘丽平;邬盛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肥胖儿童学校运动俱乐部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学校运动俱乐部对超重、肥胖儿童的干预效应,为建立有效可行的肥胖健康教育及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上海二联小学7~9岁儿童,采用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质指数标准为评价标准,共筛出超重和肥胖儿童85名.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干预组(66名)和对照组(19名).对干预组儿童进行学校运动俱乐部群体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1.5a后对2组儿童躯体形态指标进行测量并比较.结果 干预后肥胖和超重儿童所占比例分别下降25.8和1.5个百分点;干预组男童身高平均增长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女童体重平均增长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肥胖超重儿童在运动俱乐部活动中运动步数基本稳定在每天4 000步,达到运动下预规定的运动量,运动强度稳定在140次/min的佳运动心率水平上.结论 采用计步器和心率表对运动干预过程实施监控,建立肥胖儿童个人运动管理档案,合理调节运动处方,是科学管理干预运动的有效手段.

    作者:陆大江;张永强;平杰;朱志高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上海市某中心城区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 掌握近5 a来上海市某中心城区儿童超重和肥胖现患率,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采用普查的方法,共调查22 226名适龄在校儿童;2007 - 2009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调查不少于全区适龄学生数50%的原则设立监测点;2010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测量适龄儿童l 771名(占该年适龄儿童总数的12.24%).结果 2006 - 2010年男生超重率分别是14.85%,14.20%,14.25%,14.43%,17.91%,肥胖率是22.11%,20.63%,21.75%,19.16%,29.73%;女生超重率分别是10.13%,11.75%,12.83%,12.31%,13.59%,肥胖率是9.95%,10.68%,12.44%,11.06%,15.53%;男、女生合计超重率是13.02%,13.05%,13.57%,13.45%,15.75%,肥胖率是15.87%,15.97%,17.35%,15.43%,22.64%.结论 上海市某中心城区7~12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在上海市各区县中处于较高水平,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超重肥胖率呈稳步上升趋势.

    作者:付泽建;范宏恩;司梅;亓德云;林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欧洲一些国家学校卫生管理模式初探及启示

    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是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不但有利于学生增强健康意识,提高防范各种影响健康的危险行为的能力,而且对预防和遏制学校食物中毒和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学校卫生管理体系以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亟待健全,无论在校医队伍建设还是卫生制度建立与落实上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2007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以及2010年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均对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作者:张芯;姚志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学生吸烟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学生吸烟现状,为控烟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门头沟区5所中学生1 108名,以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对中学生吸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吸烟率为6.0%,不同性别及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里有无限制吸烟要求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校有无禁炯规定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好朋友及教师中是否有人吸烟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首次吸烟地点主要集中在家里(31.4%)、同学或朋友家(14.9%)、路上(14.5%%)、学校(13.5%);首次尝试吸烟年龄集中在10 ~15岁;70% ~ 85%的学生通过电视、教师、宣传画获得吸烟与健康相关知识.结论 控烟应从小抓起,国家、学校、家庭齐抓共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控烟氛围.

    作者:王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龙游县中小学生HBsAg及ALT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据报道,2004年我国普通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09%,属于国际高危范围内的高流行区[1].目前,测试感染乙肝常用的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液中的HBsAg.为了解浙江省龙游县中小学生HBsAg的感染情况,更好地控制和降低HBV在学校的传播,龙游县中医院于2009年10 - 11月对城区4所中小学校学生进行HBsAg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深圳市2006-2010年中小学生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伤害流行规律,为中小学生伤害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基于网络直报的中小学生伤害监测信息系统,于2006 -2010年对深圳市7个行政区的22所监测点校(小学11所,初中7所,高中4所)开展伤害监测.结果 2006-2010年4学年报告年伤害发生率在0.80% ~1.16%之间,男生多于女生.伤害原因以跌倒/坠落伤多(61.53%),伤害多发生于体育活动时(37.52%),伤害性质中以骨折多(30.91%),伤害部位则以上肢(43.44%)多.结论 加强运动伤害干预对于减少中小学生伤害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丽;吴宇;吴小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职工高脂血症及相关疾病患病情况

    血脂水平是人体脂类代谢的重要指标[1],高脂血症与脂肪肝、高血糖等疾病关系密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的健康状况亦发生很大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解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职工的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糖患病状况,为疾病预防保健提供依据,笔者对1 225名教职工体检中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糖结果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李珍;黄皓;林小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学习困难儿童个性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学习困难(LD)儿童的个性特征,为开展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沈阳市3所小学三~六年级的l 045名学生,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筛查学习困难儿童,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试儿童个性特征.结果 不同年级儿童学习困难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学习困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高于女生.学习困难组与正常组儿童P,E,N,L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习困难组儿童P,N分高于正常组,E,L分低于正常组.两组儿童E维度倾向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维度倾向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习困难儿童较正常儿童个性特征多表现为焦虑、抑郁、情绪稳定性差、多动、孤僻、内向、注意力不集中和心理发育不成熟等.

    作者:张迪;白春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大理学院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西方性解放观念的冲击,对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想单纯、克制能力弱、社会经验缺乏的大学生造成了很多严重负面影响,并导致部分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发生混乱[1-3].与性行为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可能影响大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和人生轨迹;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大学生群体中出现因性问题有关的各种纠纷,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刑事案件.所以,大学生性行为问题的研究是当前高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值得高度重视[4-8].本研究以云南大理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学生性行为发生及其与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关系,为更好地了解当地大学生的性安全问题提供基础信息和理论依据.

    作者:朱黎;汤珺;段淑英;王文霞;方文婷;雷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一起高校学生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和预防措施分析

    2010年10月25日,某高校发生一起学生食用超市销售的某品牌面包致沙门菌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波及该校5个学院,受威胁人口近2万人.针对爆发事件,学校立即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现报道如下.1一般情况该校位于城区,全校共有21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4 800名,学校有14个食堂,分散在各个学院,方便全校师生用餐,食堂环境卫生条件较好,大部分学生和部分教职工都在学校食堂用餐,但时常也有少数学生在周边饮食店用餐或个体超市买早点.

    作者:骆琼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兰州理工大学教职工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高校知识分子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状况及其与四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相关性,为改善相关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兰州理工大学2 600名教职工血清中的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尿酸(UA),测量血压,通过腹部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共检出脂肪肝410例,检出率为15.77% (410/2 600),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x2=12.14,P<0.01);脂肪肝组高血压、高血糖、高TG、高TC、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 高校教职工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较高,脂肪肝与高血压和血清中的TG,TC,GLU,UA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张正霞;马元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市7~22岁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关系

    目的 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早期预防视力不良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对学生视力与营养状况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7~17岁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逐渐上升,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男生营养不良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营养过剩组和营养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无显著相关.视力不良与性别、年龄、身高、臀围之间显示正相关,与体重之间显示负相关,与胸围、腰围、BNI、上臂皮褶厚度、肩胛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无显著相关.结论 北京市7 ~22岁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存在一定的联系.合理营养可以成为改善学生视力不良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赵雪梅;邬盛鑫;安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