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嘉兴市实验小学学生28年视力监测结果分析

周亚清;陆亚琦;张耀萍

关键词:视力, 低, 流行学方法, 学生
摘要:嘉兴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市属重点小学.为长期掌握全校小学生的视力状况及其变化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近视眼防治工作,笔者从1979年开始就将该校作为学生视力监测点校,每年至少进行1次视力监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疾病.笔者2004年3月-2006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2例进行对照相馆,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惠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自杀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8所高校共20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评抑郁量表、自杀意念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广州市大学生终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33.2%,近1a自杀意念发生率为8.5%,当前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7%.影响自杀意念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抑郁水平、消极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结论 自杀意念在广州市大学生中的发生率高,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采取措施,减少自杀意念的产生,防止自杀意念转变为自杀行为.

    作者:冯珊珊;张雪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庆工商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工商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引导学生膳食的合理摄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4h回顾法,对507名学生进行连续5d膳食调查,食物成分用膳食营养软件分析,数据用SPSS11.0统计.结果 男生能量、蛋白质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RNIs)的分别占79.93%,86.02%,女生分别占78.07%,83.77%.男生和女生钙、锌、硒、视黄醇当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钾、镁等摄入量也低于推荐摄入量(RNIs).结论 学生能量来源分布基本合理,但膳食结构不合理,各种食物搭配较差,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及供能不足且不平衡.

    作者:王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北京市部分学校成年期疾病早期干预效果评估

    目的 探索在学校开展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04-2006年在北京市大兴区和朝阳区各选1所中学和1所小学,开展为期2a的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综合干预试点,并在2个区分别设立对照学校.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学生慢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每天吃早餐、喝牛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等行为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形态指标和生化指标除小学生骨密度值干预组高于对照组(t=9.08,P<0.05)外,其他指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是一件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学校、家长的共同参与与长期努力.

    作者:段佳丽;孙洪文;吕鸥;宋辉;郭向辉;张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一起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口病是由柯萨奇A16等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小水疱为特征,在手、足及口腔内发生,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

    作者:申云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城乡中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中学生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自拟量表,对哈尔滨市城乡初一至高二年级学生5130名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焦虑状况得分为(43.44±10.75)分,40.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农村中学生焦虑得分高于城市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焦虑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高中学生焦虑情绪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特质焦虑、母亲惩罚严厉(MF4)、神经质、父亲情感温暖(FF1)、学习压力、精神质、父亲偏爱被试(FF4)、父亲过度保护(FF6)、师生关系、父亲拒绝否认(FF5)、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以及内-外向对焦虑的作用明显.结论 哈尔滨市城乡中学生的焦虑状况较为严重,农村中学生尤其令人担忧.

    作者:王忆军;崔金玉;勇力华;高鹏;李静彬;刘艳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教室卫生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目的 分析<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中教室评价指标间的构效关系,为修订该标准、促进教室卫生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沈阳市和平区6所中小学31个教室的主要卫生指标,对同一主成分的部分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 教室卫生主要指标可以分为4个主成分,依次为光照、外界影响、室内微小气候、课桌椅情况.人均面积与教室照明呈负相关,噪声与玻地比呈正相关.采光系数、玻地比权重增大,课桌椅符合率权重减小.结论 评价的指标宜划分为4个维度,以光照为主要的维度,并适当提高采光系数、玻地比的权重,减小课桌椅符合率的权重.

    作者:潘松;赵虹;徐品良;王宏伟;潘德鸿;贾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某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1].建设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防御机制.

    作者:周档;杨平;叶航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德宏州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总面积11526km2,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总人口105.8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中,傣族33.73万人,景颇族12.89万人,阿昌族2.8万人,傈僳族2.58人,德昂族1.31万人.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藏族中小学生体表面积现况调查

    目的 研究藏族中小学生体表面积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建立藏族中小学生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基本的Meeh公式和适合中国人的Stevenson标准公式,对西藏地区藏族中小学生的体表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藏族中小学生体表面积与身高、体重一样,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其增长速度男女生均可分为匀速、快速、减缓3个时期;男、女生体表面积发育曲线出现双交叉现象,15岁以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汉族学生相比,藏族学生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的发育水平均低于汉族学生.结论 藏族中小学生体表面积的发育规律与汉族学生基本趋势一致,但整体发育水平低于汉族学生,因此,需建立独立的健康指标评价体系.

    作者:肖艳杰;席焕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山东省7~12岁儿童体成分指数1995-2005年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1995-2005年山东省7~12岁儿童体成分指数变化趋势,为控制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1995和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根据皮褶厚度推算体脂比,计算脂肪组织指数(FMI)和非脂肪组织指数(FFMI).结果 在1995~2005年的10a间,山东省7~12岁儿童BMI, FMI, FFMI都出现明显增长,FMI增长速度快,儿童BMI的增长主要是FMI的增长.结论 1995 -2005年山东省儿童体成分指数发生明显变化,FMI和FFMI是体重研究中值得应用的监测指标.

