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义以
1 期刊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作者:赵林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数据库建立的背景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指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评价和应用客观证据, 对病人个体做出合理的临床决策,即制定实施有科学依据的医疗干预(诊断、治疗、预防)方案 .内容包括系统收集、评价、综述医学专题研究结果,尤其是随机对照实验,提出系统评价报告,使诊疗决策更加有效、安全、节约.
作者:田新玉;滕书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网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阎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医学图书馆是医学科学知识的源泉,是传播新医学信息及相关学科知识的中心.医学院校图书馆的馆藏质量 ,决定着医学文献信息的参考价值,并影响着学校及医院的教学、科研与医疗水平.然而,近几年 ,一些馆藏图书流失较严重,许多热点图书借出后难再见踪影,个别人据为己有,馆藏的价值无法真正实现,也给读者利用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现针对我馆图书资料的隐性流失状况作一简要分析.1 读者类型分析1.1 教工读者包括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所有医务人员,只要在我馆办理了借阅证,就可进馆借阅,这类读者以教师和医师为主.他们肩负着临床、教学与科研的重任,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需要全面系统、广泛专深的专业文献,阅读的选择性、专指程度较高,对查找文献的方法、途径及工具书较熟悉,希望图书馆提供较专深的文献服务.1.2 学生读者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自费生三类人员.我馆对研究生实行全部开架,本科生、自费生半开架服务.他们除了接受课堂的系统教育外,更多的时间要利用图书馆自学,扩大知识面.图书馆是他们的第二课堂,他们的阅读兴趣广泛,既注重专业知识 ,又广泛涉猎边缘学科,具有一定的阅读自觉性,图书馆的工作就是配合学校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智能型、开拓型、通用型的合格人才.1.3 系统外读者即当地各医疗单位到我馆办证的读者.对这类读者,我馆采取收押金的形式,每次限借两本,每年收取10元借阅费,停止借阅时退还押金.
作者:王淑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介绍了医学数据库的概念和其法律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数据库保护的现状.阐述了医学数据库所涉及的法律保护问题.
作者:王玉华;尚越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设有图书馆.笔者根据自己在该医院图书馆多年的工作经历,就医院图书馆现存的问题及改革谈一点认识.
作者:王惠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就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面临的信息环境、信息载体、编目职能、编目技术等方面的挑战及编目工作中出现的新概念进行探讨,旨在更新旧有观念,了解现代编目技术,做好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编目工作.
作者:李丰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解答如Nippon Rinsho,No to Hattatsu,Igaku no Ayumi等这样一些词典中无法查到的拉丁字母拼写的日文刊名时,就需要掌握一些特殊技巧.这3种刊名分别是日文医学期刊<日本临床>、<脑と发达>和<医学のあゆみ>.像这种用拉丁字母字拼写的日文期刊名称,在查阅外文文献时经常会遇到.因为日文文献名称在各类西文检索工具如MEDLIN E及网上信息资源都是统一用拉丁字母字拼写标引的,不熟悉这种拼写方法的读者查到此类文献往往感到茫然;而对于图书馆咨询人员来说,如果不懂得还原方法,也不知道借助参考工具,势必会造成不应有的拒借,以至于影响科研人员的工作.
作者:赵立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从现代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对图书馆员的智能素质进行重点探讨,智能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两个方面,而文化素质又是能力素质的基础,后还强调了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涂启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定题跟踪服务,以及馆际互借等各项工作都是以期刊作为主要信息源和工作对象的.大部分图书馆收藏的期刊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期少卷现象 .期刊完整率下降,其使用价值也就相应降低.在日常生活中,凡缺期少卷部分,读者查阅率较高,因为载有重要文献或资料性强的期刊容易丢失或损坏.有时读者通过计算机检索到某篇文献,满怀希望找原始文献,却因过刊缺损而失望.期刊是医学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没有较完备的文献收藏,就无法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黄义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的医学信息资源建设既要发展现实馆藏继续开发医学文献信息资源,又要大力开发网络医学信息资源,建立虚拟馆藏 ,并处理好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选择配置问题.
作者:李明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现状,指出馆藏文献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第一步.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图书馆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馆藏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作者:邹立君;张述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从思想上、体制上、技术上和经济上对当前我国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现状和信息服务工作滞后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对如何尽快适应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学信息需求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国民;董建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根据医院感染学图书的在版编目中的分类数据, 指出分类号取错或不准确现象,提出该类图书分类的新观点及做好图书分类规范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作者:邹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就文献检索、信息检索和情报检索三个术语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如何界定,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探讨.
作者:李长信;邸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前,文献数据库已成为医学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现有的馆藏文献建数据库,并使其上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已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然而,馆藏文献数据库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如何高质量地建设馆藏文献数据库,是当前医学图书馆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王洪秀;王东升;徐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会议文献是科技人员通过会议交流新学术思想和新科技成果的原始文献,它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全世界每年召开的科技会议达1万多次.发表论文数十万篇.其中3/4以上发表在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文献上,因此在图书馆文献的收集中,会议文献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作者:佘丽君;李亚萍;龙旭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自动化和网络化的实现,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由传统的收集、保存和提供印刷型文献逐渐扩展和转移到网络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图书馆馆藏能力和业务水平的评价不仅体现在纸质文献的占有量上,还体现在对于信息资源的了解和使用及获取文献的能力上.除通过网络查找所需资料外,还要逐渐开展网上联合采购、联合建库、联机编目、联机检索等,使资源共享真正得以实现.在网络环境下,综合性医院图书馆如何搞好馆藏建设,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作者:侯叔明;李永忠;王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多年来,我们把服务的重点放在医院临床第一线,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也把服务的延伸点瞄准病人读者和社区人群,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多元性读者服务体系.
作者:熊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文献检索由手工方式向计算机及网络方式的转型,提高和拓展了图书馆文献检索工作的效能.我馆1994年引进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利用其为全院医务人员提供医学文献检索服务,宣传普及计算机检索知识,积累了一些经验.
作者:刘云峰;李旭云;陈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