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妹
知识经济时代,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在遗传、癌症、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有重大突破.作为收集传递医学信息、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的医院图书馆,应以怎样的姿态跨入知识经济时代,是医院图书馆同仁共同关心的问题.
作者:陈少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网络书业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子商务.由于图书产品较为标准化,质量也稳定,因此图书行业在网络时代比其他行业更易实施电子商务.1 网络书业的特点1.1 网络书业要求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文化是以电子为介质的高科技文化,它要求所有网上文献资源必需首先经过数字化处理,将经文字、图形、声音等各种媒体表达的信息转换成为二进制的数字信号,重新进行存储、传输或加工处理.以纸质为媒介的“纸文化时期”已经持续了近千年,大量的珍贵文献都是由纸媒介保存下来的,要将其全部转化为电子读物是一项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只有提供源源不断的数字信息资源,网络书业才能存在和发展.
作者:高洁;朱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医学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不同层次的专家、学者,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各异,如何方便广大读者,尽力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是医院图书馆的重点工作.1 提供洁静舒适的阅读环境根据医务人员卫生意识强,审美观高的特点,我们每天卫生清扫时,坚持用“84”消毒液擦试阅览桌椅.流通人员随时整架,保证阅览架上的书刊整齐并分类有序.我们微笑服务,有求必应,为读者提供免费茶水,及时准确地导读,为读者找到所需的各种文献信息,受到了读者的一致称赞.热情陪衬着环境,高雅透着书香,幽静、典雅的图书阅览室,对紧张、忙碌的临床工作者来说无疑是调节身心的场所.他们把图书馆当成自己的家,经常来图书馆“享受”和“消遣”,无疑提高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作者:李秀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21世纪图书馆服务的趋势是什么?如何进行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传统信息研究的转变是发展的必然1.1 传统信息研究固有的局限性愈来愈明显长期以图书文本为主要对象的工作模式及体制,信息的来源陈旧,时效性差;保存困难,占用空间大,费用高;利用及检索复杂,使用不便;信息服务手段少且方法单一;传递被动、零散、数量少、速度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1.2 传统信息产业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长期以来,图书馆已形成以图书为主要对象的工作模式,没有竞争性.在市场竞争下,要求信息服务和研究服从于市场规律,优胜劣汰是必然结果.因此仍按传统方法进行信息研究和服务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生存.
作者:迟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提供了新的手段,目前,国内外的许多杂志均在因特网上发行电子版.据有关专家预测,2000年后,90%的科学杂志和专题文献将直接以电子形式出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从电子杂志的出版单位或信息中心,查找有关目录、索引或文章的全文,足不出户就可以阅读这些国内外专业杂志.为研究电子杂志的现状,笔者通过以下手段对网上资源进行搜索.现仅以查寻TOXICOLOGY毒理学电子版杂志为例进行说明.
作者:苏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图书馆馆藏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信息源.但受市场经济影响和传统模式的制约,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弄清这些问题,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配制,并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是医院图书馆努力的方向.
作者:戴云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作为高等教育“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项目之一,是实现“211工程”建设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CALIS由教育部主管,在北京大学成立管理中心,建设“全国中心-地区中心-高校图书馆”三级保障网络环境,即建设1个CALIS全国管理中心,4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7个地区文献信息中心以及“211工程”立项高校为主体的一批高校现代化图书馆.北京大学作为项目法人,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行使管理职能,并负责全国和华北地区书刊联合目录建设和运行维护.在北京建立文理、工程、农学、医学4个全国性文献信息中心、构成CALIS三层结构中的高层,主要起到文献保障基地的作用.在全国建立7个地区性文献信息中心,构成CALIS的第二层,在各校图书馆所不能满足的一大部分文献信息将通过地区中心的协调和服务得到解决.CALIS的第三层是“211工程”立项高校图书馆.
