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彪;孙红亮;张云
目的 探讨户外自行车运动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探索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情绪状态量表(POMS)对36名参加户外自行车运动的大学生在运动前后进行5次测试,并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为辅助测量工具,研究大学生运动前、中、后的情绪改变情况.结果 参加户外自行车运动后,各组大学生消极情绪状态分值显著降低,积极情绪状态分值显著升高,参加运动前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短期效应为主,长期效应不明显.结论 户外自行车运动在短时期内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情绪,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叶盛;周云连;方洁;董晓红;姜建华;沈志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探讨大学生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张力为教授的锻炼态度量表,对安徽省10所大学的1 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参加锻炼的行为态度和目标态度只与肺活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而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及行为控制感与所有的体质指标都有相关性,其中在肺活量和立定跳远2方面存在显著相关.结论 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与体育锻炼的态度有明显的相关性,体育锻炼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次数和运动的强度.
作者:张苏;李克勤;高艳;陈新民;张静;刘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医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探索适合医学生的自杀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管理式的调查方法,以安徽省3所本科医学院校一、二年级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大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为1.43%,女生为1.91%,男生为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6.42%,女生为18.49%,男生为1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家庭功能障碍、抑郁和焦虑是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女性、家庭经济状况差、家庭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差、抑郁、焦虑和对专业不满意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学校、家庭和心理因素是产生自杀相关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效的自杀干预措施应针对这些因素来制定.
作者:曹红院;孙业桓;姚应水;周纯先;杨林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关系攻击行为是故意操纵和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从而伤害他人的行为[1].与身体攻击造成的后果一样,关系攻击导致的心理和社会适应困难也是广泛且稳定的[2].目前,随着社会对校园暴力和攻击行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学校发生的关系攻击行为也不容忽视.本研究旨在调查大学生关系攻击行为状况,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并为营造积极、安全、尊重的学校文化提供参考.
作者:谭雪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徐苏恩教授是我国儿少卫生和健康教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主要创始人和杰出的医学教育家.1907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1924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经过3年预科和5年本科的学习,于1932年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目睹旧中国卫生落后,国民体质衰弱和疾病流行的现状,他毅然放弃临床医疗工作,立志从事公共卫生,并以此为终生职业.1933年,由洛氏基金会资助赴美留学并于1935年获得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
作者:汪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吸烟、饮酒现状和原因,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海淀区1所名牌大学、1所重点大学、1所普通大学和1所市属大学,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大学生和研究生2 014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吸烟率为19.5%,饮酒率为42.9%;摆脱烦恼、解乏提神、消遣、社交需要等心理和社会原因是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原因,社会交往需要、同学的影响、心情好、个人喜好是大学生饮酒的主要原因.结论 大学生吸烟和饮酒已经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社会环境和烟酒文化是导致大学生吸烟、饮酒的主要因素.
作者:吴双胜;徐锐;张伋;王子昕;李凯;闫少芳;林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广州市部分学校、幼儿园及市场销售的油漆进行铅检测,评估儿童在学校环境中的铅暴露,为有关部门对我国的油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及郊县9所幼儿园和4所小学,对墙壁、门窗、桌椅等脱落油漆进行采样,共采集28个油漆样本;另外在31个油漆、五金销售部采集58个油漆样品.样品经前处理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其中的铅含量.结果 28个脱落油漆样本中16个(57.1%)铅大于600 mg/kg, 6个(21.4%)大于5 000 mg/kg.58个市售油漆样本中29个(50%)总铅大于600 mg/kg,14个(24.1%)大于5 000 mg/kg,按可溶铅评价有32个(55.2%)大于90 mg/kg.结论 广州市市售油漆和幼儿园、学校已使用的油漆铅含量均超标,这可能是儿童铅暴露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应引起重视.
作者:林国桢;彭荣飞;陈清;杜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泰安市在校学生的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血涂片、镜检的方法检测泰安市不同类型在校学生331名.结果 所检学生附红细胞体总感染率为15.40%,不同学段学生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89,P<0.01),不同性别学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 ,P>0.05).与家畜有接触史学生感染率高于无接触史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泰安市在校学生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韩子强;赵晓辉;于爱莲;李栋;李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高校是一个特殊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高校服务行业也日趋繁荣,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公共场所的数量逐渐增多,不同省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学生频繁流动集中到学校,是传染病流行的重点场所,高校卫生防疫面临新的严峻形势[1-2].在学生会新增设保健部,让学生参与学校卫生防疫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新的要求[3].
作者:李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阜阳市8~12岁在校生地方性氟中毒情况及水氟分布,为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阜阳市5县3区20 316份饮用水样,检测水氟含量,并随机抽检全市203 871名8~12周岁在册学生的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 饮用水氟含量超标率为22.8%.学生氟斑牙患病率为19.0%,氟斑牙指数为0.39,经Pearson相关检验,8~12岁学生氟斑牙检出率与其饮水氟含量均值相关(r=0.042,P=0.000).结论 阜阳市地方性氟中毒总体水平处在全国中等水平,但是太和县和界首市比较严重,阜阳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形式依然严峻.
