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威海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

关键词:学习, 疲劳,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和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MBI-GS)和大学生课业负荷量表,对1 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检出率为23.4%,轻度学业倦怠学生占19.4%,重度学业倦怠学生占4.0%;学业倦怠与课业负荷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情绪衰竭和讥诮态度与课业负荷呈显著相关(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课业负荷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应加强有针对性的专业帮助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降低大学生的学业倦怠,促进学业投入.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城市大中学生吸烟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大中学生吸烟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自2005年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资料的213 253名大中学生,分性别、年级计算学生的尝试吸烟率、近期吸烟率和经常吸烟率.结果 男、女生尝试吸烟率初中为29.5%和14.2%,高中为52.4%和24.8%,大学为66.3%和26.9%.全国大中学生合计近期吸烟率为13.8%(男生为23.0%,女生为4.6%),其中初中男、女生分别为12.3%和女3.5%,高中生为26.3%和5.2%,大学生为40.5%和4.9%.男、女生经常吸烟率初中为0.52%和0.12%,高中为0.68%和0.10%,大学为1.07%和0.19%.各项吸烟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西部>中部>东部.男生随年级上升增势明显,女生高中阶段高.结论 我国学生吸烟率有上升趋势;青少年控烟干预应向中、西部倾斜.

    作者:季成叶;陈天娇;宋逸;胡佩瑾;星一;张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贵港市中小学校自备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饮水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饮食安全和传染病的流行,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安定.为了解贵港市中小学校自备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学校自备饮用水安全,确保师生身体健康,防止饮用水安全事件的发生,笔者于2005-2006年对该市33所中小学校共45份自备饮用水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及水质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忠营;雷格珍;陆汉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河南省中小学生1991-2005年肥胖流行趋势分析

    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监测原始数据与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结果相比,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尤其是城市男生的肥胖率上升了7.77%[1].为了解中小学生肥胖的流行趋势,探讨防制学生肥胖的对策,现将河南省1991,1995,2000和2005年中小学生的体质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吕全军;周晓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国城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及成瘾者上网目的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流行现状及其表现特征,为进行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自2005年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对18个省(区、市)城市181 832名中学生长时间上网和网络成瘾倾向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中学生长时间上网报告率为6.7%(男生为10.1%,女生为3.5%),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8.6%(男生为12.4%,女生为5.0%),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中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随年级而上升,高中生高于初中生,高一达高峰.有成瘾倾向者位居前3位的上网目的 分别是聊天、玩游戏和多媒体娱乐.结论 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开展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作者:张琳;季成叶;黄丽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会宁县3所学校肺结核群体发病情况分析

    近年来,肺结核病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1].我国现有肺结核病人450万,是全球结核病人的1/4[2].甘肃省又是结核病高发省份,学校一旦发生肺结核,如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暴发流行.本文通过对会宁县部分学校2005-2007年发生群体结核病的流行病学分析,旨在引起各有关部门对学校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视,有效控制重大疫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作者:靳馀;党丽琴;李兴泽;蒋天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重点细节与应对措施

    高校食堂的卫生安全管理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食品从采购、生产、加工到售卖各环节稍有忽略就可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因此细节管理显得尤为重要[1].当前,物价的高位运行、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周边个体餐馆的不断发展,都使食堂经营难度不断增大,同时增加了监管风险,而教育部<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加重了食品安全监管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和责任要求.

    作者:李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宿州市中学生健康危害行为流行病学调查

    吸烟、饮酒、药物滥用、不安全性行为、缺乏体育锻炼以及各种导致伤害的行为被称为健康危害行为[1].青少年是人生的过渡时期,这些健康危害行为对青少年和成年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2-3].为了解宿州市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现状,并为开展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干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笔者于2005年对宿州市中学生健康危害行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君;郝加虎;黄锟;孙莹;陶芳标;张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480例效果分析

    笔者从1998年起对某高校师生2 000余例颈椎病患者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推拿按摩,以恢复原有的应力学平衡为基础进行治疗,同时积极指导康复训练,并对其中480例患者进行追踪观察和随访,现对其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蔡乐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叶恭绍教授与我国儿少卫生事业

    1.生平简介叶恭绍,儿童少年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她毕生致力于儿童青少年卫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中国几代儿童青少年卫生专业人才.长期以来,她从事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研究,提出了我国男、女少年第二性征发育的分期方法,成为我国广大专业工作者研究青春期发育的重要依据.她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儿童青少年卫生科研机构--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为推动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叶广俊;吕姿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学生近视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预防小学生近视的有效措施,科学地指导小学生近视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于2002-2006年对暨南大学附属小学2002-2003学年三、四年级学生开展预防近视的试验,以暨南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学生为试验组1(135人),四年级学生为试验组2(131人).分别以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体质健康监测点同学年的三、四年级学生为对照组1(240人)和对照组2(135人),并以暨南大学附属中学2004-2005学年初一年级学生为内对照组(98人).试验组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上健康教育课,每日做2次全国小学生眼保健操和根据中医针灸经络学说新创眼保健操,同时对学生家长进行预防近视健康教育;对照组未采取干预措施.结果 试验组1的近视率(51.1%)比对照组1(79.0%)降低了27.9个百分点,试验组2的近视率(57.2%)比对照组2(70.1%)降低了12.9个百分点;试验组1和试验组2在试验结束时的近视率均低于内对照组.结论 采取的预防小学生近视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

