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理学院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朱黎;汤珺;段淑英;王文霞;方文婷;雷玉

关键词:性行为, 对比研究, 学生
摘要:近年来西方性解放观念的冲击,对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想单纯、克制能力弱、社会经验缺乏的大学生造成了很多严重负面影响,并导致部分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发生混乱[1-3].与性行为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可能影响大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和人生轨迹;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大学生群体中出现因性问题有关的各种纠纷,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刑事案件.所以,大学生性行为问题的研究是当前高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值得高度重视[4-8].本研究以云南大理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学生性行为发生及其与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关系,为更好地了解当地大学生的性安全问题提供基础信息和理论依据.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兰州市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兰州市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患病状况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超重与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兰州市兰化一中和五十一中初一至高三14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肥胖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兰州市男、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4.73%,4.13%,肥胖率分别为3.08%,1.54%;标准化后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性别、饮酒、吸烟、睡眠时间不足、每周多次吃鱼(OR值均>1),保护因素有锻炼、充足的睡眠(OR值均<1).结论 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高.应尽快采取措施,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超重和肥胖干预工作.

    作者:贾世忠;魏学玲;张本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环境感知系统与高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

    目的 探讨北京市高中生吸烟行为与环境感知系统中各因素的关系,为开展青少年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北京市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各1所,采用青少年健康与发展问卷中文版调查1 325名高中生,并对影响高中生吸烟的环境感知系统中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高中生尝试吸烟报告率为26.6%(男生35.5%,女生18.4%),现在吸烟报告率为8.8%(男生14.2%,女生3.9%).高中生吸烟行为与环境感知系统有密切关系,来自同伴和邻居的吸烟榜样是增加高中生吸烟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改善环境感知系统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

    作者:李融;马迎华;庄丽丽;吕晓静;胡芳;赵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室内装修污染对学龄儿童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室内装修污染对学龄儿童肺功能的影响,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 对泰安市城区5所小学的二~四年级(7 ~10岁)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室内装修状况、室内空气污染指标监测及儿童肺功能.结果 随居室装修时间的延长,室内空气中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的超标率均有所下降(P<0.0l);有室内装修家庭的学龄儿童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无室内装修组(P<0.0l);甲醛浓度超标家庭的学龄儿童肺功能指标低于未超标者(P<0.01).结论 室内装修污染尤其是甲醛浓度超标可能影响学龄儿童的肺功能,对儿童呼吸健康造成危害.

    作者:刘风云;肖运迎;孙铮;唐小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衢州市区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儿童营养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衢州市区公办、民办幼儿园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为制定幼儿卫生保健措施及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衢州市区4所公办和52所民办幼儿园共6463名儿童的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测定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衢州市民办幼儿园儿童低体重、消瘦和贫血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公办幼儿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尤其要加强民办幼儿园膳食管理,确保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作者:朱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上海市某中心城区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 掌握近5 a来上海市某中心城区儿童超重和肥胖现患率,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采用普查的方法,共调查22 226名适龄在校儿童;2007 - 2009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调查不少于全区适龄学生数50%的原则设立监测点;2010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测量适龄儿童l 771名(占该年适龄儿童总数的12.24%).结果 2006 - 2010年男生超重率分别是14.85%,14.20%,14.25%,14.43%,17.91%,肥胖率是22.11%,20.63%,21.75%,19.16%,29.73%;女生超重率分别是10.13%,11.75%,12.83%,12.31%,13.59%,肥胖率是9.95%,10.68%,12.44%,11.06%,15.53%;男、女生合计超重率是13.02%,13.05%,13.57%,13.45%,15.75%,肥胖率是15.87%,15.97%,17.35%,15.43%,22.64%.结论 上海市某中心城区7~12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在上海市各区县中处于较高水平,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超重肥胖率呈稳步上升趋势.

    作者:付泽建;范宏恩;司梅;亓德云;林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天津职业大学2010年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

    教职工体检活动目的是及时发现影响教职工健康的主要因素,提高教职工身体素质.本文分析天津职业大学2010年教职工(包括退休教工)健康检查结果,为制定合理保健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天津职业大学全校在职教工和退休教工(不包括高级职称及在职和退休校级领导)共计509名,其中男教工234名,女教工275名;年龄小25岁,大81岁.