作者:文丽;蒲延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随着因特网的日渐发展壮大,以信息网络为主体的虚拟现实技术正将图书馆引向多媒体电子技术的新境界.面对因特网拥有的丰富信息资源以及跨越时空、无缝检索、高度的开放和自由,文本间的超级链接等优势,图书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图书馆怎样去吸引读者,怎样能为网上读者提供更便利、更有效的信息服务,便成了我们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作者:董红梅;郭树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当前,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并且将继续引起图书馆面貌的改变,传统图书馆在21世纪的发展成为图书馆人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新世纪里,医院图书馆如何更好地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服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贾刚田;张永昌;孙岩萍;李欣红;张成宇;郁晓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信息资源网络化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资源网络化是以纸质印刷品为物质基础,向读者提供服务的.评价传统的图书馆往往看其藏书量的多少,因为足够的藏书量能大限度地满足各类读者的各种阅读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出现,传统的图书馆正在向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图书馆过渡.这种现代化的图书馆是以网络化的高性能计算机和文献资源数字化等为基础,向读者提供服务的.这种服务比传统的图书馆更为全面、广泛、先进.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克服了馆藏资源有限的缺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方法.其特点是由网络联接的“互联空间”或“信息空间”.可见,信息资源网络化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者:赵玉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医院图书馆面临的挑战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高密度贮存技术使医院图书馆的传统馆藏资源和服务格局受到了挑战;信息咨询服务及数据库的崛起,使图书馆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因特网的出现使图书馆互不联络的封闭和半封闭的传统模式受到了挑战;社会和读者对医院图书馆应用新技术的要求使图书馆的管理和人力资源配备受到了挑战.医院图书馆如何趁当前的大好机遇,更新观念、强化功能、资源重组、加紧开发、技术改造、确立新形象,加速传统医院图书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作者:王金芳;陈秀竹;陆晓星;王雁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所采集和收藏的文献资源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印刷型为主向多种载体形式并存的方向发展.其中,需要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阅读、利用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即各类电子形式的文献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尤为迅速.因此近几年各个图书馆相继开设了电子阅览室.作为数字化文献资源的主要管理部门和为读者服务的专门场所,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这类文献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用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作者:夏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展望新的世纪,图书馆事业面临着一场新技术革新和科学管理现代化的革命,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利用高、新、尖的科技信息现代化手段.图书馆现代化是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服务手段现代化、人员专业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系统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内,要使图书馆工作者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科技的现代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图书馆员.
作者:王维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医院图书馆的现状1.1 经费紧张,投入不足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图书馆界的大难题.医院图书馆是靠医院投资建设的,资金来源单一,要解决这一难题很不容易.而且,许多医院领导并未意识到图书馆对医、教、研的重要作用,经费得不到保障.另外,馆际文献资源共享已提了多年,但真正实现了共享的却寥寥无几.“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已经出现.但是,由于技术、资金等问题,真正意义的这类图书馆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医院图书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既要订购传统的书刊还要订购电子出版物,这对经费本来就紧张的医院图书馆更是难以应付.
作者:刘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时下医学虽已进入分子水平,人民健康及寿命虽也出现长足进步,医学发展已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到70岁左右,人类健康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急性传染病及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已日渐减少.然而,慢性病、老年病,特别是心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却居高不下,尤其是众多的似病非病的亚健康状态,病程长,见效慢;医药费上涨,看病难已成为沉重的社会问题.国内外有识之士都在竭力寻求保障人类健康的新方法,图书馆利用自身的人力、物力优势开发医学文献资源,是当今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需要,也是拓宽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鹏;杨学田;张克;全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面对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和我站科研人员家庭电脑普及率的迅速提高,我们深感基层医学图书馆不仅要向科研人员提供印刷版和光盘版医学文献信息;而且应向科研人员提供网络导航服务,讲授网络医学文献检索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利用因特网获取所需的医学文献信息.
作者:林丽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图书馆工作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1.1 信息资源的多样性使图书馆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特网将用户、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系统形成网络,呈现出广泛的信息空间,用户足不出户,就可访问和查询全世界各图书馆、信息机构的馆藏目录,获取所需的信息.使图书馆的资源形式、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帮助读者以快速度获取文献,真正实现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从单一的收藏印刷型文献向收藏多种媒体过渡将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主流.
作者:王晋芳;张晓光;杜为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和管理手段发生重大变化,读者和管理人员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现,使馆藏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传统图书馆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为信息传递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便捷途径.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小型医学图书馆,要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为读者和医教研工作服务.
作者:王丽明;王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图书馆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社会信息的大集散中心.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图书信息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一是要充分利用它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二是要避免重复、浪费,提高互补合作,使资源有效增值的共享;三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发展图书馆事业,建设‘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李岚清副总理的这一重要指示为图书馆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图书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信息时代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图书馆应从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从以提供图书文献为主转向以提供信息情报为主.这就需要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作者:李冬梅;刘晓渭;刘红鹰;张毅青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医学期刊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专业性强,在医院图书馆中占据显著的位置,成为医学图书馆的重要情报信息源之一.因此,要充分利用期刊资料为临床、教学、科研服务,就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作者:许志雄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