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目的 了解某医科大学教职工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探索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医科大学1 162名教职工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教职工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13.7%,男、女教职工分别为16.5%和10.9%.血尿酸水平与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及空腹血糖等指标存在相关性.血尿酸值在P75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是P25以下人群的3.00倍(95%CI=1.58 ~5.71).结论 某医科大学教职工高尿酸血症检出率较高,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存在相关性.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杨玲;王海林;陶芳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伤害流行规律,为中小学生伤害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基于网络直报的中小学生伤害监测信息系统,于2006 -2010年对深圳市7个行政区的22所监测点校(小学11所,初中7所,高中4所)开展伤害监测.结果 2006-2010年4学年报告年伤害发生率在0.80% ~1.16%之间,男生多于女生.伤害原因以跌倒/坠落伤多(61.53%),伤害多发生于体育活动时(37.52%),伤害性质中以骨折多(30.91%),伤害部位则以上肢(43.44%)多.结论 加强运动伤害干预对于减少中小学生伤害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丽;吴宇;吴小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1985 -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为制定学校卫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北京市海淀区1985 -2010年体质调研的7~18岁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的数据资料,分析不同时期学生的变化.结果 1985 -2010年海淀区7~18岁男、女生身高、体重和胸围均值变化呈持续增大的趋势,7~18岁身高、体重和胸围男、女生平均增加值分别为6.00 cm和3.78 cm、10.41kg和5.21 kg及6.33 cm和4.01 cm.结论 海淀区7~18岁学生形态发育指标经历了从加速增长期到增速减缓期的变化趋势,1995年后在学生身高和胸围增速明显回落的同时,体重增速下降较为缓慢.
作者:安康;刘淑娟;杨巧玲;邬盛鑫;罗纳;刘建伟;朱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绍兴市1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 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抑郁、焦虑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2.0%和12.3%,男生抑郁检出率(44.7%)高于女生(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7,P<0.05);女生焦虑检出率(15.0%)高于男生(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94,P<0.01).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在不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181,11.185,P<0.01或P<0.05);城市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4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负担重、噪声影响、睡眠时间少、早餐不规律、朋友数量少等是抑郁、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普遍存在,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等相关.应加强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屠春雨;邢超;方益荣;何炳福;李明;谈荣梅;周国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现有的研究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成就动机、情绪反应和学习适应[1-4].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5].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是每一个老师、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笔者对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了连续8次的团体心理咨询,旨在研究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春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1998年之后,我国原来实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逐步被新建立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取代.由于财政投入不足,且大学生不是职工,不能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学校只能通过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商业保险来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商业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小,保费相对较高,品种多,分类细,理赔操作复杂,要想得到全面保障,需要购买多种保险,一般家庭难以负担[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看病就医问题,这项医疗保障制度是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体制,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更加切实的医疗保障[2].然而大学生和普通城镇居民在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和就医习惯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为了解合肥地区在校大学生医保意愿和就医相关行为,笔者于2010年进行了该项调查.
作者:黄伟;汪珶;赵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自卑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自卑感量表(FIS)、自杀态度问卷(QSA),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河南科技学院76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筛选自杀意念学生,并采用同归分析方法研究自杀意念与各种心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5.9%,性别、本专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有自杀意念者SCL - 90总分及10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者;有自杀意念的内外向(E)和掩饰性(L)得分较低,神经质(N)和精神质(P)得分较高;自杀意念者的自卑总分、自我价值、社交自信、体能自信分数高于无自杀意念组;有自杀意念者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及对安乐死态度方面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自卑感、N分、P分正相关,与E分、L分负相关.结论 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人格缺陷明显,自卑感强,对自杀持较宽容态度.应关注睡眠差,有精种质、神经质特征,以及对自杀行为持认可态度的人.
作者:王冰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5· 12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的乐观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并检验应对效能在乐观与应对方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重震区322名初一到初三年级323名学生,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施测问卷包括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Life Orientation Test-Revised Scale,LOT - R),应对效能问卷(Coping Efficacy Questionnaire,CEQ)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结果 震区初中生的乐观倾向与应对效能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在(r值分别为0.48,0.38,P值均<0.01),悲观倾向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 =0.36,P<0.01)、与应对效能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乐观倾向和悲观倾向分别对积极(β=0.43)和消极应对方式(β=0.28)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应对效能在乐观、悲观倾向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应对效能在乐观与应对方式之间能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谢倩;陈谢平;翟瑞;辛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教职工体检活动目的是及时发现影响教职工健康的主要因素,提高教职工身体素质.本文分析天津职业大学2010年教职工(包括退休教工)健康检查结果,为制定合理保健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天津职业大学全校在职教工和退休教工(不包括高级职称及在职和退休校级领导)共计509名,其中男教工234名,女教工275名;年龄小25岁,大81岁.
作者:王莉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学校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为尽早预警学校传染病疫情,前移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辽宁省自2010年4月起在7个城市选取部分监测点校,开展学生因病缺课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现以本溪市某监测点校发生腮腺炎疫情为例,结合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对症状监测系统进行效果评价.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溪市6所监测点校的传染病症状监测数据和国家疾病监测信息传染病报告系统信息.
