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晓飞;党宏涛;宋美涛;王雅慧
目的 比较不同标准对北京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的检出率,探讨适合我国的肌少症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以85名健康年轻志愿者与169名60岁以上到门诊查体的老年男性为研究对象.使用综合评估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估,采用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四肢骨骼肌质量,计算相对四肢骨骼肌指数(RASM),测定6m步行速度及握力.将研究结果与台湾地区、韩国、美国、西班牙、法国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北京地区诊断肌量减少的RASM截点为6.53 kg/m2,低于欧美国家的诊断标准.根据单一骨骼肌含量诊断老年肌少症,采用Baumgartner诊断标准对北京社区老年男性肌少症的检出率为36%,高于台湾地区、韩国、美国、西班牙、法国的检出率;根据骨骼肌含量+肌肉功能双重指标诊断老年肌少症,采用欧洲工作组标准对北京社区老年男性肌少症前期、肌少症、严重肌少症的检出率分别为9.1%、18.2%、15.2%,肌少症总体的检出率为33.3%;采用国际肌少症会议工作组标准对北京社区老年男性肌少症总体的检出率为62.9%.结论 应制定并统一适合我国的老年肌少症诊断标准.北京地区老年男性肌少症患病率高,应重视早期检出早期干预.
作者:李梅;胡亦新;董宏艳;张颖;范利;张曼秀;孙静;韩晓琦;刘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现况,并与10年间结果对比,为改进冠心病二级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就诊≥80岁冠心病患者,调查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率、种类及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 共收集447例患者,男性420例(94.0%),女性27例(6.0%),年龄(88.5±4.8)岁,体质量指数(23.5±4.0) kg/m2,≥24 kg/m2者占47.4%.(1)抗血小板药物总使用率为75.4%,与2005年、2012年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5);(2)危险因素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高血压77.6%,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78.4%,糖尿病83.4%,血脂紊乱14.3%,吸烟72.3%;各危险因素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均有明显提高(P<0.01);(3)危险因素达标率:血压42.2%,血糖47.3%,总胆固醇37.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6%.与2012年比较,各危险因素治疗率及血压达标率明显偏低(P<0.01),血脂达标率明显升高(P<0.05);(4)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率:硝酸酯类66.2%,β受体阻滞剂32.0%,调脂药60.0%,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25.5%/31.3%,除β受体阻滞剂外均高于2012年.结论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较10年前有所提高,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率及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均有所改善,但依指南推荐目标仍需加强.
作者:邹晓;范利;曹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掌上超声波扫描仪又称掌上超声,以其体积小、应用简便、图像质量清晰的特点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1].在近20年的时间里,超声检查设备的功能及质量得到快速提升,超声检查仪器体积越来越小,携带越来越方便,使用越来越简单,图像质量越来越清晰,在门诊、急诊、保健及大型筛查中常常能够弥补我们在查体上可能会漏掉的诊断信息,在病房的日常查房中也可及时、连续地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也被称为“超声听诊器”.
作者:徐勇;王晶;张波;智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心血管内科高龄患者静脉输液外渗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 通过6个月的品管圈实践,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由原来的10.6%降低至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90,P=0.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心血管内科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团队凝聚力,有利于护理团队文化的建设.
作者:杨虹;勇琴歌;侯惠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儿,女,12岁,因全身红斑、丘疹、水疱、瘙痒伴发热20余天来我院就诊.20 d前,患儿食用芒果后颜面、颈部出现针尖至小米粒大小的红色斑丘疹,密集分布,瘙痒剧烈,并出现发热,体温高39℃,伴口腔溃疡,当地医院诊断为“风疹”,对症治疗3d后皮疹稍有好转.后患儿再次食用芒果,双足、双小腿、躯干又出现类似皮疹,融合呈大片,且可见数枚绿豆大小的水疱,部分融合成大疱,水疱易破,诊断为“过敏性皮炎”,给予抗炎、抗过敏治疗,皮疹无明显好转,双下肢渐出现肿胀,给予静脉输入5 mg地塞米松后,水疱较前部分吸收,躯干及四肢红斑、丘疹渐消退,见少许糠秕样脱屑,肿胀明显.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0.72×109/L,中性粒细胞0.53,淋巴细胞0.15,嗜酸性粒细胞29%,以“红皮病”收入院.6岁时曾患哮喘.
