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晶;李宏仁;邬盛鑫;安康;刘淑娟;刘建伟;杨巧玲;罗纳;朱霖;贾利
目的 掌握近5 a来上海市某中心城区儿童超重和肥胖现患率,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采用普查的方法,共调查22 226名适龄在校儿童;2007 - 2009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调查不少于全区适龄学生数50%的原则设立监测点;2010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测量适龄儿童l 771名(占该年适龄儿童总数的12.24%).结果 2006 - 2010年男生超重率分别是14.85%,14.20%,14.25%,14.43%,17.91%,肥胖率是22.11%,20.63%,21.75%,19.16%,29.73%;女生超重率分别是10.13%,11.75%,12.83%,12.31%,13.59%,肥胖率是9.95%,10.68%,12.44%,11.06%,15.53%;男、女生合计超重率是13.02%,13.05%,13.57%,13.45%,15.75%,肥胖率是15.87%,15.97%,17.35%,15.43%,22.64%.结论 上海市某中心城区7~12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在上海市各区县中处于较高水平,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超重肥胖率呈稳步上升趋势.
作者:付泽建;范宏恩;司梅;亓德云;林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某医科大学教职工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探索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医科大学1 162名教职工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教职工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13.7%,男、女教职工分别为16.5%和10.9%.血尿酸水平与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及空腹血糖等指标存在相关性.血尿酸值在P75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是P25以下人群的3.00倍(95%CI=1.58 ~5.71).结论 某医科大学教职工高尿酸血症检出率较高,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存在相关性.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杨玲;王海林;陶芳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变可累及心脏、肾、肝等器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调查,目前全国每年大约有9万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为107.1亿元人民币[1].在影响血糖的多种危险因素中,超重与肥胖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肥胖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约50%的肥胖者将会患糖尿病[2].为了解郑州大学教职工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 dex,BMI)和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WHR)与血糖的关系,笔者对2008年该校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亚娟;班凌伟;赵杉;全姗姗;陈萍萍;谢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儿童体格发育水平不仅是衡量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厦门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经济特区.为了解该地区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订儿童保健方针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6年12月- 2007年6月对厦门市2 842名3~6岁儿童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俊霞;沈彤;曾国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血压是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发育和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反映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生理生化指标[1].以往研究较多的是血压值增高与生活习惯的相关关系[2-3].该文采用青海省2010年10-11月进行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数据,通过对女大学生生活方式与血压水平的调查,探讨青海省高校来自农牧区女大学生血压偏低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李建英;杨国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广州大学城学生发热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为深化流感防控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建立广州大学城发热症状监测系统,收集汇总10所高校每日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就诊数据,对预警信号进行排查与处置.结果 2008 - 2010年广州大学城流感样病例就诊率为0.96% ~ 16.39%,平均为4.10%,在每年的6-7月形成活动高峰,与全市哨点医院监测结果显著相关(r=0.697,P<0.01).发出预警信号49个,确定流感暴发13起.采取控制措施后13起暴发疫情持续时间为l~6d,中位数为4d,每起疫情发病8 ~21人,全部被控制在原发班级或宿舍内.结论 广州大学城学生发热症状监测系统对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疫情的早期预警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李铁钢;杨智聪;袁俊;练桂雄;宋晓红;王玉林;李美霞;柳洋;陆剑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代谢综合征易引起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已经被公认为糖尿病、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为了解某高校在职教职工血糖、血脂水平,及早制定预防措施,2010年11月为在职教职工进行体检,包括血糖( 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 -C)等血液检验.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为某高校全校在职教职工,体检资料完整者共计2 261名,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男性1 291名,女性970名;21~30岁组246名(10.88%),31~40岁组804名(35.56%),41 ~50岁组861名(38.08%),51 ~60岁组350名(15.48%).
作者:郑书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负责人的生活方式现状,为维护其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自编问卷,对海淀区27所中学66所小学的校长、书记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中小学负责人每天吃三餐的占79.2%,饮食搭配合理的占43.3%;男性有38.5%属于过度吸烟者;每次饮白酒100 mL以上的占58.7%;每天睡眠时间在6~8h的占89.9%,睡眠质量基本满意占79.0%;没有锻炼习惯的占26.8%,能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为8.2%.结论 海淀区中小学负责人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需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张卫光;孙鹏;尹丽君;郭景玉;吕书群;甘丽平;邬盛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衢州市区公办、民办幼儿园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为制定幼儿卫生保健措施及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衢州市区4所公办和52所民办幼儿园共6463名儿童的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测定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衢州市民办幼儿园儿童低体重、消瘦和贫血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公办幼儿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尤其要加强民办幼儿园膳食管理,确保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作者:朱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高血压前期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和2008年合肥市4所高校教师的体检资料,从中筛选出2a均参加体检且2006年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人群,分析该人群2a间血压转归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06年360例高血压前期人群中2 a后有86(23.9%)例进展至高血压;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转化为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15.1%,30.8%;血压水平在(120~129)/(80~84)mm Hg和(130~139)/(85~89) mm Hg的人群转化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17.9%,3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是该人群进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上述因素每增加1个单位,转归为高血压的风险分别增加4.7%,23.2%,16.3%.结论 高校教师高血压前期患者转化为高血压的比例较高.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改变小良生活方式,阻止高血压前期进展至高血压.