    作者:王莉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团体心理咨询对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效果评价

    现有的研究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成就动机、情绪反应和学习适应[1-4].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5].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是每一个老师、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笔者对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了连续8次的团体心理咨询,旨在研究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春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学习困难儿童个性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学习困难(LD)儿童的个性特征,为开展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沈阳市3所小学三~六年级的l 045名学生,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筛查学习困难儿童,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试儿童个性特征.结果 不同年级儿童学习困难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学习困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高于女生.学习困难组与正常组儿童P,E,N,L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习困难组儿童P,N分高于正常组,E,L分低于正常组.两组儿童E维度倾向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维度倾向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习困难儿童较正常儿童个性特征多表现为焦虑、抑郁、情绪稳定性差、多动、孤僻、内向、注意力不集中和心理发育不成熟等.

    作者:张迪;白春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工作成瘾量表在高校教师中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 检验工作成瘾量表在高校教师群体中的适用性,为高校教师工作成瘾研究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方法 使用工作成瘾量表中译本,对409名哈尔滨、长春、大连的高校教师进行正式测量,检验各项信、效度指标.结果 项目分析后的10题工作成瘾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6,重测信度为0.76.该量表包含过度工作和强迫工作2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双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标x2/ df,RMSEA,GFI,AGFI,NFI,CFI分别为3.84,0.08,0.94,0.90,0.86,0.87,该模型在男、女组具有不变的结构.工作成瘾与工作倦怠效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修订后的中文版工作成瘾量表信、效度较高,可在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等相关研究中使用.

    作者:张琳琳;马世超;梅松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厦门市3~6岁儿童体格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儿童体格发育水平不仅是衡量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厦门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经济特区.为了解该地区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订儿童保健方针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6年12月- 2007年6月对厦门市2 842名3~6岁儿童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俊霞;沈彤;曾国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郑州市男童青春期性征发育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描述郑州市7 ~18岁男童青春期性发育进程,为界定我国儿童少年青春期性发育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郑州市9所城乡中小学校7 ~18岁男生,每个年龄组至少200人,检查青春期性征发育状况并询问首次遗精情况,运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青春期重要发动事件平均年龄(中位年龄)及各主要百分位年龄.结果 城市男童首次遗精平均年龄为13.75岁,乡村男童为14.50岁;外生殖器Tanner发育分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1.27岁、14.02岁、15.80岁和16.45岁,发育早年龄7岁;阴毛发育Ⅱ期、Ⅲ期、Ⅳ期、Ⅴ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3.22岁、14.37岁、16.10岁和16.67岁,发育早年龄10岁;腋毛发育Ⅱ期、Ⅲ期的平均年龄为15.54岁和16.80岁,发育早年龄11岁;胡须发育Ⅱ期、Ⅲ期的平均年龄为16.02岁和16.88岁,发育早年龄11岁.睾丸容积≥4 mL的平均年龄9.98岁,≥12 mL的平均年龄12.41岁.结论 男童睾丸先发育,其次是外生殖器发育,然后是阴毛发育,约1 a后出现半数遗精,腋毛和胡须后发育;外生殖器和第二性征发育及首次遗精年龄存在城乡差异.

    作者:娄晓民;王珍;王文科;宋长安;陶芳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兰州理工大学教职工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高校知识分子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状况及其与四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相关性,为改善相关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兰州理工大学2 600名教职工血清中的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尿酸(UA),测量血压,通过腹部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共检出脂肪肝410例,检出率为15.77% (410/2 600),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x2=12.14,P<0.01);脂肪肝组高血压、高血糖、高TG、高TC、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 高校教职工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较高,脂肪肝与高血压和血清中的TG,TC,GLU,UA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张正霞;马元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绍兴市1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 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抑郁、焦虑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2.0%和12.3%,男生抑郁检出率(44.7%)高于女生(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7,P<0.05);女生焦虑检出率(15.0%)高于男生(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94,P<0.01).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在不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181,11.185,P<0.01或P<0.05);城市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4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负担重、噪声影响、睡眠时间少、早餐不规律、朋友数量少等是抑郁、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普遍存在,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等相关.应加强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屠春雨;邢超;方益荣;何炳福;李明;谈荣梅;周国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市2010年城乡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2010年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及城乡、性别差异,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相应资料.方法 根据201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7~22岁城乡男、女学生的体质健康调研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存在城乡差异,女生比男生在体重方面更早消除城乡差异.生长过程的动态变化和终身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营养过剩的检出率均为男生(26.6%)高于女生(15.9%),城市学生高于郊区;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女生(8.2%)高于男生(6.6%),城市高于乡村.结论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城乡差距仍然显著,应采取措施,消除儿童发育的环境差异.