作者:王文娟;赵梓刚;赵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海拔对高原官兵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不同海拔的部分守防官兵和后勤保障单位的450人进行睡眠质量检测,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结果 不同海拔人群的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海拔越高,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P<0.01).后勤部队的主观睡眠质量较边防部队差.结论 高原部队需改善睡眠条件、调整情绪,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来提高睡眠质量,达到促进官兵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者:张裕刚;徐莉;周开圆;宋巍;郝一平;孔德钦;刘英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内分泌治疗等临床指标对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7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资料,比较局部局限肿瘤组和包膜侵犯肿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对病理分期预测有价值的指标,评价指标对前列腺病理分期的预测价值,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该预测价值.结果 包膜侵犯肿瘤组患者的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临床分期高于局部局限肿瘤组患者,Gleason评分及内分泌治疗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中年龄、PSA、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有相关性,仅PSA对病理分期预测价值较好;多因素分析中前列腺特异抗原、Gleason评分对术后病理分期判断有意义,优于单独应用PSA.结论 单因素分析中PSA是前列腺癌病理分期预测的佳预测因素,PSA结合Gleason评分能对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预测提供较好的依据.
作者:张磊;洪宝发;张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农牧团场社区糖尿病的干预效果,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新疆兵团某师农牧团场3个社区中的21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1年,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15项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患者在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等6项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率为50.9%,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针对农牧团场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
作者:李瑛;侯爱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老年肌少症和衰弱综合征是老年失能领域的研究热点,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表现相似,又各有其特点.因此,明确老年肌少症和衰弱综合征的定义,关注二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之间的联系,了解二者的诊断标准、评估及治疗策略尤为重要.
作者:范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CVD)的致残率及致死率高居各类疾病的首位,致死人群中有超过一半的病患与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AS)关系密切.医学界普遍认为,AS是一种慢性血管炎性疾病,可进一步导致心肌梗死和中风等疾病[1].由于我国人民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CVD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攀升,而重大心血管疾病又是造成我国人力资源丧失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以改善该类疾病的发病情况.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也为后续科学研究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对近几年研究的AS发病机制和相关治疗药物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并改善该疾病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作者:孙燕妮;张锋;穆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甲钴胺及青鹏软膏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8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均肌肉注射甲钴胺0.5 mg,l/d,一周3次;外用青鹏软膏,2/d.治疗组加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波长810 nm,激光功率为400 MW,每个部位照射10 min,1/d,两周为l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联合甲钴胺及青鹏软膏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阎晓飞;党宏涛;宋美涛;王雅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2岁,2010年4月被诊断为“直肠癌”,同年6月行手术治疗,化疗3周后不能耐受,9月查血肌酐为116 μmol/L,10月血肌酐为114 μmol/L.11月开始服用复方斑蝥胶囊(贵州益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2020238),0.5 g,3/d.2011年2月查血肌酐为145 μmol/L,4月血肌酐为134μmol/L,6月血肌酐为156 μmol/L.2012年3月血肌酐为139μmol/L,10月血肌酐为193 μmol/L,考虑药物性肝损害,10月底停服复方斑蝥胶囊,其他服用药物不变.2013年1月复查血肌酐为108μmol/L,2月28日血肌酐为116 μmol/L,5月23日血肌酐降至101μmol/L.
作者:张儒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老龄对疾病影响研究的深入,衰弱已成为现代老年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实际年龄不足以预测疾病预后或死亡,而衰弱概念的引入,可以更确切、客观地反映老年人慢性健康问题和医疗需求,预测残疾、意外伤害(如跌倒或骨折)、住院率、急诊就诊率甚至死亡发生,还可以解释疾病预后、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差异.