    作者:张迎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连城县小学生1995-2007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解连城县碘缺乏病(IDD)的病情消长趋势,评价碘缺乏病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和防治效果,笔者对连城县1995-2007年小学生IDD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沈家寿;罗汉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连市学校食堂餐具专项整顿工作前后消毒效果比较

    大连市大中专院校较多,普通中小学的供餐单位较复杂.包括中学食堂、营养餐加工厂及校内小餐饮单位等.大连市卫生监督所于2006年对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情况进行本底调查,随即开展了专项整顿工作,于2007年进行了验收检测.

    作者:刘劲枫;李东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北京市中小学传染病早期预警监测现况的定性调查

    近年来,北京市学校和托幼机构时有麻疹、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爆发,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负担[1-2].

    作者:沈艳辉;肖飞;黎新宇;王全意;庞星火;蔡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安徽省某县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某县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现状,探讨留守状况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安徽省某县2所农村中学3410名初一~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 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1种或几种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为32.2%,而非留守学生为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34,P=0.000);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中学生心理症状检出率(36.3%)高于父母单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7,P=0. 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控制父母文化程度、青少年性别、年龄、家庭住居地后,母亲打工和父母双方打工是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不容乐观.应鼓励农村父母尽可能留一方在家照顾子女上学.

    作者:程少贵;郝加虎;陶芳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广州市2所高校女生铁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况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铁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预防女大学生缺铁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知识、态度、行为问卷(KAP)对广州市2所高校476名女大学生进行铁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铁营养知识普遍缺乏,51.26%的女大学生铁营养知识得分小于24分.女大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对含铁丰富的动物血、动物肝脏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摄入较少.但她们普遍具有良好的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改变自身的饮食习惯以增加膳食铁的摄入.结论 应加强对女大学生铁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她们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预防缺铁性贫血.

    作者:梁洁;吴玮娴;温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蚌埠市某高校女大学生乳腺疾病调查

    目的 调查女大学生乳腺疾病患病情况,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诊、触诊、红外线等检查,对蚌埠市某高校550名女大学生进行乳腺疾病调查分析.结果 550名女大学生乳腺疾病的检出率为47.27%,乳腺增生症占乳腺疾病的94.62%,发病原因主要与精神因素、社会心理压力等有关.结论 乳腺增生症是女大学生乳腺疾病的防治重点.

    作者:邓军;喻大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广州市中小学教室采光照明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小学教室采光照明现状,为开展近视眼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ST-92型照度计对城区10所中学和10所小学的教室进行测量.结果 教室朝向合格率为79.4%,有78.6%的教室自然采光的平均照度>150lx,仅有32.5%的教室采光系数>1.5%;有97.6%的教室人工照明的平均照度>150lx,但仅有4%的教室照度均匀度>0.7,仅有3.2%的教室桌面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2项指标均符合现行卫生标准,仅有19.8%的教室黑板平均照度和均匀度均符合现行卫生标准.教室普遍存在照度均匀度低、亮度差大、光源质量低下的状况.结论 广州市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照明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需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作者:李春会;郭仰峰;苏颖殷;麦锦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生活方式对3~6岁幼儿体质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索生活方式因素对3~6岁幼儿体质的影响,为提高幼儿体质,更好地开展幼儿体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按<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477名幼儿的身高等8项体质指标进行测试.在测试前对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在8h以上的幼儿,体质总评状况较好,特别是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在8-10h的幼儿体质总评优秀率高于睡眠时间在10h以上的幼儿;参加2个兴趣或特长班和参加2项或3项体育锻炼项目的 幼儿体质总评状况较优.结论 幼儿平均每天睡眠时间、是否参加兴趣或特长班和幼儿园之外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是生活方式中影响幼儿体质的主效应;幼儿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以8~10h为宜;幼儿参加兴趣或特长班的个数以2个为宜.

    作者:李健;姚辉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西安市大学生结核病发病原因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索大学生结核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高校结核病的爆发流行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抽取西安市5所大学全体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案登记确定118例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以健康大学生242例为对照组,进行非条件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大学生患结核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医疗保障、结核病接触史、健康危险行为、营养、作息不规律、健康教育的普及、卡介苗的使用等.大学生结核病发病的原因包括内在及外染性感染.结论 建议在高校广泛开展预防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注意性别差异,改善卫生及居住条件,倡导健康行为,定期进行PPD筛检,以便有效控制大学生结核病疫情.

    作者:潘建平;王宏;张天华;艾仙琴;韩亚利;王维清;高小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