作者:任时;王宏伟;李伟民;周华;赵虹;程艳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进行自行车伤害干预,探讨预防和控制中学生自行车伤害发生的措施和方法.方法 从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现况调查的7所中学中,随机抽取2所作为干预学校,另外5所作为对照学校.对干预学校的1 823名学生实施以健康教育、制度管理、严格执法以及环境改造等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学校的2 306名学生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1 a后,比较2组学生干预前后自身及相互预防控制自行车伤害知信行及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平均得分由干预前的9.08分增加到干预后的10.32分(P<0.01),骑车违章率由97.20%下降到94.94% (P <0.01),态度、信念各指标明显提高,自行车伤害发生率由7.46%下降到2.19% (P<0.01);对照组知识得分前后基本保持在8.49分,骑车违章率由97.09%下降到96.81%,自行车伤害发生率由6.85%下降到5.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的效益-费用比值为3.02:1.结论 以宣传教育、制度管理、严格监督执法以及环境改造为主的综合于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学生自行车伤害的发生.
作者:李志义;张亚英;黄沪涛;高树森;黄惠敏;周峰;苏慧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代谢综合征易引起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已经被公认为糖尿病、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为了解某高校在职教职工血糖、血脂水平,及早制定预防措施,2010年11月为在职教职工进行体检,包括血糖( 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 -C)等血液检验.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为某高校全校在职教职工,体检资料完整者共计2 261名,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男性1 291名,女性970名;21~30岁组246名(10.88%),31~40岁组804名(35.56%),41 ~50岁组861名(38.08%),51 ~60岁组350名(15.48%).
作者:郑书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学生吸烟现状,为控烟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门头沟区5所中学生1 108名,以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对中学生吸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吸烟率为6.0%,不同性别及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里有无限制吸烟要求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校有无禁炯规定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好朋友及教师中是否有人吸烟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首次吸烟地点主要集中在家里(31.4%)、同学或朋友家(14.9%)、路上(14.5%%)、学校(13.5%);首次尝试吸烟年龄集中在10 ~15岁;70% ~ 85%的学生通过电视、教师、宣传画获得吸烟与健康相关知识.结论 控烟应从小抓起,国家、学校、家庭齐抓共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控烟氛围.
作者:王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7~18岁中小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水平及与年龄、性别、体型特征的关系,为儿童肥胖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7 ~18岁中小学生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其分布特征及与年龄、性别、体型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中小学生腰围、臀围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2岁以前增幅迅速.腰臀比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趋势.各年龄组男生腰围和腰臀比均值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臀围除10~12,13 -15岁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体型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P<0.01).男生腰臀比与身高呈负相关(r=-0.353,P<0.01),女生腰臀比与体重呈负相关(r=-0.084,P<0.01).结论 北京市不同性别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随年龄变化总趋势一致,但不同体型学生各指标差异显著.
作者:邬盛鑫;夏天;杨忠;尹丽君;王东江;宋玉珍;安康;刘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具体制度设计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点,在保障范围和水平上有别于普通城镇居民.本文在调研合肥地区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意愿与普通城镇居民医保差距的基础上提出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的建议,探讨构建在校大学生较合理的参保方案.
作者:汪珶;黄伟;赵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陕西省某高校健康教职工血清对氧磷酶(PON)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为改善该人群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陕西省某高校健康知识分子270名,测量研究对象坐位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生化指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氧磷酶水平;分析对氧磷酶与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lg-PON为(5.51±0.67) pg/mL,女性为(5.83±0.76)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ON浓度在各年龄组教职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发现,PON与LDL -C(r=-0.354)和血糖(r=-0.134)呈显著负相关,而与HDL-C(r =0.793)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高校知识分子PON浓度男性低于女性,LDL -C,HDL -C和血糖影响PON的浓度.
作者:卢群;田刚;张勇;鲁敏;马爱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朋辈主持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疗效,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UPI及SCL-90筛查某医学院2009年入学新生,获心理问题阳性者74名.将阳性者每10人分为一组,每组由2名朋辈辅导员带领,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用SCL - 90,SDS,IAS评估心理辅导的效果.结果 经过心理辅导,心理问题阳性大学生在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方面与心理辅导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朋辈主持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由朋辈辅导员主持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充分发挥非心理学专业者的作用,极大地缓解目前高校心理辅导力量的不足.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运动伤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7所高校3 6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市大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率为51.0%,男生高于女生(x2=159.10,P<0.01);损伤部位以踝关节(27.4%)和手部(15.1%)为主;损伤分类以皮肤伤(28.2%)和关节伤(20.9%)较多;运动伤害发生率在不同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每天平均睡眠、学习、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以及是否参加体育类协会对运动伤害的发生存在影响(P值均<0.05);参加篮球和足球运动的伤害发生率高于未参加者(P值均<0.01);运动伤害多发生在下午(59.8%)(x2=37.66,P<0.01);运动伤害的发生与运动场所的条件以及个人因素有关(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加强大学生运动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白卫东;张媛;陈峰;钟倩红;陈青山;李晓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是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不但有利于学生增强健康意识,提高防范各种影响健康的危险行为的能力,而且对预防和遏制学校食物中毒和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学校卫生管理体系以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亟待健全,无论在校医队伍建设还是卫生制度建立与落实上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2007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以及2010年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均对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作者:张芯;姚志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缺铁性贫血状况动态变化,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贫血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海淀区全国体质调研点校7,9,12,14,17岁汉族学生,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法和贫血诊断标准进行筛查,比较2010年和2005年海淀区学生贫血检出率.结果 2010年海淀区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为4.7%,低于2005年的9.1%(P<0.05);女生贫血检出率降低5.5个百分点(P<0.05).2010年以边缘性贫血为主,占88.0%.7岁年龄组学生贫血检出率高,之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结论 海淀区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效.
作者:赵晶;李宏仁;邬盛鑫;安康;刘淑娟;刘建伟;杨巧玲;罗纳;朱霖;贾利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