作者:董碧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降低护理人员执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维护步骤的不正确率,为规范CVC维护步骤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进行各项活动,设计CVC维护步骤核查表,对CVC维护步骤不正确的问题进行解析,制定并落实3项改善措施.结果 护理人员执行CVC维护步骤的不正确率由33%降低到4%,规范了CVC维护流程.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理人员执行CVC维护步骤的不正确率中效果显著,知识更新培训、优化维护流程是规范CVC维护步骤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兴萍;郭俊艳;郝婧;杨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某社区高龄老人意外伤害的情况.方法 收集某社区2012年7月~ 2013年6月近1年间50例次高龄老人意外伤害的数据资料.调查项目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疾病史、受伤时间、受伤地点、受伤部位、受伤情况等.结果 共36例高龄老人发生了意外摔倒,年龄80 ~ 97岁,平均年龄为87.6岁,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男女各2例高龄患者受伤次数多达3次.既往疾病史情况,有高血压和(或)心脏病的高龄老人34例(94.4%),其中仅有高血压的6例(16.7%),仅有心脏病的6例(16.7%),两者均有的22例(61.1%),有骨关节疾病的16例(44.4%).高龄老人意外伤害多发的月份时段为4~6月,并且多发生在晚上17点至凌晨1点,高龄老人受伤地点多发生在家中,多导致软组织损伤(高达56.0%),并且多为头部和上肢的软组织损伤,器官损伤主要发生在头部的眼部及鼻梁部.结论 高龄老人的意外伤害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应注意该类人群的生活规律,有效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鲍云霞;文春艳;徐国纲;鲍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如吸烟、不合理膳食等)的发生率及相关死亡率都不断提高[1].预计到2030年,≥40岁慢性病患者数将增加2~3倍,生活方式和营养危险因素将使疾病负担增加50%,有效管理慢性病及其影响将成为卫生系统的首要任务[2].疗养院作为医疗保健服务的职能部门,担负着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的多重医疗保健任务,参考国外先进的慢性病管理方法,将有效的群组管理模式应用于疗养院的慢性病管理,可以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卫生资源,有利于疗养院的长远发展.
作者:王红岩;孙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患病率为5%~ 10%,女性多见,常有遗传因素.偏头痛有着相当的危害,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而且与脑卒中、情感障碍等多种疾患相关[1].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种类很多,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麦角胺类、曲坦类、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但是,药物的依赖性和成瘾性等不良反应也越来越突出.
作者:肖蕾;赵建国;王立新;米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改良使用及解除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探讨适合临床应用的方法.方法 选取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诊疗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在使用及解除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中,对照组采用对穿刺部位减压时每次逆时针松半圈,7h减压完毕,8~ 12 h解除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试验组采用改良法减少了对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压迫时间,即对穿刺部位减压时每次逆时针松l圈,4h减压完毕,4~8h解除压迫止血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创口渗血、红肿直径范围、水泡、皮肤坏死,手指末梢循环、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疼痛等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创口渗血、皮肤坏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疼痛、手指末梢循环、红肿直径范围、水泡方面,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传统法和改良法均能成功止血,使用改良法解除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可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增加舒适度,且对周围组织压迫少,对皮肤损伤小,能有效控制局部并发症的发生,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艳;张小天;唐莲;纪江霞;曹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病程超过3个月),后期会出现肾功能减退、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内分泌功能减退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牵头的“中国CKD患病率的横断面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成人CKD患病率为10.8%,患病率与发达国家相近[1-2].在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中,饮食疗法至关重要,与药物干预具有同等重要位置[3].我院率先在国内成立慢性肾病管理中心,建立慢性肾病的专病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邓俊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正常高值血压飞行人员心脏及血管结构的变化.方法 选择军事飞行人员126名,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调查吸烟情况,测量并比较3细人员心脏结构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IMT)、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血脂及空腹血糖(FPG).结果 正常高值血压组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BMI水平、血脂异常率、超重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WC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但低于高血压组(P<0.05).3组间吸烟者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左心室质量指数、CA-IMT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速度峰值比(E/A比值)明显低于正常血压组(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左心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与正常血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低于高血压组(P<0.05).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飞行人员较正常血压者存在更多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并可能存在心脏和血管结构的异常变化,需要加强监测和干预.
作者:谭昌金;余昳;周瑛;章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