作者:马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江西省青少年被动吸烟暴露情况及其对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知信行情况,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在南昌、景德镇和井冈山3个监测城市8所学校采用匿名问卷方式对800名大、中、小学生吸烟和被动吸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学生的总体尝试吸烟率为27.8%,男生为40.9%,女生为11.7%.学生尝试吸第一口烟时的年龄7岁及以下组占21.2%,8~15岁组占49.1%.调查前30 d内,12.2%的学生有吸烟行为.调查前7 d内,66.6%的学生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结论 青少年是被动吸烟的主要受害人群.应针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阶段性划分教育重点人群,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全方位入手,为青少年创立一个无烟环境.
作者:郭丽娟;李艾;金锦扬;徐菲;郑伟;张渝;杨富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等院校贫困生的血糖及血红蛋白含量,为贫困生的管理和营养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某高等院校贫困生246名和非贫困生120名,采用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氰化高铁法测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贫困生的血糖均值为4.16 mmol/L,低血糖症人数占42.68%;血红蛋白均值为123.58 g/L,贫血率为33.32%.非贫困生的血糖均值为5.25 mmol/L,低血糖症人数占24.17%;血红蛋白均值为140.62 g/L,贫血率为16.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贫困生的血糖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偏低,低血糖率和贫血率明显偏高.
作者:冀贞友;徐芸;牛文;王文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新洲区普通高三学生肺结核患病状况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现况,为制订学校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武汉市新洲区10 917名高三学生进行胸部透视,胸透异影者拍摄数码胸片,对疑诊为肺结核的患者进行PPD试验和痰涂片检查,确诊病例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29.76/10万,涂阳患病率为54.96/10万;有结核病症状者占75.00%,94.44%的患者为Ⅲ型肺结核;PPD试验阳性率为97.22%,强阳性率为44.44%;现患病例发现率为27.78%,综合医院转诊率为66.67%,结控项目登记率仅为19.44%;患病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正确知晓率为76.23%.结论 该地区高三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较高,患病学生具有一定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与防治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启发;胡永峰;张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社会化的医疗保障一直是全社会的热门和焦点话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工作.目前,我国城镇单位职工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民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正在试点推广之中,儿童少年的医保也受到了高度重视.
作者:傅国祥;孙胜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我国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流行/暴发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我国学校和托幼机构进行抽样,对抽中的280所学校和托幼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 2005-2006年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报告发生率为12.86%,农村中学的发生率高,为30.43%;主要病种为水痘、腮腺炎、流感.学校使用自备水、无缺勤登记制度、食堂工作人员无健康证以及使用非卫生厕所是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暴发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的管理状况及硬件配置.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卫生监督工作,提高学校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作者:金连梅;荆瑞巍;罗莉;丁凡;赖圣杰;李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儿童行为问题会直接影响儿童学习的效能、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程度,甚至可能会成为成年期精神疾病及犯罪行为的根源.笔者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13个省市8 076名城市小学生进行行为问题现状调查,以了解我国城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开展小学生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余晓敏;吴汉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他们产生了恋爱和婚姻的需要.2005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废除了在校大学生不准结婚的规定,从而使得对大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显得更加迫切.因此,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婚恋心理特点和影响因素,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松年;程海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不同民族青少年的焦虑流行现状,为西部学校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AS量表对云南省7个民族10~18岁的青少年4 711名进行测查.结果 云南省7个民族青少年焦虑状况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少数民族青少年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汉族,其严重程度排序为佤族>傣族>哈尼族>纳西族>白族>傈僳族>汉族(F=91.38,P<0.01).15岁年龄组青少年焦虑情绪报告率高(59.1%).结论 云南省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令人担忧,采取综合社区干预势在必行.
作者:胡金连;张河川;宋精玲;郭思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校开展以预防乙肝、菌痢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主的健康教育效果,以减少中小学生相关传染病的发生.方法 在天津市红桥区中、小学抽取生源师资水平接近的10所项目学校和4所对照学校,对四~九年级学生进行基线调查,随后对10所项目学校进行干预,另外4所学校作为对照,并于1个月后再次采用同一试卷评估.结果 开展学生健康促进活动后,学生腹泻患病率从干预前的6.6%下降到干预后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14,P<0.05);腹泻伴发热由1.8%下降到干预后的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7,P<0.05);干预后学生饭前洗手形成率从干预前的73.4%上升到干预后的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52,P<0.05).结论 学校是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佳途径.家庭、学校密切合作,共同督促是干预学生不良行为及控制学校传染病暴发的关键.
作者:腾学敏;张惠晶;杨秀英;冯蕾;张军;卢侠冰;刘正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大同市初中生的健康相关行为现状,为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大同市1所普通中学,采用WHO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GSHS)问卷,对该中学1 64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1.8%学生通常每天都吃早餐,4.5%的学生家中食物匮乏;在学校,47.9%的学生吃东西前通常不洗手;过去12个月里,21.0%的学生受过严重伤害,26.7%有过连续2周的抑郁;过去30 d中,乘车学生67.3%通常不系安全带,11.4%的学生被给过或被销售过毒品;运动足量的学生仅占32.2%;只有46.7%的家长通常了解学生的业余生活.课堂上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学生健康行为持有率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的学生(P<0.05).结论 大同市初中生不健康行为率较高,课堂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养成作用显著.建议学校与家长紧密配合,开展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行为.
作者:张巍;高芳;钱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