    作者:阎筱青;徐聪兵;吴赤蓬;熊莉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某卫生学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某卫生学校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和膳食情况,为对学生开展科学膳食指导提供参考. 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某卫生学校学生453名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同时用食物频率法对其膳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平均得分仅为52.1,但受过营养教育的学生平均得分为69.6,显著高于平均水平(P<0.01);营养态度较好,平均得分为18.9(总分27分);但存在一定的营养问题行为.男、女生能量摄入量分别是推荐摄入量(RNI)的89.3%和99.6%,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C、尼克酸、锌、镁、铁的摄入量基本达到RNI的要求,其中男生维生素E、维生素C、钙的摄入量显著低于女生(P值均<0.05).结论 应加强学生营养教育,纠正其问题营养行为,通过合理膳食促进青少年健康.

    作者:黄小明;杨将;马晓菊;杨晓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南京市县乡中学生日常饮食行为和运动状况

    目的 了解南京市县乡中学生日常饮食行为和运动状况,为制定相关行为干预及营养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以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15所中学4 124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南京市县乡中学生每天喝汽水饮料和吃甜点1次以上率分别为24.2%和27.3%,每天喝1杯牛/酸/豆奶率为39.2%,每天吃早餐率为77.0%,偏食率为34.6%.中学生每天运动1 h以上者占14.5%;每天看电视/录像2 h以上者占26.1%;每天做课外功课、补课2 h以上者分别占49.9%,11.9%;每天玩电子游戏2h以上者占8.5%.多项饮食行为和运动、静态活动在初、高中和性别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学生基本营养知识知晓率均低于22.0%.结论 南京市县乡中学生存在多种不良饮食行为,缺乏运动、静态活动较普遍和营养知识匮乏,迫切需要健康教育和干预.

    作者:任香梅;蔡云清;莫宝庆;邵继红;贺珍;居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再生铅冶炼地区环境铅污染及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皖北再生铅冶炼地区铅污染水平以及儿童血铅水平,为进行环境治理及儿童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皖北某县再生铅冶炼地区环境中铅含量进行监测,同时选择污染区2所小学261名5~12岁的学生和清洁对照区的109名学生进行血铅测定.结果 污染区环境铅污染相当严重,高空气铅含量达到5.74 μg/m3,超过国家标准3.83倍.土壤铅大超标倍数达2.04倍.主要农作物小麦铅平均含量为2.84 mg/kg,大超标倍数达42.5倍.污染区儿童血铅水平为98.3~441 μg/L,平均为(258.2±97.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结论 再生铅冶炼地区环境铅及儿童体内铅含量均严重超标.

    作者:都凤仁;操基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主要问题分析

    心理咨询作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咨询是心理咨询主要的形式之一.现对某高校588名大学生咨询记录进行分析,旨在了解高校学生个体心理咨询问题,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宋志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学习障碍儿童工作记忆功能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工作记忆过程中大脑激活模式以及激活强度的差异,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学习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 选取24名被试儿童(正常组∶病例组=1∶ 1),应用组块设计和事件相关实验设计的实验范式进行工作记忆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测试.结果 执行工作记忆任务时,2组儿童共同激活的脑部区域主要为两侧额叶及其靠近中央前回的区域,其次是顶叶和枕叶等皮质区域,且正常组在左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2个区域的激活强度高于学习障碍组(P值均<0.05),顶叶和枕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习障碍儿童前额叶皮质可能存在功能发育不全或缺陷.

    作者:马颖;余毅震;潘初;杨宁;王礼桂;吴汉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太原市2004-2008年高考学生体检结果分析

    高考升学体检资料是一种规范化的学生健康信息,能较全面地、动态地反映学生的健康状况.通过对体检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探讨体检不合格和报考专业受限的原因,为今后制定学校卫生工作政策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4-2008年太原市高考学生体检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文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建立大学生健康管理体系的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探索大学生健康管理的有效模式,规范大学生的健康管理,有效预防大学生慢性病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安全隐患,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是高校卫生保健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根据多年来开展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经验,对学生建立健康管理体系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彭玲;张继红;朱于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与高中生学习适应性和学业成绩的关系

    心理控制源分为旬在控制(外控)和内在控制(内控).外在控制是指结果不由个人努力所块定的一种普遍信念,而内在控制则指事情结果与个人努力相一致.

    作者:孙永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的团体咨询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团体咨询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的改善效果,为大学生心理干预方法 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 使用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中必须包括SES、PEI、SAD、IAS问卷的前测、后测数据.结果 团体咨询后大学生自尊和自我评价分数显著提高,团体咨询后大学生的社交回避、社交苦恼以及交往焦虑分数显著降低.结论 团体咨询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

    作者:王平;冯艳皎;刘芳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上犹县26起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上犹县2002-2007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状况,探讨预防控制学校暴发疫情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以上犹县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基础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 26起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中乙类7起,丙类18起,其他传染病1起;肠道传染病7起,呼吸道传染病17起,接触性传染病2起;农村学校16起,城镇学校10起;小学19起,中学7起;春秋季共暴发24起,冬季和夏季各1起.结论 应重点加强学校易感人群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学校饮用水和饮食管理.

    作者:叶春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