    作者:马帅;邬盛鑫;杨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广州大学城学生发热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对广州大学城学生发热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为深化流感防控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建立广州大学城发热症状监测系统,收集汇总10所高校每日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就诊数据,对预警信号进行排查与处置.结果 2008 - 2010年广州大学城流感样病例就诊率为0.96% ~ 16.39%,平均为4.10%,在每年的6-7月形成活动高峰,与全市哨点医院监测结果显著相关(r=0.697,P<0.01).发出预警信号49个,确定流感暴发13起.采取控制措施后13起暴发疫情持续时间为l~6d,中位数为4d,每起疫情发病8 ~21人,全部被控制在原发班级或宿舍内.结论 广州大学城学生发热症状监测系统对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疫情的早期预警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李铁钢;杨智聪;袁俊;练桂雄;宋晓红;王玉林;李美霞;柳洋;陆剑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厦门市城乡初中生归因方式分析

    目的 探索初中生归因方式的城乡差异,为初中生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厦门市城市与农村各3所初中,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1 476人进行儿童归因风格问卷调查.结果 城市初中女生归因方式中普遍的好( PvG)比农村女生高,总体的坏(TB)、普遍的坏(PvB)及个别的坏(PsB)城市女生比农村女生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初中男生归因方式中 PvB、TB、希望分数(HoB)比农村男生低,PvG比农村男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农村初一学生归因方式中PsB,TB和PvB均高于城市(P值均<0.05);农村初二学生归因方式中PvB、TB高于城市(P<0.05),而PvG、总体的好(TG)低于城市(P<0.01或P<0.05);农村初三学生归因方式中永久的好(PmG)高于城市学生(P<0.01).结论 农村初中生比城市初中生悲观、自卑,相反城市初中生比农村初中生乐观、自信;农村初一、二年级学生比城市学生自卑,初三学生比城市学生乐观.

    作者:王文强;刘秀勤;李韵;候剑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市7~22岁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关系

    目的 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早期预防视力不良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对学生视力与营养状况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7~17岁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逐渐上升,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男生营养不良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营养过剩组和营养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无显著相关.视力不良与性别、年龄、身高、臀围之间显示正相关,与体重之间显示负相关,与胸围、腰围、BNI、上臂皮褶厚度、肩胛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无显著相关.结论 北京市7 ~22岁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存在一定的联系.合理营养可以成为改善学生视力不良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赵雪梅;邬盛鑫;安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阈下抑郁高中生抑郁症状追踪研究

    目的 探讨阈下抑郁高中生的自身认知和生活事件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为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自身认知问卷等自评量表对143名阈下抑郁高中生追踪调查2 a,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数据.结果 阈下抑郁的终生发生率为22.9%;生活事件(b=0.16,P<0.01)和自身认知(b=1.74,P<0.05)可预测追踪期间抑郁症状的变化;生活事件和自身认知的交互作用也可预测追踪期间抑郁症状的变化(b =0.04,P<0.05).在遭遇生活事件后,自信心较低者抑郁症状会明显高于自信心较高者,而且随着生活事件应激水平的增加,自信心较低者抑郁症状加重的速度也会明显高于自信心较高者.结论 生活事件会加得抑郁症状,而自信心较低会加强这一影响.

    作者:杨娟;凌宇;姚树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欧洲一些国家学校卫生管理模式初探及启示

    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是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不但有利于学生增强健康意识,提高防范各种影响健康的危险行为的能力,而且对预防和遏制学校食物中毒和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学校卫生管理体系以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亟待健全,无论在校医队伍建设还是卫生制度建立与落实上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2007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以及2010年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均对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作者:张芯;姚志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2010与2005年运动素质指标比较

    目的 了解新疆柯尔克孜族2005 -2010年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为评价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2 975名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方法、标准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2005年同年龄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2010与2005年相比,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除个别年龄段下降外,均呈现提高趋势,且素质指标多数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O1).结论 应继续加强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扩大“蛋奶工程”覆盖面,加强营养干预,通过改变柯尔克孜族家庭传统生活方式等措施,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作者:毕存箭;杨俊敏;武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