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珊珊;张雪琴
营养不良对学生的生长和智力发育有着极大的危害,营养过剩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生[1-2].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营养状况,及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郭林峰;王萍;张智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疾病.笔者2004年3月-2006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2例进行对照相馆,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惠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胰岛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比较进行系统训练的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运动前后胰岛素水平的变化,观察体育训练对人体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明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大连市大中专院校较多,普通中小学的供餐单位较复杂.包括中学食堂、营养餐加工厂及校内小餐饮单位等.大连市卫生监督所于2006年对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情况进行本底调查,随即开展了专项整顿工作,于2007年进行了验收检测.
作者:刘劲枫;李东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现状,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东城区2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72名,1所小学一~五年级学生54名,观察并记录体育课过程中学生的面色、呼吸状况、脉搏变化以及体育项目的 时间安排.结果 体育课各部分时间分配基本合理.小学的体育课密度处于适宜范围(30%~40%)的占24.1%,中学占48.6%;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变化基本符合运动生理要求.但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男、女生课后10min脉搏均未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脉搏(P值均<0.05).小学男、女生体育课的平均脉搏低于相应要求(125~155次/min)的分别占44.7%和62.5%,中学生低于此范围的在40%左右;80%左右中小学生的脉搏指数在1.2~1.6之间,运动负荷强度偏低.结论 在保证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应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科学安排授课内容、体育课密度和强度,以达到体育课运动生理负荷要求.
作者:黄剑辉;秦媛;安纯彩;杨子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海南医学院近成功化解一起大学生因恋爱纠纷而引起杀人未遂案件的恶性心理危机事件,现就处理过程中的几点经验和启示分析如下.
作者:陈玉民;李汉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儿童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保证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建立起与成人医疗保障相类似的制度.
作者:严运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生情况,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广东部分高校教职工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范穗光;陈奕奕;唐海艳;陈佩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HACCP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是近年来在国际食品行业中兴起的一种确保食品安全的预防性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对食品加工过程的关键环节实施有效地监控,从而将食品卫生安全危害消除或降低至安全的水平.
作者:陈爱华;李闪霞;于建华;李春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1].建设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防御机制.
作者:周档;杨平;叶航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儿童出现生长加速的长期变化(secuLar change),青春发动时相明显提前,以至于部分国家开始对女童性早熟的诊断标准进行修改.
作者:郝加虎;陶芳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国青少年自我报告的饮酒行为与其他健康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青少年健康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公布的2003年中国全球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以SPSS13.0完成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初中生饮酒行为与其他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过去30d内发生饮酒行为的学生直接健康危险行为、其他健康危险行为、环境健康危险行为、心理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报告率更高,尤其是吸烟/被动吸烟、吸毒、逃课、斗殴、严重受伤、焦虑和有自杀计划行为,其OR值均在2.0以上.不同城市饮酒学生与非饮酒学生发生其他健康危险行为的类型基本相同.结论 应充分考虑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干预和预防教育.
作者:Teresa M;Merrick;张莹;田本淳;钱玲;Ian M Newman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大学生结核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高校结核病的爆发流行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抽取西安市5所大学全体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案登记确定118例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以健康大学生242例为对照组,进行非条件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大学生患结核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医疗保障、结核病接触史、健康危险行为、营养、作息不规律、健康教育的普及、卡介苗的使用等.大学生结核病发病的原因包括内在及外染性感染.结论 建议在高校广泛开展预防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注意性别差异,改善卫生及居住条件,倡导健康行为,定期进行PPD筛检,以便有效控制大学生结核病疫情.
作者:潘建平;王宏;张天华;艾仙琴;韩亚利;王维清;高小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中学生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自拟量表,对哈尔滨市城乡初一至高二年级学生5130名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焦虑状况得分为(43.44±10.75)分,40.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农村中学生焦虑得分高于城市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焦虑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高中学生焦虑情绪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特质焦虑、母亲惩罚严厉(MF4)、神经质、父亲情感温暖(FF1)、学习压力、精神质、父亲偏爱被试(FF4)、父亲过度保护(FF6)、师生关系、父亲拒绝否认(FF5)、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以及内-外向对焦虑的作用明显.结论 哈尔滨市城乡中学生的焦虑状况较为严重,农村中学生尤其令人担忧.
作者:王忆军;崔金玉;勇力华;高鹏;李静彬;刘艳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的同伴依恋、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以北京市404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男生213名、女生191名),采用同伴依恋量表、自我认同量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进行评价,数据分析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同伴依恋的信任、沟通与网络成瘾相关不显著,疏离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290,P<0.01),自我认同完成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r=-0.191,P<0.01);疏离和自我认同完成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标准化回归系数β分别为0.271和-0.163.结论 青少年的同伴疏离、自我认同完成与网络成瘾相关显著,并能显著预测网络成瘾.
作者:张国华;雷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口病是由柯萨奇A16等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小水疱为特征,在手、足及口腔内发生,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
作者:申云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1995-2005年山东省7~12岁儿童体成分指数变化趋势,为控制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1995和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根据皮褶厚度推算体脂比,计算脂肪组织指数(FMI)和非脂肪组织指数(FFMI).结果 在1995~2005年的10a间,山东省7~12岁儿童BMI, FMI, FFMI都出现明显增长,FMI增长速度快,儿童BMI的增长主要是FMI的增长.结论 1995 -2005年山东省儿童体成分指数发生明显变化,FMI和FFMI是体重研究中值得应用的监测指标.
作者:张迎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腰围与血压的关系,为儿童肥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市3所中学和2所小学,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体检身高,体重结果,筛选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再对自愿参加的1082名7~15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的测量.结果 男、女儿童血压及血压偏高检出率均为肥胖儿童>超重儿童>体重正常儿童;腰围偏高组也明显高于腰围正常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MI, WC与儿童SBP, DBP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定期检查超重、肥胖儿童的血压,对预防和控制肥胖儿童高血压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世伟;马军;张衡;邬盛鑫;李珊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焦虑和睡眠质量的关系,探讨时间管理倾向、焦虑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作用和影响路径.方法 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对重庆市692名本科生和186名研究生进行集体测试.结果 高校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焦虑和睡眠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时间效能感、焦虑对睡眠质量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对睡眠质量有间接效应,焦虑是时间效能感与睡眠质量关系的中介变量.结论 时问管理倾向、焦虑是影响高校学生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勋;曾建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学生因病缺课是反映学生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掌握岱山县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及发展规律,以便为学生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笔者于1996-2006学年对岱山县6所监测点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何存弘;韩蝶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