作者:方中良;沈干;胡世莲;吴蕾;徐维平;靳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缺铁性贫血状况动态变化,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贫血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海淀区全国体质调研点校7,9,12,14,17岁汉族学生,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法和贫血诊断标准进行筛查,比较2010年和2005年海淀区学生贫血检出率.结果 2010年海淀区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为4.7%,低于2005年的9.1%(P<0.05);女生贫血检出率降低5.5个百分点(P<0.05).2010年以边缘性贫血为主,占88.0%.7岁年龄组学生贫血检出率高,之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结论 海淀区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效.
作者:赵晶;李宏仁;邬盛鑫;安康;刘淑娟;刘建伟;杨巧玲;罗纳;朱霖;贾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学生吸烟现状,为控烟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门头沟区5所中学生1 108名,以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对中学生吸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吸烟率为6.0%,不同性别及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里有无限制吸烟要求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校有无禁炯规定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好朋友及教师中是否有人吸烟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首次吸烟地点主要集中在家里(31.4%)、同学或朋友家(14.9%)、路上(14.5%%)、学校(13.5%);首次尝试吸烟年龄集中在10 ~15岁;70% ~ 85%的学生通过电视、教师、宣传画获得吸烟与健康相关知识.结论 控烟应从小抓起,国家、学校、家庭齐抓共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控烟氛围.
作者:王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欺负、受欺负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为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6所小学的742名三~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拒绝显著高于受欺负者(P<0.05).男生受欺负者的同伴接纳显著低于女生,女生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接纳显著低于男生(P<0.05).求助者的同伴接纳高于不求助者(P<0.01).男生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被拒绝比例高于其他组,欺负者受欢迎比例高于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而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被忽视比例高(P<0.01).结论 小学生同伴关系存在欺负行为角色与性别差异.
作者:肖少北;刘丽琼;朱铭;张燕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2010年10月25日,某高校发生一起学生食用超市销售的某品牌面包致沙门菌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波及该校5个学院,受威胁人口近2万人.针对爆发事件,学校立即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现报道如下.1一般情况该校位于城区,全校共有21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4 800名,学校有14个食堂,分散在各个学院,方便全校师生用餐,食堂环境卫生条件较好,大部分学生和部分教职工都在学校食堂用餐,但时常也有少数学生在周边饮食店用餐或个体超市买早点.
作者:骆琼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绍兴市1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 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抑郁、焦虑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2.0%和12.3%,男生抑郁检出率(44.7%)高于女生(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7,P<0.05);女生焦虑检出率(15.0%)高于男生(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94,P<0.01).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在不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181,11.185,P<0.01或P<0.05);城市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4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负担重、噪声影响、睡眠时间少、早餐不规律、朋友数量少等是抑郁、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普遍存在,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等相关.应加强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屠春雨;邢超;方益荣;何炳福;李明;谈荣梅;周国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依恋和应激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为大学生抑郁的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湖南大学财经学院和中南大学二、三年级大学生647名进行调查.在完成了包含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依恋和抑郁症状在内的首次测评1个月后完成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的追踪测评.结果 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大小、支持满意度和安全依恋与抑郁均呈负相关(r=-0.44~ -0.18,P值均<0.01),应激、不安全依恋与抑郁均呈正相关(r=0.20 ~0.44,P值均<0.01);路径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满意度、网络大小、亲密性)、应激可通过不安全型依恋间接作用于抑郁,不安全型依恋是社会支持对抑郁作用的中介变量.结论 社会支持、依恋与应激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对大学生抑郁的预测性;不安全型依恋是社会支持、应激对抑郁作用的中介变量.
作者:邹涛;姚树桥;代晖;朱熊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据报道,2004年我国普通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09%,属于国际高危范围内的高流行区[1].目前,测试感染乙肝常用的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液中的HBsAg.为了解浙江省龙游县中小学生HBsAg的感染情况,更好地控制和降低HBV在学校的传播,龙游县中医院于2009年10 - 11月对城区4所中小学校学生进行HBsAg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北京市高中生吸烟行为与环境感知系统中各因素的关系,为开展青少年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北京市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各1所,采用青少年健康与发展问卷中文版调查1 325名高中生,并对影响高中生吸烟的环境感知系统中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高中生尝试吸烟报告率为26.6%(男生35.5%,女生18.4%),现在吸烟报告率为8.8%(男生14.2%,女生3.9%).高中生吸烟行为与环境感知系统有密切关系,来自同伴和邻居的吸烟榜样是增加高中生吸烟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改善环境感知系统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
作者:李融;马迎华;庄丽丽;吕晓静;胡芳;赵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2010年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及城乡、性别差异,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相应资料.方法 根据201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7~22岁城乡男、女学生的体质健康调研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存在城乡差异,女生比男生在体重方面更早消除城乡差异.生长过程的动态变化和终身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营养过剩的检出率均为男生(26.6%)高于女生(15.9%),城市学生高于郊区;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女生(8.2%)高于男生(6.6%),城市高于乡村.结论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城乡差距仍然显著,应采取措施,消除儿童发育的环境差异.
作者:马帅;邬盛鑫;杨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7~18岁中小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水平及与年龄、性别、体型特征的关系,为儿童肥胖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7 ~18岁中小学生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其分布特征及与年龄、性别、体型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中小学生腰围、臀围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2岁以前增幅迅速.腰臀比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趋势.各年龄组男生腰围和腰臀比均值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臀围除10~12,13 -15岁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体型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P<0.01).男生腰臀比与身高呈负相关(r=-0.353,P<0.01),女生腰臀比与体重呈负相关(r=-0.084,P<0.01).结论 北京市不同性别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随年龄变化总趋势一致,但不同体型学生各指标差异显著.
作者:邬盛鑫;夏天;杨忠;尹丽君;王东江;宋玉珍;安康;刘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