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证对呼吸困难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

杨家林

关键词:呼吸困难, 患者, 药物治疗, 病人, 不服药, 症状, 医院, 心衰, 哮喘, 控制, 焦虑, 肺炎, 程度, 病症
摘要:呼吸困难的病人在医院和家中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不同,出现不同的病症,包括心衰、哮喘、焦虑和肺炎;所有的病人都表现出呼吸困难在减轻,因为一些人已经用药物治疗来控制这些症状,而另-些人则不服药,硬挺着.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续二)

    3 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技巧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是以护理心理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通过护士的言语、表情、姿势及行为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使病人在良好的心理气氛中,愉快地接受治疗及护理,尽快康复.

    作者:李小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再障的护理体会

    再障是由于接触有毒气体损伤干细胞,影响其自我复制和分化或因造血微循环的缺陷使CFU-S不能增殖和分化,导致周围血液中全血细胞减少,引起再障.而妊娠期由于母体处于暂时的免疫抑制状态,加之母体血液循环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使血液相对稀释、贫血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可致心力衰竭.

    作者:胡绍琼;冯燕;杨艳;刘启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麻醉复苏期间返流误吸的诱因及防治

    采用气管内插管及非气管性通气道(non-trachea airway,NTA),用于麻醉、复苏等急危重病的通气及阻隔食管、气管,仍存胃内容物返流、误吸的危险.该文就其诱发因素及防治进行综述.

    作者:赵泽芹;林爱玲;李春秋;周承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马凡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马凡综合征是由微原纤维的缺陷所引起,微原纤维构成了结缔组织的基本构架,而结缔组织为机体器官、肌肉、血管和整个人体提供支持并形成外形.纤维组织的异常导致其拉伸、变长弱化.终产生一系列个体差异和极大的健康问题.

    作者:王永明;麻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SCL-90、SAS、SDS及自编一般资料,对38例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自评调查.结果 38例患者的总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常模组(P<0.05~0.01),研究组与国内常模组SDS、SAS评分结果比较,统计学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障碍,应引起重视,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加强对她们的心理疏通,可以提高疾病的预防效果.

    作者:洪贵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夜间护理考核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确定考核内容,制订量化标准,设计并运用考核表,采用不定期抽查、检查等方法,强化夜间护理质量,并不断改进夜间护理考评表.使夜间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确保了夜间护理安全.

    作者:申延红;龚小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一种新的对于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模型

    长期卧床的病人处置的改善,为减少医院床位的占用和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提供了可能.多达60%的英国成年人存在慢性健康问题,而且其中一些人有着多发慢性病导致复杂的健康护理需求.结果是小部分病人需要长期卧床,这就与大量的健康护理以及医院床位需求产生了矛盾.改善对这些疾病处置的策略可潜在减少医院床位的占用以及改善这类病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王颖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血液病患者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护理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血液病患者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5例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血液病患者应用伊曲康唑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加强用药护理,积极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该组患者真菌感染状况均得到较好控制.结论精心的护理可将伊曲康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至低,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郑卫红;马新娟;王锐;穆茜;管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白细胞计数增高表明有感染存在吗?

    白细胞的计数能够表明身体存在某些失调,例如感染或发炎.但仅白细胞计数来讲,它本身并无多大意义,只有结合病人的临床情况和白细胞的分类计数(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它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里我们讨论一下白细胞的分类计数是如何帮助你评估病人情况的.

    作者:杜富秀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168例患者的严密观察,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基础护理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结果本组168例患者中140例治愈,18例好转,10例死亡.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头部引流管的护理,是微创清除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措施,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素英;何巧媚;周伙荷;邓羡勇;阮柳红;梁慧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药物观察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强调对异维甲酸危险性的处理异维甲酸是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属于影响妊娠的X类药物,能导致明显新生儿缺陷和自发性流产.自2002年以来,减少胎儿暴露于异维甲酸的危险处理方案已经见效,目前有几个相似方法还在同时应用.

    作者:曹君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日本消毒供应室物品供应管理介绍

    作为南京鼓楼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长,我于2001年12月至2002年2月在日本名古屋市第一红十字病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研修,并参观了日本名古屋市第二红十字病院、川村病院、小山田记念温泉病院等6家医院.现将日本消毒供应室物品供应管理现状做如下分析.

    作者:王绍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非恶性肺疾病晚期患者的姑息护理

    在英国,进展性非恶性肺疾病(PNMLD)是发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英国胸部疾病协会2000年报道,1999年慢性肺病导致约39 000人死亡,其中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结核、肺循环疾病、矽肺、肉样瘤病和囊胞性纤维症等.据估计在英国有60多万人患有COPD,有些患者病情已进入晚期,可存活数月或几年.处于晚期的这些患者需要复杂的姑息护理,但事实上与肺癌患者能得到的周到护理相比PNMLD患者却什么待遇也得不到.

    作者:刘常芳;孙桂霞;傅培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况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况.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3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25例存在轻重不同的抑郁症状.针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应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并为病人提供相关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

    作者:尹宗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DM)病人的遵医行为,对之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方法随机抽取门诊诊断为DM病人90例分为2组,即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干预组病人及家属进行教育: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合理用药、心理干预、自我监测、按时复诊.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护理干预组病人的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且无并发症发生(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健意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尿控护理标准程序在膀胱超声扫描检测残余尿量中的使用

    残余尿量指当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也不能将尿液完全排空而潴留的尿量,它反映了膀胱代偿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护士在多种临床情况下应用便携式膀胱超声扫描这种非侵入式方法来评估膀胱残余尿量,实践证明效果可靠.

    作者:刘翠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降低与处理卫生保健废物相关的危险性

    医用废物处理的目的是减少其对各层次工作人员的危险和对环境潜在的危害,例如降低感染和利器伤害的危险.所以,所有员工保持警惕和保证恰当的处理医用废物很重要.卫生服务部门产生大量的废物,其中有些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有些则必须处理.在英格兰焚烧仍然是处理医用废物的主要方法.

    作者:沙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早产儿视网膜病防治与健康教育

    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是目前导致儿童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ROP冷凝协作组统计,出生体重≤1 250 g的新生儿中各期ROP发生率为65.8%,阈值期病变的发生率为6%.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防治ROP的关键,西方发达国家已建立常规ROP筛查和随访制度,健康教育在预防ROP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宋湘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关节镜冲洗治疗护理27例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起病急骤,病程长,以往的关节腔反复抽吸、注入抗菌素或关节切开引流等治疗周期长,效果均不理想,有时还会增加病人的痛苦.我科自2000~2004年共收治了27例急性化脓性关节炎,采用关节镜冲洗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金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综合护理基础上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血糖生化指标、SF-36、SCL-90测量,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实验组采取在综合护理基础上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比较分析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评估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华珍;黄健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