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红;马新娟;王锐;穆茜;管伟
在英国,进展性非恶性肺疾病(PNMLD)是发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英国胸部疾病协会2000年报道,1999年慢性肺病导致约39 000人死亡,其中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结核、肺循环疾病、矽肺、肉样瘤病和囊胞性纤维症等.据估计在英国有60多万人患有COPD,有些患者病情已进入晚期,可存活数月或几年.处于晚期的这些患者需要复杂的姑息护理,但事实上与肺癌患者能得到的周到护理相比PNMLD患者却什么待遇也得不到.
作者:刘常芳;孙桂霞;傅培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医用废物处理的目的是减少其对各层次工作人员的危险和对环境潜在的危害,例如降低感染和利器伤害的危险.所以,所有员工保持警惕和保证恰当的处理医用废物很重要.卫生服务部门产生大量的废物,其中有些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有些则必须处理.在英格兰焚烧仍然是处理医用废物的主要方法.
作者:沙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骨质疏松引起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增高,髋部骨折制动所引起的并发症是老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住院时间的缩短及住院费用等问题,患者更多的康复是在家中完成的,其家庭康复和生存质量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作者:许红璐;尤黎明;陈晓玲;肖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起病急骤,病程长,以往的关节腔反复抽吸、注入抗菌素或关节切开引流等治疗周期长,效果均不理想,有时还会增加病人的痛苦.我科自2000~2004年共收治了27例急性化脓性关节炎,采用关节镜冲洗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金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脑室内出血患者采取双侧侧脑室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实行双侧侧脑室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的病人做好术前指导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引流管的护理,严格控制好冲洗及引流的速度,及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做好穿刺部位的护理,同时落实好基础护理.结果通过实施有效可行的护理手段,28例患者中,痊愈23例,中残3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2例因出血量多、病情严重死亡.结论准确记录冲洗及引流情况,及时评估病人的病情变化,有效的冲洗引流装置,以及整体护理措施,是病人冲洗引流术后抢救成功,防止并发症发生和影响康复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莫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强调对异维甲酸危险性的处理异维甲酸是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属于影响妊娠的X类药物,能导致明显新生儿缺陷和自发性流产.自2002年以来,减少胎儿暴露于异维甲酸的危险处理方案已经见效,目前有几个相似方法还在同时应用.
作者:曹君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命质量和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手术的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包括家属).分别在术后1年后对两组患者应用生命质量量表(QLQ-C 30)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进行随访测评.结果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消除了患者不良心理,自觉改变了不良的行为,提高了自我照顾能力,减少了并发症,生命质量和婚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宫颈癌术后妇女的生命质量及婚姻质量.
作者:黄秀凤;林凤若;白满;曾三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向周身泵血的能力下降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尽管冠心病(CHD)的死亡率正在逐年下降,但由于冠心病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却逐年增高.过去一直认为人口老龄化和遭受心脏突发事件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如今则认识到CHD后心力衰竭是残留的左室功能不全导致的(卫生署2002).英国国民服务组织(NSF)为此制定出了治疗心力衰竭的明确标准.
作者:刘伟;张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长期卧床的病人处置的改善,为减少医院床位的占用和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提供了可能.多达60%的英国成年人存在慢性健康问题,而且其中一些人有着多发慢性病导致复杂的健康护理需求.结果是小部分病人需要长期卧床,这就与大量的健康护理以及医院床位需求产生了矛盾.改善对这些疾病处置的策略可潜在减少医院床位的占用以及改善这类病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王颖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舌癌切除患者前臂游离皮瓣舌再造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总结我科1998~2004年间46例舌癌切除患者前臂游离皮瓣舌再造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与教训.结果 42例患者皮瓣存活,4例失败.结论通过全面认真、细致的围手术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周海燕;田刚;金美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在咳嗽患者多的季节,护士如何防护以避免自己暴露于肺结核和其他传染性疾中病呢?在肺结核和其他呼吸道传播性疾病的职业性暴露方面,护士和其他医务工作者处于主要的危险之中.然而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报告称,1994~2000年间,医务工作者的肺结核发生率有轻微降低,这可能导致误解,即肺结核历史高发期过后,对其关注程度并不一样.
作者:徐小飞;李玲;胡青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采用气管内插管及非气管性通气道(non-trachea airway,NTA),用于麻醉、复苏等急危重病的通气及阻隔食管、气管,仍存胃内容物返流、误吸的危险.该文就其诱发因素及防治进行综述.
作者:赵泽芹;林爱玲;李春秋;周承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再障是由于接触有毒气体损伤干细胞,影响其自我复制和分化或因造血微循环的缺陷使CFU-S不能增殖和分化,导致周围血液中全血细胞减少,引起再障.而妊娠期由于母体处于暂时的免疫抑制状态,加之母体血液循环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使血液相对稀释、贫血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可致心力衰竭.
作者:胡绍琼;冯燕;杨艳;刘启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的选择对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114例施行腰椎间盘手术病人根据不同术式,选择不同的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及下床时间,并以108例采用常规锻炼方法的患者作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随访结果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不同术式选择不同的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卧床时间,近期、远期效果均良好.
作者:钱雪梅;单纪琳;刘素霞;余楠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血液病患者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5例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血液病患者应用伊曲康唑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加强用药护理,积极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该组患者真菌感染状况均得到较好控制.结论精心的护理可将伊曲康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至低,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郑卫红;马新娟;王锐;穆茜;管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疼痛处置是一个复杂的临床过程,需要给予全面的评估,采取恰当的干预,并做出系统的再评估.在老年人的疼痛处置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干扰其进行,包括个人因素(如对疼痛的看法,与病情进展和预后相关的疼痛所带来的焦虑、害怕,止痛药的使用和麻醉药成瘾以及交流感觉障碍等)和护理人员因素(如缺乏疼痛知识等).
作者:刘瑛;赵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是目前导致儿童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ROP冷凝协作组统计,出生体重≤1 250 g的新生儿中各期ROP发生率为65.8%,阈值期病变的发生率为6%.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防治ROP的关键,西方发达国家已建立常规ROP筛查和随访制度,健康教育在预防ROP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宋湘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生活质量(QOL)的影响,以寻找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应对方式和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表[1],对本院600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分析其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恶性肿瘤患者问题取向应对方式总分是10.00±4.00(M±QR),且该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呈正性相关(r=0.257;P<0.01);情绪取向应对方式总分是6.00±2.00(M±QR),且该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呈负性相关(t=0.336,P<0.01).影响应对方式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婚姻、配偶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医疗费支付方式等.结论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秀娟;刘贻娟;沙立民;邓卫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护理人员有责任维护佳护理环境,以利于延缓或减轻病情,促进病人的康复.相比噪音、温度及光线,环境清洁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但保持环境舒适安全,并能产生优质护理的氛围.环境清洁对于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但目前缺乏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在英国,对医院清洁标准的降低使得耐药菌株不断增多,使得作为微生物潜伏滋生地的环境再次被重视起来,普遍观点认为:清洁能够保障良好的就医秩序和安全的护理环境.
作者:房丽丽;孙桂霞;杜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呼吸困难的病人在医院和家中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不同,出现不同的病症,包括心衰、哮喘、焦虑和肺炎;所有的病人都表现出呼吸困难在减轻,因为一些人已经用药物治疗来控制这些症状,而另-些人则不服药,硬挺着.
作者:杨家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